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价

 守静齋主 2022-07-07 发布于重庆
       托尔斯泰说:“若想改善人生,就得随时准备放弃人生——这一法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适用的。任何不作牺牲而想改善人生的尝试都是徒劳的,这样的尝试甚至会使人生的改造变得更为不可能。”
  
       是这样的,要想改善一件事物,就要准备放弃旧有的模式和内涵,牺牲掉既有、既得的利益,从头再来。又想不丢弃既得利益,又想除旧布新,哪有那么好的事?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革命没有流血怎么可能成功?(当然说到革命,这个话题就太大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想作牺牲,不想付出巨大的能量和意志上的磨练,就想成功,就想有所增益,这完全不可能。

       所以,要想升学,你就要牺牲掉游乐的时间和兴趣;要想工作(当然是为了饭碗),你就要牺牲掉好逸恶劳的品性;要想有个“如花美眷”,就要改变那些臭脾气和坏毛病;要想“一鸣惊人”,就得沉默(不鸣则已),就得牺牲掉与同伴的玩乐;所以黄庭坚当年说“治病不蕲三折肱”,不三次折断手臂,怎么成为良医?古人也说“富贵都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你没有付出勤劳,不吃苦,哪里能够发财升官?(姑且不考虑这里头的功利色彩。)今天的社会风气太浮躁,凡事都想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又不做充分的前期准备,于是就有了豆腐渣工程,就有了烂尾楼,就有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什么原因?第一是急功近利,第二是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的斤两,第三是耐不住寂寞。进一步讲,是否耐得住寂寞,乃是考量一个人的境界与成就的内在标准。耐得住寂寞的人,无论人家怎么喧嚷,怎么纷扰,“虽千万人,吾往矣”,能够坚守住个人的信念、理想,能够坚持在自己的道路上黾勉前行——他们这种操守已经决定了他们个人境界的不凡,成就自然不在话下。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那些因为寂寞、孤独而张皇失措、左顾右盼的人,他们也必然不肯付出代价、作出牺牲,他们又哪里是成得了大气候的人?即使有一时的名声,他们最后留给社会的又能是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