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辛夫将军回忆豫东人民抗日游击三支队的战斗历程

 兰州家长 2022-07-07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白辛夫将军

略忆豫东人民抗日游击三支队

白辛夫

1938年,徐州、开封相继沦陷后,豫东杞县、睢县的党组织及时领导两县人民掀起抗日的热潮,组建抗日武装。6月中旬,几支游击队在韦庄寨进行了初次整编,睢、杞两县委领导的游击队合编为一个大队,大队长王海山,政委吴芝圃。以杞县大同中学参军的学生为主编为第一中队,中队长谭子正,政治指导员王静敏;以睢县参军的党员、知识青年为主编为第二中队,中队长王广文,政治指导员张辑五。

由于队伍刚组建起来,对于养兵、带兵和用兵等都较陌生,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供应问题。领导上研究决定要靳玉九、白辛夫任大队副官,把行政管理、供应工作统管起来。各中队设司务长,主管吃饭问题。一开始,都是派饭,大队、中队未建炊事班,直到1939年1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在鹿邑进行第二次整编时,才在连队建立了炊事班,从而开始废除吃派饭的供应办法。

在韦庄寨休整一周,接连打了两仗,都得到胜利。一次是姜朗山、吴守训带60余人,奔袭睢县西南10华里田庙维持会申克高部,缴获长、短枪10余支,子弹千余发。二是驻杞县小胡岗的日寇20余人,赶马车2辆,到何寨抢粮。大队获悉后,吴芝圃、王海山带领全大队前往截击日军,激战近1小时,击伤日军2人,骡子1匹,日军小队长见其已为我包围,而又寡不敌众,遂边战边退,在青纱帐的掩护下狼狈逃窜。我缴获日军马车2辆,骡子4匹,还有钢盔、水壶、饭盒等军用品,日军抢掠的2500余斤小麦也被夺回归还了村民。这是第一次直接同日本鬼子交战,虽然未能歼灭敌人,缴获也不大,但毕竟敢于同日军作战,并且打得日寇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其意义是很大的。这次战斗振奋了军心, 鼓舞了士气,广大群众奔走相告:“吴殿祥(吴芝圃同志的原名)的游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游击大队组建初期,在杞县傅集地区活动。盘踞在睢县长岗地区的伪民团头子张心贞、轩友礼一伙,以日寇为靠山,招兵买马,迅速扩大到300余人,到处抢掠,无恶不作,声言要消灭我游击队。为此,大队决定集中兵力歼灭张心贞这伙汉奸。

6月下旬,游击队由杞县傅集转移到睢县长岗镇东北英王村,与李寿山、姜朗山的部队会合。在该村麦场上召开了两单位全体指战员参加的李省三同志追悼大会,李因积极抗战,遭张心贞杀害。会上由吴芝圃致悼词,宣扬李省三同志为抗日救亡事业不辞辛劳而奔走的光辉事迹,声讨张心贞杀害李省三的罪行,群众在沉痛悼念李省三的同时,激起了极大义愤。这次大会既是追悼会,又是战前政治动员会。会后即兵分数路向长岗进发,攻打张心贞匪部。长岗是睢县的大集镇,有土围子和护寨河环绕,并设东、西、南、北和西北5个寨门。东门内建有一正方形青砖墙大院,墙高约5米,院内东、北、西三面是砖瓦房,张心贞在院中心修建了一座6层高的炮楼,二层以上每层四面都有对外射击的枪孔,这就是张心贞一伙赖以保命的所谓“保险楼”。根据情况,我军攻打张心贞的战斗部署是:一中队攻东门,二中队打南门,三中队(姜朗山带领的约有30余人)攻打西门,李寿山带领约200人攻打北和西北门,吴芝圃、王海山随一中队进行指挥。顿时枪声大作,不到10分钟即攻入寨内。张心贞一伙可能事先有所发觉,我们打进围子时,他们全部龟缩到炮楼大院中。由于我们没有攻坚经验,又无重武器。因此,领导决定:把院子包围起来,断绝粮食与饮水,待其逃跑时再加以消灭。将敌人包围以后,曾想尽办法力求攻破炮楼。如选枪法好的同志瞄准炮楼枪孔射击,敌人有伤亡,毕竟有限。第二天上午,李康河村的李西峰(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和李世英等送来两筐手榴弹,当晚在夜幕笼罩下,由作战勇敢的战士运到大院墙外,将手榴弹投进院内,敌人伤亡一部分。天气酷热,敌人尸体腐烂,伤兵不能治疗,以及百余人密集一处绝粮断水,突围又无望。张心贞一伙无计可施,被围困三昼夜后驱使他的心腹,从北屋内挖地道通到院北面一个水坑边沿,带十余人落荒而逃。我军发现后即穷追猛打,结果除张心贞、轩友礼等少数人逃走外,其余被全歼。这次战斗敌伤亡20余人,我俘敌近百人,缴获步、手枪百余支,子弹数千发及其它战利品,并拆除了大院围墙,烧毁了炮楼。

