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间可爱小儿女,书画之间赤子心

 陶鹿在读书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2021年12月11日,丰子恺幼女丰一吟家中去世,享年93岁。丰子恺先生有三子四女,这些可爱的小朋友都曾出现在父亲的漫画与文字中,纯真烂漫。一晃眼之间,丰子恺已经陪伴了读者一个多世纪了。

这位师从李叔同的少年,在求学期间寻找到了人生三大挚爱——文学、绘画与音乐,文字上形成了可亲可爱、清雅质朴的特点。远渡日本求学,邂逅竹久梦二作品为他的绘画打开了新的大门,形成了自己的漫画风格。回国后在白马湖任教,回故乡建“缘缘堂”,战争中“不当亡国奴”逃难八年。人生历经坎坷,翻译书籍、编写音乐教材、做封面设计、画画写散文,陪伴自己可爱的孩子们长大,这个善良温润的人如此真诚有趣,又有谁能不爱丰子恺呢?

《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精选丰子恺散文40篇,从人生新角色“做父亲”、感受孩子们的“天真世界”、展现“家人和乐”的氛围、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世间相”、在艺术生活中传达“美与同情”。从文章中可见这个儿童崇拜者,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去贴近日常,写他的孩子们,那些顽童的嬉戏、此时丰子恺是趴伏在草地上用儿童的视角思考人生、讨论艺术,这是充满爱的家庭教育,是人间真正的况味,是从苦难坎坷中开出艺术的花朵。

宠娃狂魔眼中孩子的真

据说在白马湖任教期间,朱自清还会找丰子恺求教如何管教孩子,有着七个孩子的丰子恺早早就成为了父亲。他全身心爱着这些小宝贝,对于孩子,他认为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对待世间万物都是真率、自然与热情,创造力无穷无尽。这是儿童的黄金时代,虽然会随着时间迅速消逝,丰子恺把这即将消逝的黄金时代写下来、画下来,还有那颗悲喜交加的慈父之心,这不仅是为自己儿女,也包含着对普天下孩子们的关心和悬念。

孩子们围坐吃西瓜说着稚嫩的诗句、女儿学着爸爸的样子把书裁坏、看到可爱的小鸡想买时的那种殷切和失望时孩子们蹦出来的泪珠,种种事情,让这个父亲时常开心,些许无奈。看到自己的女儿阿宝对自己出门的态度突然变得懂事心里竟有些惘然。60多岁的丰子恺照顾自己一岁的小孙女南颖,婴孩的咿呀学语都记在心头,拄着拐杖抱着孩子让丰子恺在这个小小人身上找到了重温远昔旧梦的机会,寻觅到了自己人生最深切的幸福。

丰子恺在《儿女》一篇中写道:“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丰子恺对孩子们爱的教育,这是润物细无声、言传身教的平等家庭教育。这种生命教育是珍视孩子身上的“天真无邪”,他不为孩子们谋划前程,而是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这种爱和亲近,才能让他发现真实的儿童世界,他是真正的慈父。

日常“漫画”艺术的美

丰子恺常常夸孩子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艳羡“孩子们的世界广大”。《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中四岁的孩子说自己最喜欢逃难这件事,因为可以全家坐汽车看大轮船。在战争的阴影下,对于大人来说这是一个惊慌紧张充满忧患意识朝不保夕的痛苦经历,而孩子看见世界本身的真相,他们是“艺术”的国土的主人

所以丰子恺的漫画大多以孩童为主角,有人嘲笑他是寻找荒唐的乌托邦。但丰子恺在儿童生活中获得感兴,感受到人生的根本。在《美与同情》一文中就讲述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这种深广的同情心,不仅陷入自己的生活小圈子,还有这世间万物。这一点可以去看丰子恺逃难过程中集结成册的《大树画册》,那时候战火纷争,生灵涂炭,平民百姓无辜丧命的场景,都被丰子恺画了下来,他会画一个小天使想去拦住飞来的炸弹,这就是在即使饱受压迫的条件下,艺术家内部也仍然保藏着可贵的同情心。

因为孩子,因为艺术,丰子恺才有动力去描绘这幸福美好的世界。去克服人间磨难,画着所有人的希望,不被现实击败,不为金钱折腰。

这本书里能窥见丰子恺人生的艺术态度和一颗对待儿童对待家庭对待艺术的赤子之心,书中附有的那些生动的画作和漫画小卡片,让人去更加贴近这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内心,他那“自由自在”的精神和望着“儿童”慈爱的眼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