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路之勇

 守静齋主 2022-07-07 发布于重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有几段关于子路的叙述:“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为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可见,虽然子路开始好勇斗狠,曾想欺压孔子,但孔子是对子路这个学生满意的。
这令我想到自己曾经对子路的不佳印象,那源自南朝梁代人殷芸的《殷芸小说》,其中卷二“周六国前汉人”里有两段,其一说:“颜渊、子路共坐于门,有鬼魅求见孔子,其目若日,其形甚伟。子路失魄口噤;颜渊乃纳履拔剑而前,拳握期要,于是化为蛇,遂斩之。孔子出观,叹曰:'勇者不惧,智者不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二说:“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虎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使舌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读这两段文字很觉得有趣。子路在鬼魅面前表现出失魂落魄的样子,没有多少胆量,但能打死老虎,也算有些勇力。他要孔子评说杀虎的等级,自己居于下等,自然不服;等到怀揣石盘要去砸死老师,却又被老师说中并排在下等,才心服老师的识人之量。当时只觉得子路是个孔武有力却心胸狭小的人,被老师评低了等级就要杀他;当然也佩服孔子对学生的了解——所以才能因材施教。
今天联系到《史记》的记述,可以说殷芸的“小说家言”未必是子虚乌有,二者表现出的思想真实是吻合的,或者说《殷芸小说》记叙的子路是初见孔子的子路,而《史记》的子路已被教育成国家栋梁了。所以王肃说:“子路为孔子侍卫,故侮慢之人不敢有恶言,是以恶言不闻于孔子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