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蝶影事:风和日丽情 春暖花开爱

 长乐宫主人 2022-07-07 发布于广东

~~~~~~~~~~~

第一节 梨涡美人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 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是《诗经·召南》中一首名为《野有死麇》的诗,说的是野外猎获了一只獐麇,要用白茅好好地包上;有个少女正怀春,名流佳士想要引 诱她;深山密林之中,獐麇野鹿是最好的礼物;用白茅包好用彩带束好,献给这个如玉女子;徐徐渐进,不要弄乱佩巾,不要惊动家犬。
  如果说求爱是一个恒久的主题,那么循循善诱似乎就是最美之路。《诗经》中所有的诗篇无不遵循一个质朴的美,这也就是周礼中的“醇正”精神。然而,还有两句不知出处的诗句: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1908年2月21日,在上海提篮桥辅庆里第一弄第三家的胡姓人家出生了一个女婴,家人为其取名为胡瑞华,乳名宝娟,但她后来为自己另外取了一个名字:“胡蝶”,而正是这个名字成为当时整个上海乃至大半个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因为她就是上海滩上的电影皇后。

   胡蝶的家庭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是贫寒落魄,她的父亲胡少贡是京奉铁路的职员,收入还算不错,因而胡蝶从小生活良好,也受到良好教育。尽管当时整个中国 乱成了一锅粥,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却是这乱世中的风水宝地,凭借地利和长江流域的富庶,上海成为远东的“巴黎”,成为贫困、战乱底座上璀璨的金字塔顶尖 ——当全国都沐浴在隆隆枪炮声中时,上海则是一片莺歌燕舞。但也正是这刺眼的反差使得中国有机会在一个领域中有那么一个熠熠生辉的闪光点,那就是上海的电 影事业。

  电影诞生不久之后就传到了上海,而上海的电影人则很快就创造出了中国的电影艺术和电影明星——上海市民们很幸运,他们有机会 看到这一新奇玩艺;胡蝶更幸运,不仅看到了电影,而且没有错过街头那张电影学校的招生广告。1924年,也就是在胡蝶16岁那年,她在电影院中看了由郑正 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在上海的公演,这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因为其是一部经典的中国故事影片。胡蝶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不久就看到 了街头的一则广告,那是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的招生广告,胡蝶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有一种人,天生就知道自己最适合的职业是什么。上海中华电影学校 是由顾肯夫等创办的我国第一家电影学校,胡蝶这一批学员因而也是首届影视受训学员。胡蝶没有费什么事就顺利通过了考试,然后开始了系统的戏剧、电影理论和 表演方面的课程学习。当时,洪琛、汪煦昌、陈寿荫等人都是电影名家,他们也都悉心培养这些学员。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无疑这对胡蝶这样天生的演员来 说已经足够了。第二年,胡蝶就受邀参加了徐欣夫导演,张织云、王元龙主演的《战功》一片的拍摄,从此,她的粉面梨花、她的内外身心、她的生平踪迹都成了焦 点,正如其回忆录中所言:“在中华电影学校的时期虽然很短,却是我从事电影事业工作的开始。从这里我走向了这个万花筒式的银色世界,在舞台上也开始在人世 上历尽酸甜苦辣,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有时竟也在感情上将人生与舞台合而为一了。”

  《战功》之后,胡蝶一口气接演了20多部古装影片,如《秋扇怨》、《梁祝痛史》等,也正是这接二连三礼花般的影片公映使得胡蝶那油桃般的面容、端庄的气质、天衣无缝的演技使她声名鹊起,加上她那独有的酒窝,渐渐赢得了一个梨涡美人的称号。

~~~~~~~~~

第二节 蝉联影后

  “盖闻彩凤衔来,云里颁蕊珠之榜;丹虬献出,河中呈镂玉之图。胜事既成,良辰斯遇,不有佳证,何伸雅怀? 电影选举,久畅行于列邦;此次提倡,实中国之嚆矢。而女士名标螭首,身占鳌头,倏如上界之仙,合受人间之颂;声华熠尔,舆诵翕然,足征殊艺冠群,有水到渠 成之妙。灵心绝世,是花开见佛之才,今日者裙展联翩,香云馥郁,莫不欢从掌起,喜共眉舒。盖无皇后不能树银幕之先声,非女士不克居金屏之独座也。且秦暴方 强,鲁难未已,飞机救国,日相喧呼,积款乘时,借资号召。蒙女士现毫端之艳彩,色相示人,舒口角之春风,歌音餍众。玲珑肝胆,与朱家郭解相期;旖施光辉, 岂小玉双成可比。红尘推戴,岂徒然哉!绣闼尊荣,从兹始矣。允垂嘉话,播世界于三千;竞仰芳姿,抚栏于兮十二。缅想昭阳昼永,日影方中;顿教歇浦名高,花 枝常好。此呈首届电影皇后胡蝶女士。”

