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坚事迹考略暨蒙哥死事考辨(一)

 守静齋主 2022-07-07 发布于重庆
缘起

       南宋后期,地处四川东部的夔州路——重庆府,在蒙古大兵压境和南宋艰难撑持的局势中,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而这样的战略地位,关系到两个历史人物:蒙古蒙哥汗(元朝称为宪宗),和南宋的王坚,这两个处于敌对阵营的人物,用同样顽强的进攻和抵抗,为后人展示了合川钓鱼城之战的激烈场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钓鱼城之战中,王坚的战胜,和蒙哥的死亡,共同书写了十三世纪后期的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南宋得以苟延二十年余命,蒙古军队对华南的攻势得以缓和——如果没有一者战胜一者死亡的战果,可以断言远东历史会是另一个局面。然而,蒙哥汗是蒙古的皇帝,王坚是南宋合州知州,两者并非势均力敌的地位,造成了两人在当时和后世形于文字的记录的悬殊。蒙哥作为蒙古皇帝,列于《元史本纪》,而王坚单凭钓鱼城一役的胜利就足以彪炳千秋,《宋史》四百九十六卷中却没有他的传记。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南渡诸臣传不备”条云:“王坚守合州,蒙古倾国来攻,宪宗亲临城下,围数月不能克,宋季武臣无出其右者;为贾似道所忌,功大赏薄,未竟其用,而史家又不为立传,此可为长太息者也。”(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1983年版,p149)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六“宋史缺传”条云:“是坚之守合州,几不减张巡之守睢阳,乃竟无专传。”(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p571)可见清代史学巨擘已经留意到《宋史》的缺憾。这在今天看来当然仍是很遗憾的现象——对历史有大功的人并没有在历史的文本里留下专篇记录,因此这也便是很值得推敲的历史文本案例。本文拟就笔者所能接触到的材料,对王坚将军的生平事迹加以考察。另一方面,关于蒙哥汗在钓鱼城一役中死亡的原因,今日几乎呈现一边倒的看法,即他是在战争中被宋军炮击身亡。本文也将通过对今日存世的中外史料的追索,以考辨蒙哥汗死亡的实情。

       有理由相信,对王坚将军生平事迹的考察,以及对蒙哥死亡事实的澄清,有助于认识重庆这座中国西南重镇在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的面貌,有助于了解重庆在南宋后期的重要性。笔者不辞浅陋,希望通过对历史典籍的搜寻,披沙拣金,探骊得珠,挖掘出湮没已久的史实,以就正于方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