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论若干则(三)

 守静齋主 2022-07-07 发布于重庆
《宋史》卷三百二十九有语云:“流毒元祐名臣,忠义之士,为之一空,驯致靖康之祸,可胜叹哉。”此语就王荆公变法中所用群小驱逐正人而发。昔日读《苏东坡传》,有语谓王荆公变法,终致北宋亡国,彼时于此议论疑信参半,今日读《宋史》此段,知林氏之论非虚发也。可见用人唯贤之重要,事关国之存亡,欲至元首明股肱良,诚难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国传》载,神宗问王安国曰:“卿兄秉政,外论谓何?”安国曰:“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尔。”受重用,居高位,而暗于知人,急于聚敛,无论何人,皆足以亡国。王荆公与神宗一体,骤得大用,一变法而正人匿迹,君子息声,小人跳梁于朝,黎民哀号于野,国不日而亡,徒生叹息。
十一
《宋史》卷三百三十一有语:“然李大临以论李定绌,祖无择以忤安石废弃终身,即是亦足以知二人之贤矣。”王安石主政,排挤不附己者,此段议论以批评抵牾王安石而被贬谪者为贤者,即以王安石为不肖者。王荆公其人,毁誉千古无定评,贤人达士之评价往往歧异若天壤。本书《王安石传》对安石竟无褒贬,于此可知作者意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