  这是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名,发起 了一场评选电影皇后活动。这在当时尚属中国首创,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但《明星日报》以逐日将选票数字刊登在报上、限定选举期限、然后在延长选举日 期的手法有条不紊地烘焙公众气氛,终于,吸引了大量的投票,使得投票一直延续到2月28日晚上10时才算完成全部投票。当时,参选的是上海众多的女明星, 其中以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天一公司的陈玉梅人气最旺。当晚,《明星日报》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莱社举行了盛大的选举影后揭晓仪式,一时间, 上海的达官显要、名门望族、绅士小姐们云集于此,主持人也郑重其事地先将选举经过和加冕典礼的筹备情况向来宾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在律师监督下验票,结果胡 蝶得21334票,陈玉梅得10020票,阮玲玉得7290票。其后,原准备举行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仪式,但胡蝶却十分娴熟地掌握着火候,并没有出场,以 不喜声张为由一再推辞出场,最后这场娱乐炒作活动改而以“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的名义进行,直到3月28日下午2时,茶舞大会在静安寺路大沪跳舞场举 行,下午5时,胡蝶姗姗来迟,社会名流才发布了这则“电影皇后”证书授予胡蝶。

  紧随其后,当看到《明星日报》选举影后所得到的巨大广 告利润后,英商中国肥皂公司也发起了一次“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胡蝶蝉联影后;1934年,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 中,胡蝶再次获得桂冠。胡蝶因而在两年之内三次获得电影皇后的称号,她在回忆录中写道:“1933年另一件有趣的事是选举电影皇后,这是因美国电影女明星 玛丽·皮克福特得了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金像奖后,就有'电影皇后’之誉。玛丽·皮克福特来沪访问后,《明星日报》也在每日报端附印选举票,把收到的选 票放入特制的选举箱,并且郑重其事,当众开票,由于我的票数最多,就得了这个称号。几十年来这个像游戏之举的称号一直跟着我,这是观众对我的爱护,我却不 敢妄自尊大。”

