分享

妈妈这个称呼,读来又悲伤又愧疚啊

 陶鹿在读书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妈妈失踪已经一周了。

家人聚在一起制作寻人启事才发现妈妈的生日、妈妈的照片、妈妈的衣着,都不确定。那些关于妈妈的回忆重新回到子女与丈夫的嘴里居然是那么陌生。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变成了大家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她为家人奉献了一生,却没有人了解她是谁。《请照顾我我妈妈》是韩国女作家申京淑的小说,然而每一位读过的人都会热泪盈眶,不觉得这是一部小说,因为小说情节太真实,就像在描述每一位伟大的妈妈。

她们会给你的行囊塞满了物品,你的冰箱永远有她包的饺子,做的大酱,还有各类肉、腊肠。你好不容易回次家,永远有温暖的饭菜,吃完的碗筷总是被抢走,厨房里永远有忙不完的活儿,你还会埋怨她们这一辈人为什么这么爱囤积,这么舍不得花钱?你可以撒娇可以孩子气,可以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刷手机,而她们又开始准备往你的包里塞东西了。

在作者“我”的视角中,妈妈是勤劳的,她每次都提前准备好大酱等食物,进城送给孩子们,生日也被忽略,自己不识字让自己家的老三给长子写信,读老大的回信。自己从少年的执拗自以为了解母亲,却发现长大离家的子女已经变成了妈妈的客人,那个勤快的妈妈也会被疾病打倒变得虚弱。

长子听说自己走失的妈妈在自己曾经的工作地点出现过,被描述成穿着蓝拖鞋,走太远脚背被磨破的女人,那是他三十年前租住的房子,妈妈曾经为他开出毕业证书千里迢迢来到他家门口苦苦等待,来首尔的第一夜是和二十岁的长子挤在值班室度过。妈妈如何含辛茹苦将长子拉扯大,努力帮助儿子完成他检察官的梦想,而这其实是妈妈的梦想。

同床共枕的丈夫也是不了解自己的妻子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朴小女女士每个月都向希望院帮助孤儿们,给他们捐款。这个结婚后就不愿意待在故乡,甚至带着别的女人出走几年的丈夫根本不了解被自己遗忘的妻子。而妻子很久之前身体已经出现了异样,在故乡就常常失去记忆忘记了回家的路,而理所应当永远走在前面的丈夫忘记了应该回头看看反而更多的是责备。

整本书用不同人的视角来重新回忆自己眼中的妈妈,那个看似最熟悉但却根本不了解的人。作家申京淑小说中描述的是传统的母亲形象,然而书中妈妈的所有行为都是那样的熟悉,包括身边的人对妈妈的态度都似曾相识。

吃牛肉饭不吃牛肉的妈妈、母亲节给自己买花的妈妈、把自己女儿的书拿出来让南山院孩子朗读的妈妈,这些铺垫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寻常日子里一丝一丝的日光,看似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全是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慢慢伸向内心最深沉的地方。

书中拿母亲失踪为契机串起所有人对母亲的回忆,而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希望成为子女与母亲之间沟通的桥梁。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也是童稚小儿,闺中少女,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她们为了家庭和子女所付出的远远超过表象所看到的。这种牺牲不是母亲节那一支康乃馨、短短一条信息所能涵盖的。

诗人艾青在狱中饱含深情写出《大堰河,我的保姆》:

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作家老舍在散文《母亲》结尾写: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世界上歌颂母爱的文字太多,而反馈给妈妈的实际行动太少。横亘在人世间的都是那些细碎小事,有时候琐碎到我们自己害怕成为自己母亲的模样。我们长大成人,远离故乡,远离家人,我们在记事本上记下自己的豪言壮语,人生梦想,但这过程中不要把妈妈给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