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人怎么就不发问了——上海高考作文题速评

 慢老师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很失望。

上海这个题目,延续了上海一贯的辨证思考的套路,所以我在上一次评全国卷的作文题时能大胆预测是“围绕两个关键词的辨证论述的文章”,这个题目,就是“发问”和“结论”两个关键词。

这个题目为什么不好?

一、这个题目已经隐含着观点了。那就是发问就是好的,看重结论是不好的,小孩子有好奇心,大人好奇心没有了。有这么个预设在那里,学生就很难说真话。

二、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发问,也就是要求得答案;有结论,必然先有问题提出来。根本不矛盾。

三、和生活经验完全不符。不知道今年的题目是哪些人出的,似乎他们既不知道有个app叫“知乎”,不知道上B站是学习的,也不知道有种时髦叫“知识付费”。他们没有想过所有的科学科技进步都是成年人做出来的,他们甚至没有经历过三四月间的保卫战,没有看到朋友圈那么多“为什么”“凭什么”“怎么会”。

四、分裂人格。这个题目就是让一群刚成年的人,去写大人都不行,小孩最好。明明都是成年人,偏偏要自我批评,翻过脸来去指责更老的成年人。

建议:真要写好,就要下足定义。

为什么喜欢发问,要讲清楚。也许是好奇心,也许是无知。

大人为什么不发问,也要讲清楚,是“不敢问”“不想问”“不能问”“不屑问”还是“问了也没有用”。

大人为什么看重结论,要讲清楚。也许是生活节奏快,也许是结论使人放心。

小孩为什么不看重结论,最好也想一想。也许是更享受追求真理的过程,也许是早就知道“答案是多姿多彩的”。

写这个题目,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是要做到逻辑自洽,自圆其说。只要能够自己把话圆回来的,是非常了不起的。面对这种题目,能写出文章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今年是写不出下水作文来的。

今年的学生经历特殊,说不定能有什么高见。阅卷的时候,大概也会枪口抬高一尺。天那么热,学生真不容易。

愿大家都顺顺利利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