  此时,中国电影也引起了世界的注意,1934年,由胡蝶主演的影片《自由之花》被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评为优秀影片;同年 又被送往意大利万国电影赛会参赛获奖。1935年初,苏联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影展,中国电影首次被正式邀请参加国际电影节,当时共计送去了四部电影,其中有 两部是由胡蝶主演的,一部是《姊妹花》,一部是《渔光曲》,她因而成为代表团中惟一的演员代表。欧洲人也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女明星,胡蝶的美貌也从欧洲赢得 了不少赞誉,她也借此周游柏林、巴黎、伦敦、罗马等城市,回国后又应出版公司之约撰写了一本《欧游杂记》。

~~~~~~~~~

第三节 有声的潘郎

  此时,胡蝶的声誉如日中天,她已经到达了演员的巅峰之处,而这个女人显然十分理性,也十分清楚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所以她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激流勇退——如果你仔细看她的每一张照片的话,你会从她的眼睛中看到一种女人的深邃和睿智。

  当胡蝶从欧洲回来后不久,就得到了父亲胡少贡患癌症的消息,她于是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结婚,这也是为了让父亲看到女儿婚嫁,不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此时,她已经与洋行茶叶部的一名职员相恋了四年,他就是潘有声。

   其实,在潘有声之前,胡蝶还曾有个初恋情人,那是在拍摄《秋扇怨》时,她和该片的男主演林雪怀由相识而相恋,当时林雪怀似乎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男星, 有峻美的外表和不错的演技,而胡蝶则是刚入影坛不久的新人。这对金童玉女很快就于1927年3月22日在上海北四川路上新落成的月宫舞场举行了隆重的订婚 仪式。然而,这个订婚仪式似乎来得太早了,似乎注定了什么。就在此后,林雪怀所经营的生意接连受挫,而雪上加霜的是,他的演艺事业也每况愈下,那还没有迸 射出的光辉此时已经暗淡了下去。林雪怀开始变得沉沦,沉湎于声色犬马,从一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影星变成了一个只剩下风流的落魄男人,他挥霍着已经不多的积 蓄,然后又开始花费胡蝶挣得金钱,这一切,终于让胡蝶忍无可忍,向他提出了解除婚约。

  这显然是一个痛苦而有令人难熬的过程,如果说胡 蝶当初有那么一点是依靠了林雪怀的影坛地位的话,那么林雪怀现在显然是想要依靠她一辈子,因而,他连那最后的一点男人气质也丢失了,只剩下无赖,整日纠缠 着胡蝶,每天索要的都是她的身体和金钱。无奈,胡蝶不得不选择向法院递交了一纸诉状,申请解除两人的婚约。然而由于林雪怀竭尽全力的纠缠,法院也不得不先 后多次开庭,终于在拖了一年后才算结束这场噩梦般的婚约。

  尽管解除了婚约,但长达一年的审理让胡蝶有些心力交瘁,对爱情有些敬而远 之,如同一个疲惫的人想要好好地休息一下一样,但当胡蝶还处在与林雪怀婚约的阴影中的时候,她的表妹胡姗却在积极为胡蝶寻找着下一个男人。一天,当胡蝶来 到她表妹家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男人,通过表妹介绍,得知他叫潘有声,但胡蝶当时的感觉也就是仅此而已,不过是又多认识了一个人,这对整日周旋在交际圈中的 胡蝶来说,眼前这个男人毫无魅力可言,他太平常了。然而,在此后的四年中,她却渐渐感觉到了他的沉稳、宽宏,尤其是可以依赖的踏实,胡蝶已经说不上从什么 时候起已经将潘有声视为一个依靠,因为她是在不知不觉中靠在了这根支柱上的。和潘有声在一起,她感觉到的是一种安详的宁静,在外面弄得一池涟漪的心回到这 里后总能很快恢复平静,这是一种宁谧的爱。四年中,潘有声始终保持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终于赢得了胡蝶的信赖。但当胡蝶冉冉上升的时候,她始终不愿结婚,直 到她意识到巅峰已至、选择了激流勇退的那一天。1935年11月23日,胡潘两家在上海九江路的圣三一教堂里,为她和潘有声举办了轰动一时的中西合璧式的 婚礼。这也成了上海滩的一大新闻,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的影迷还在报刊上撰文写道:“听到胡蝶结婚的消息真难过了好久,因为我不但爱瞧她的照片,而且还爱 保存她的照片。唉,胡女士莫非真撇下我们这群失落者,而伴着你那有声的潘郎而去吗?你的心真是太狠。”

  结婚后,胡蝶就大幅减少了片约,婚后的一年中只接拍了两部影片。

   而安静的婚后生活也仅仅持续了一年多,随着日本的全面入侵,上海这块歌舞升平的乐土也闻到了硝烟的味道。1937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 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这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在。但好在潘有声此前已 经将生意延伸到了香港,当日本军旗插上上海后,胡蝶和潘有声就决定避居香港。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胡蝶夫妇依然过着富足安乐的日子,潘有声收入颇丰,工作之 余就赌马,惹得胡蝶有时也要与赛马争一争老公,在香港的这段时间成了胡蝶最幸福的时光。

~~~~~~~~~

第四节 “黑色的圣诞夜”