长岗之战,是我游击队成立以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胜仗。由于给予张心贞这个在睢县最大的顽化伪军以歼灭性打击,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心,震撼了日伪和土匪武装。为了扩大我党我军政治影响,迅速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吴芝圃同志率领全队人马武装游行,部队路经范洼、张桥、潮庄、船李和徐楼返回长岗以显示我军威。又调吴守训和我镇守长岗镇,任务是:一、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和穷苦农民参军,扩建一个中队,由吴任中队长,我任政治指导员,二、严防张心贞卷土重来残害人民,维护地方社会治安。由于长岗之战的胜利影响,一周左右就扩大百余人,把一个中队建立起来了。同时,一中队到杞县傅集地区,二中队到睢县城西沿屯一带,大张旗鼓地宣传长岗战斗的胜利,也进行扩军。十余天中,我大队由200多人迅速扩大到近千人。

鉴于部队的迅速壮大,7月中旬,把各中队调到睢县城西尚屯一带,进行了第二次整编。决定组成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吴芝圃任司令员兼政委,王海山任副司令员,支队下属3个大队和1个警卫队。司令部工作由杜省吾、郭景尧、段佩明负责。一大队长杜棣生、政委王静敏;二大队长兼政委张辑五;三大队长兼政委姜朗山;警卫队长苗泽生。我与吴守训在长岗新组建的中队编为二大队第五中队,不久,五中队并入四中队,队长王广文、副队长吴守训,我仍任政治指导员。此外,由我党领导的李寿山带领的抗日游击队,长岗战斗胜利后,在长岗以北姬房李一带也迅速扩大至千余人,后来编为三支队第二团队,团长李寿山,参谋长魏子仁,政治部主任王鸿钧,军需处长李备五(王、李均是共产党员)。

不久,省委派萧望东同志率先遣大队由确山县竹沟镇岀发,进入睢杞太地区配合三支队开展游击战争。该大队人数虽不多(200余人),但军容风纪却很好,指战员一律身着灰布军装、腰束皮带、头戴军帽、背着一顶竹编斗笠、腿打绑带、脚穿布条编织的草鞋,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新四军正规部队,我们三支队指战员都感到非常羡慕,无不称赞。第二天上午,在傅集镇孟家花园召开了欢迎大会。大会由吴芝圃同志主持,萧望东同志讲了话。萧望东大队,是河南省委和新四军确山竹沟留守处彭雪枫同志派来的先遣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党对我三支队的领导,深入调查敌我政治、军事情况,迅速扩大部队,为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入敌后和部队整编作准备。为了加强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宣布成立“中共豫东抗 日游击第三支队前敌委员会”,由吴芝圃、萧望东、曲申亭、张辑五、王静敏五位同志组成,吴为书记。为扩大我党我军政治影响、鼓舞士气和安定民心,前委决定:歼灭杞县以南几个李姓土匪头子。他们无恶不作,人民恨之入骨。为了全歼这伙土匪武装,我军集中优势兵力,由萧望东统一指挥,采取远程奇袭战术:夜间急行军50余华里,拂晓前包围辛庄寨发起进攻。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将敌人全部歼灭。打死打伤20多人,俘敌约200人,缴获长短枪140余支、骡马30余匹、子弹近万发及一挺德国造重机枪。

我军在敌占区连战皆捷并迅速壮大,使睢杞太地区几个县的日寇受到重大威胁。不断对我“扫荡”。时已入秋,天气转凉,又无换洗单衣与被褥等,各中队都有一些病号。二大队虽有一位王珍民医生,但药品奇缺。由于没有把政权建立起来,部队所到之处,天天吃派饭,给经常活动的地区加重了负担,部队供应也很困难。根据省委指示,三支队和萧大队西渡新黄河,进入西华县进行了休整。

为此,我豫东游击三支队在杞县傅集、刘寨、马桥地区稍事休整,又行军到睢县长岗地区住了两三天。当地干部、战士大都回家乡看望,顺便带点秋衣鞋袜等用品。大队和各中队的宣传员在所驻村镇的墙壁上书写党的抗日方针、政策等抗日口号,在驻地召开军民联欢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加强了军民团结,坚定了抗日胜利决心。

第三天午饭后,三支队大部人员在长岗镇南门外麦场上集合整队出发,到达通许县底阁镇姜村一带集结,由吴芝圃司令员讲话,他说三支队奉命西渡新黄河,经扶沟,到西华县休整,然后,还返回睢杞太地区打游击。规定以大队为单位雇请民船,迅速渡河到吕潭集合。

10月初,我们进抵西华县城东北的杜岗附近各村庄,萧望东大队先我们抵达杜岗。彭雪枫同志从竹沟率领东征的新四军游击支队300余人,也来到杜岗。这三支部队在这里会合并整编。我们豫东三支队编为第三大队。整编后番号仍是新四军游击支队,共3个大队,一个侦察连,彭雪枫为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为副司令员。

在杜岗期间,有一件事,对我一生都有影响,这就是吴芝圃同志在四徒岗西边一个村子,每天早上,集中各大队政委和各中队政治指导员,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差不多连续一周时间。我虽是第三大队军需主任,也参加了旁听,使我对马列主义哲学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后来的政治学习和经历的战斗生活,提供了有利因素。(选自《铁流万里·第1辑·淮北拂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