  但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掀起的巨浪也终于拍向了香港这块世外桃源般的英国殖民地,1941年 12月25日,港九殖民当局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入夜后,飘扬在香港上空的英国米字旗换成日本太阳旗,对胡蝶来说,这是一个黑色圣诞节 ——就在英军向日军投降的这一天,以《驸马艳史》出名的红影星梅琦小姐偏偏把与有“华南影帝”称号的张瑛的婚礼定在了这一天,结果,前来的不仅有嘉宾,还 有不速之客日本兵,日本兵当着张瑛的面将梅琦洁白的婚纱扒下,然后强奸了她。当得到这个消息后,同为影星的胡蝶自然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因此,她后来把 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
  当初,上海沦陷后,许多演艺、文艺界名家都躲避到了香港,如梅兰芳等人,日本占领香港后自然会盘 算如何利用一下这些文艺资源。果然,日本占领香港后不久,日军报道部艺能班长和久田幸助就不请自来,前来拜访胡蝶。和久田幸助的中国话讲得很地道,他甚至 还会讲广东话,彬彬有礼地向胡蝶提出了日本方面的愿望:平等合作,尊重自由,接受日军的保护。善于应承的胡蝶自然同样以礼相待,但她却另有打算,她明白日 本人一定会再来,会提出如何合作。果不其然,几天后,和久田幸助就再次光临,这一次,他带来了详细的合作计划:日本拟邀请胡蝶前往东京,拍摄一部《胡蝶游 东京》的纪录影片。三天前,也就是和久田幸助登门拜访后,胡蝶就忐忑不安地来到梅兰芳的住所,此时,梅兰芳已经留起了胡须,那是因为日本方面也希望他到东 京去表演《天女散花》,他以蓄须明志的方式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三天后,就轮到胡蝶做出选择了。
  聪明的胡蝶没有像梅兰芳一样硬碰硬地直接拒绝日本人,而是告诉和久田幸助她已身怀有孕,她也愿意与日本合作,但希望能在孕期结束之后再前往东京。而当和久田幸助离去后,胡蝶立即让潘有声准备外逃,他们准备逃往重庆。潘有声通过秘密关系找到了东江抗日游击队,得到了他们的允诺。但还有一件麻烦事就是他们的家当很多,夫妇二人都是收入丰厚之人, 仅贵重财物就装满了整整30个箱子,如果带着这些箱子一起走那就无异于大张旗鼓地搬家,日本人自然不会真正给他们这样的“自由”。胡蝶只好将这些家当都托付给“国际难民救济总署”的杨惠敏代为托运,然后他们夫妇二人先行悄悄离开香港。杨惠敏此人也是在上海沦陷后来到香港的,当时在淞沪抗战期间,杨女士也曾冒着枪林弹雨到四行仓库向守军献旗,上海沦陷后,她由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派到香港做接运爱国抗日人士到后方去工作,而且她与胡蝶夫妇交往颇深,胡蝶信赖她。

  随后,胡蝶夫妇在东江抗日游击队的帮助下秘密潜出香港,然后辗转绕道越南,再进入广西,但当他们来到韶关的时候,他们得知,委托杨女士托运的30箱物品全部丢失!胡蝶闻听此言不由地面色大变,因为这30箱东西几乎是他们夫妇二人的全部积蓄,另外其内还包含着她从影后一些颇具纪念意义的东西,如戏服、友人赠品、私人衣物等,这些是无从弥补的。

完结

-----------------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胡蝶,原名胡瑞华,1908年出生于上海。那时她父亲在京奉铁路上任职,全家随父亲在外地生活。9岁那年回到广州,她进了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在广州市度过整个少年时期。1924年,16岁的她随家人从广州迁回上海。由于她从小爱好戏剧艺术,她决心投身于新兴的电影艺术事业。图为胡蝶的老照片。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胡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也是我国第一位电影皇后。刚回到上海的胡蝶见到中华电影学校的招生广告,决定去尝试一下,结果在2000余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录取了,她就是从这所学校开始走向五彩缤纷的银幕世界的。图为胡蝶的老照片。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她从电影学校结业之后,由老师陈寿荫介绍到大中华影片公司拍戏,在《战功》一片担任配角。1925年,她加入新成立的友联公司,在《秋扇怨》中第一次担任主角。她的表演受到观众的好评。图为胡蝶二岁时居上海的老照片,旁坐者为其母亲。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图为胡蝶的老照片。1926年,天一影片公司聘她为基本演员,两年时间拍片15部,以古装片居多。那时的电影制作技术还很低,所生产的都是默片,即无声片。但这些影片,让胡蝶在演技上得到磨练,为往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图为胡蝶的老照片。1928年,胡蝶加入明星电影公司,开始了她表演艺术史上的辉煌时期。在这里,她得到了众多著名艺术家的指导,演艺有了很大的提高。1931年,她主演我国第一部蜡盘发声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获得成功,名噪海内外。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胡蝶在明星公司拍片30多部。其中,1932年根据作家张恨水同名小说拍制的《啼笑姻缘》,它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片,胡蝶在片中一人兼演沈凤喜和何丽娜两角,她的表演得到张恨水的赞赏。图为胡蝶的老照片。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图为胡蝶的老照片。她性情温顺,勤奋好学,工作认真,态度谦虚,所以人缘极好,深得电影界前辈的器重与栽培。她的表演以朴素、细腻、感情真挚而受到观众的赞赏。她主演的影片,在我国电影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图为胡蝶的老照片。“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抗日热潮高涨,胡蝶主演了几部抗日救亡题材的影片,如《劫后桃花》等,受到舆论界的好评。1933年,《明星日报》组织读者观众投票选举最佳电影女演员,胡蝶以高票当选,成为我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1935年,胡蝶应邀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她是我国代表团中唯一的演员代表,也是第一位出国访问的中国影星。其时,国际电影界对我国电影几乎一无所知,当他们见到中国也有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和自己的影星之后,都称赞不已。胡蝶的出访,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图为胡蝶的老照片。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图为胡蝶的老照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她特意和著名影星陈燕燕一同去慰问在“八一三”事变中孤军奋战、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将士,表达对抗日将士的敬意。随后,胡蝶夫妇迁居香港,并应新华影业公司之请,拍摄了《绝代佳人》等片。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图为胡蝶的老照片。1946年,胡蝶为香港大中华公司拍摄了《某夫人》、《锦绣天堂》等片。1959年,她应邵氏公司之请重下银海,先后拍摄了《街童》、《两个女性》、《后门》等片,其中以《后门》一片最为出色。她炉火纯青的演技,得到行家们一致的赞赏。

胡蝶,12张老照片,风华绝代,不愧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影后

1966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后门》获得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她正式退出了影坛,于1975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89年去世。她一生丰富而曲折的经历是和我国早期电影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图为年近80岁的胡蝶与王丹凤的合影。

----------------------

----------------------


~~~~~~~

民国八大女星合影——旗袍穿出的气质(珍藏照)

民国时期上海《良友》电影杂志是一款时尚类杂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  曾风靡于全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

《良友》曾刊登并发行过当时最红的八大女星合影照,后来“八大明星”之称呼不胫而走。  其中有胡蝶、徐来、陈燕燕、阮玲玉、王人美、袁美云、黎明晖、叶秋心。

胡蝶,1931年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活动,胡蝶以21334票的最高票数当选,并连续三年拿下冠军

胡蝶,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云塔》、《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空谷兰》等影片。

徐来,凭借影片《残春》,一炮走红

徐来长得很标致,有“东方标准美人”的绰号,主演《泰山鸿毛》、《华山艳史》、《到西北去》、《路柳墙花》。1935年,阮玲玉的自杀对徐来刺激很大,在主演了《船家女》后,便息影。

陈燕燕,1932年因主演无声片《南国之春》而知名,获得“美丽的小鸟”、“南国乳燕”的美誉。

陈燕燕,中国早期女演员,曾演 《奋斗》 《三个摩登女性》 《母性之光》 《寒江落雁》 《昨夜星辰》,曾获得金马奖

(有木有觉得这张董洁有点神似陈燕燕)

阮玲玉,主演《野草闲花》(饰演卖花女)一举成名,奠定她在影坛的地位,一生共主演29部电影

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不堪舆论诽谤的阮玲玉心力交瘁,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此时,阮玲玉25岁,可谓是香消玉损啊。

阮玲玉自杀的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阮玲玉之于中国影坛的贡献被一些人比喻为奥黛丽·赫本、凯瑟琳.赫本之于美国好莱坞。

王人美,在孙瑜编导的电影《野玫瑰》中担任主角,一举成名,1934年,在蔡楚生导演的电影《渔光曲》中,王人美出演“小猫”一角获得极大成功,奠定其在电影界的地位

王人美,她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堪称百年中国电影的经典;她演唱的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七十多年传唱不息;她和旧上海红极一时的影帝金焰的婚恋至今扑逆迷离。而在晚年她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却把成名看成是一生的不幸。

袁美云,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这是一部有声片,描写的就是同袁美云同样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后一炮打响,此时她15岁。

她主演了《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凯歌》等表现反压迫反侵略的左翼影片,拍摄了《人间仙子》、《化身姑娘》等歌舞升平、谈情说爱的喜剧片。

袁美云当家花旦般配台柱小生(王引),她是民国少有的婚姻幸福的女明星

黎明晖,中国第一个歌星,她是由歌坛转入影坛的,1927年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中国第一张流行歌曲唱片《毛毛雨》

黎明晖,12岁就登台唱歌,她演唱的《毛毛雨》、《人面桃花》等歌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

1925年黎明晖初涉影坛,首演电影《不堪回首》,以后相继主演了《战功》、《小厂主》、《花好月圆》、《柳暗花明》等影片,1938年主演《凤求凰》后退出影坛。

叶秋心,1933年出演处女作《孽海鸳鸯》,素有“模范美人”之称

叶秋心,代表作有《青春之火》、《春宵曲》等。晚年较为悲惨,曾一度沦落为站街卖身的“马路天使”。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时尚都市,曾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女明星,她们大多样貌漂亮,有着一身才艺,为中国早期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值得尊敬的人们。

~~~~~~~~~~~

民国“八大明星”美艳照 红颜薄命惹人叹息

2015-08-20 08:23

一张张如花的笑靥,在旧上海滩绽放。电影封神榜上无法忽略她们的地位。

据新浪历史报道,旧上海《良友》电影杂志曾刊登胡蝶、徐来、陈燕燕、阮玲玉、王人美、袁美云、黎明晖、叶秋心八明星的合影照片发行全国,故“八大明星”之称呼不胫而走。一张张如花的笑靥,在旧上海滩绽放。电影封神榜上无法忽略她们的地位。

徐来 (1909-1973.4.4) 女演员,原名徐洁凤。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20年代后期入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毕业后加入中华歌舞团。曾带领清风歌舞队在广东、香港演出。1928年 去泰国、新加坡、爪哇等地巡回演出。翌年起又在国内巡回演出。

1932年 后任明星影片公司演员,主演影片《 残春》。后相继在《华山艳史》、《到西北去》、《女儿经》等影片中饰演主要或重要角色。1935年主演影片《船家女》,塑造了一个饱受压迫和蹂躏的摇船姑娘的形象。同年退出影坛。40年代末迁居香港。

徐来也曾是现今女车模们的先驱。她本不想抢去车的主体地位,可她轻展笑靥让众人皆不知车在何处。

她为人随和,不摆架子,影迷们更觉得她平易亲近,由于影迷来信太多,她请一位私人女秘书帮助处理信件,她是早期影星中第一个聘用女秘书的人,后来她有了私人汽车,是继杨耐梅之后第二个拥有私人汽车的女明星。

徐来所拍摄的影片并不多,从影时间也只有三年,但是美貌让她在电影圈和社交界大出风头,走到哪里都是人们目光所聚、议论所集的大明星。这“标准美人”的光环,不仅为她赢得了“美名”,同时也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名声之累。

看过徐来照片的人,无论是以前的还是当代的,恐怕没有人不承认她的美貌。所以这“标准美人”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明星的一举一动本来就容易招惹是非,何况是已嫁为人妇的徐来,流言蜚语渐渐聚拢包围了她。

丈夫黎锦晖比徐来大18岁,年龄差距所形成的隔阂或多或少一直存在;加之非议困扰,夫妻情缘渐渐走到尽头。

徐来的第二任丈夫是家族显赫的唐生明。唐生明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是湘籍风云人物。其兄唐生智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明在历史上曾有一段曲折悬案。

抗战时期唐生明作为国民党高官,携妻徐来至上海投靠汪伪,与日本人颇多合作。如此举动无疑被认为是大汉奸,为人垢病,直到最近还有人撰文指摘唐生明在这一时期的“不齿”之举。

抗战胜利后,唐生明战时身份才披露出来,他其实是重庆方面派到上海的卧底,秘密打入汪伪政府从事地下情报工作。为了假戏真做,迷惑敌人,其兄唐生智将军还公开在报上发表声明与他脱离关系。

唐父是大地主,湖南东安有名的“唐半城”,唐生明一贯生活讲究,出手阔绰,为获取日本人信任,他在南京、上海结交亲日权贵,更是挥金如土,行事招摇,爱国人士见之尤为愤恨。

退出影坛后,徐来和丈夫唐生明住在上海,40年代末迁居香港,1956年底他们夫妇携同子女到北京定居。

因从影期间徐来和江青(当时的女演员蓝苹)多有共事,化大革命文爆发,她和丈夫一同被捕,在狱中徐来不幸被折磨致死。“标准美人”的一生竟含冤告终,悲凄之极。(文字资料出处:新华网)

~~~~~~~~~~~


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上海陈年往事之五)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有影星们亲笔签名的《中国电影女明星照相集》(1934年)

      1934午冬,享有盛名的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了一套《中国电影女明星照相集》。这套标明为第1辑的照相集共收入八位女明星的照片,按姓氏笔划(繁体)排列为:王人美、阮玲玉、胡蝶,徐来、袁美云、陈燕燕、叶秋心和黎明晖。每人一本,全套八册,除个别人外,可说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影坛女演员的最佳阵容。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这套照相集印得非常漂亮、讲究,全部用重磅道林纸精印,页与页之间衬有透明纸,大小比流行的十六开本还要宽长得多,看上去显得雍容大方。设计也很精巧,卷首有影星小传和八位影星的合影,卷末附有各自主演影片的剧照。最妙的是扉页上的图案:王人美是“野猫”,陈燕燕是“飞燕”,胡蝶当然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袁美云则是一片“流云”……凡此种种,都显示了设计者的用心。照相集最成功的还是那些传神的照片,摄影昔选取了她们的各种生活侧面,加以精心构思,运用光线、角度、背景等种种技巧,为我们留了一幅幅精致的画面。如阮玲玉那甜美的沉思、陈燕燕活泼的身姿、胡蝶的雍容华贵、袁美云的轻灵天真……说起来很难令人相信,这全套八册相集的摄影、编辑任务竟是由一个人独自完成的,他就是著名摄影家陈嘉震。陈嘉震曾先后在“天一”、“明星”等公司担任过电影摄影工作,后又在《艺声》、《电影画报》等杂志社任编辑。他的摄影作品角度巧妙,风格清新,深得人们好评。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陈嘉震费了好大精力才将八位女明星请到一起,拍下了这张难得的合影照,前排左起:          袁美云、陈燕燕、王人美,后排左起:叶秋心、黎明晖、蝴蝶、阮玲玉、徐来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活泼秀气的袁美云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端庄美丽的徐来

       有一个时期内,几乎所有的电影杂志上都刊载过他拍的照片,他也几乎给每个电影明星拍过照片。为拍这套照相集,在炎热的酷夏,他携带着笨重的摄影器械奔波劳顿,一个个登门拜访,一次次另约时间,付出了不少心血。他也曾特地撰文倾吐其中之甘苦。陈嘉震父母早亡,尚未成婚,1936年8月16日他因患肺病逝世,后事是由几个朋友帮忙办理的。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充满青春活力的阮玲玉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雍容华贵的蝴蝶

【引用】一套珍贵的女影星相集签名本(上海陈年往事之五) - 上海散步客 - 我的上海记忆与印像——       

风情万种的王人美


严月娴


关于这套明星相集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由于纸张讲究,装帧豪华,这套相集每本需售价一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许多人买不起整套的,只能挑选自己最喜爱的明星买一两本。后来,“良友”刊出启事,规定凡一次购买全套的,可请八位明星亲笔签名以作纪念。为此,“良友”还特地印了—批供答名的相集。虽然如此,当时能—下子拿出八元钱来买一套的人毕竟不多,因此,有八位明星签过名的照相集在外间流传极少。事隔半个多世纪,这套有八位明星亲笔签名的影集,可说已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版本了。 

本文来自张伟著《沪渎旧影》

       目前在“中国书店”网上拍卖王人美、黎明辉、叶秋心三人之相集,其中有王人美、黎明辉二人亲笔签名,拍卖成交价为6720元人民币。
年代: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函册:3册

~~~~~~~~

老上海电影明星之掠影

顾也鲁,舒绣文在沙滩

陈云裳,打保龄球,姿势蛮标准

万籁鸣在为胡蝶做手工剪影

童星胡蓉蓉,荡秋千

金山,这辆脚踏车蛮新潮的! 

王人美举着牌子,金焰嘴叼香烟

叶秋心,虹口游泳池跳台上

黄宗英

泳装倩影,大家晓得这位明星伐?

陶金,想起《一江春水向东流》.....

胡蝶吃西瓜,旁边还插把刀 ...

王人美,在黄克体育馆

周璇


谁是你心中最美的《良友》画报女郎?

《良友》画报于1926年诞生于上海,创办者是伍联德先生。作为一份大型综合画报,它一出现便受到了大众的欢迎。1926年2月创刊之时,创刊号共售出7000册,可谓一炮而红。

随后,《良友》画报的影响不断扩大,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的读者,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受到华侨同胞们的欢迎。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多个国家都有《良友》画报的忠实读者,影响十分广泛。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