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装学报|吴川灵|中国近代服饰报刊整理与研究|2022年第3期

 掌染草2012 2022-07-07 发布于广东
中国近代服饰报刊整理与研究
吴川灵 东华大学出版社 编审

摘要

对中国近代服饰报刊进行整理与研究,列出主要服饰报刊的种类、名称、创刊时间、出版机构、出版地和出版机构种类,并详细介绍了重要的服饰报刊,分析了中国近代服饰报刊的特色。整理与研究表明:中国近代服饰报刊有近20种; 自20世纪20年代起,各年代均有服饰报刊创刊; 出版内容以服饰图片为主; 出版机构多为学术团体、企业和报刊社; 出版地集中于上海。这些报刊为中国近代服饰工业史、经济史、设计史、文化史和出版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服饰报刊; 整理研究

引言

中国近代纺织出版物作为见证近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文献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史、技术史、经济史、教育史、文化史和出版史具有重要意义。近代服饰报刊作为近代纺织出版物的组成部分,在反映服饰行业动态、传播流行时尚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已经有一些学者对中国近代纺织出版物进行了研究[1-11]。文献[1]是中国近代纺织出版物研究的重要文献,它提供了22种近代重要纺织报刊和130余种近代重要纺织图书的信息,是较早论述中国近代纺织出版物的文献。而对纺织报刊之一的服饰报刊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不多。文中在检索整理的基础上,统计了中国近代服饰报刊的数量和种类,列出了主要服饰报刊的类别、名称、创刊时间、出版机构、出版地和出版机构种类,详细介绍了重要的服饰报刊,并分析了中国近代服饰报刊的特色,以期对我国近代服饰报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中国近代服饰报刊的数量与种类统计

文中的文献整理来源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等馆藏文献检索结果。文中检索整理的服饰报刊,是指专门刊登时装画、服装款式、服装裁剪、时装表演、绒线编结等内容的专业服饰报刊,且报刊名称有与服饰相关的文字,不包括含有部分服饰内容的美术、摄影、电影等其他专业报刊和一些综合性报刊。

 根据检索整理结果,中国近代服饰报刊有近20种。中国近代主要服饰报刊的数量与种类统计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服饰期刊和服饰报纸的数量约各占1/2; 服饰期刊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诞生,其出版机构有学术团体、企业、报刊社和行业组织; 服饰报纸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其出版机构均为报刊社,且多为报纸的副刊; 期刊和报纸的出版地均在上海; 报刊内容涉及服装、时装表演、绒线编结等。

表1 中国近代主要服饰报刊的数量与种类

图片


2 中国近代重要服饰报刊整理
2.1 中国近代重要服饰期刊整理
2.1.1 《新妆特刊》 该刊封面如图1所示。该刊于1926年6月在上海创刊,英文刊名Vogue Magazine,上海新妆研究社出版。作者有张秋岭、爱玲、霭丽、慧剑、求幸福斋主、金仪翔、沈家骧、邹寒君等。该刊主要介绍不同季节妇女的服装穿着风貌,并介绍西方妇女的服装观念,对当时人们的穿着打扮有着宣传导向作用,是研究20世纪20年代妇女服饰流行时尚的重要素材。

 刊物内容主要为妇女服装介绍,包括妇女服装的设计与加工方法、服装款式图等,刊载了一系列图片。内容介绍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①服装的样式,介绍了马甲、跳舞服装、运动装以及内衣等几种服饰; ②服装的变化,介绍了马甲、衣袖、服装腰领的变化等; ③中外妇女服装观念的比较,介绍了中外妇女服装设计与制作的数据和图片,以及中外女性衣袖等审美差异。刊登的图文有《衣色之研究》《衣饰与经济》《中国女子体格规量表》《女子衣袖的西人观》《西方妇人裁剪标准表》《初夏新装》《袖之变化》《两种新装之发明》《内衣之种种》《华贵式之两袭衣》《我之服装谈片》《跳舞新妆》《初夏旗袍》《新妆夫妇公司》等。

图片

图1 《新妆特刊》封面

2.1.2 《装束美》该刊封面如图2所示。该刊于1926年10月在上海创刊,白鹅画会装饰画研究部出版,地址为上海北河南路10号,属服饰文化刊物。刊物的宗旨正如朱应鹏在序中所说,是使“中华民族生活的改善,达到'艺术化'”。刊内有各种女士服装画及关于女性装束之美的评论。刊物内的服装画,系方雪鸪构图,陈秋草缮绘,雪鸥、雪鸿装饰,周瘦鹃题签,严独鹤、戈公振、马瘦红题字,朱应鹏、青骑、鲁少飞、但杜宇、丁悚、黄文农、史东山、孙夏民等艺术界名人作序。白鹅画会是中国近代较早的业余美术教学研究机构,由陈秋草、方雪鸪、潘思同发起成立,先后在该会学习过的学员达二三千人之多[12]。

图片

图2 《装束美》封面

2.1.3 《妇女新装特刊》该刊封面如图3所示。该刊由位于上海南京路的九华绸缎商店出版,1928年1月创办于上海,编辑者芮鸿初。刊物旨在革新妇女装束,提倡国货。张天健在序中说:“我人欲研究新装束必先有新知识,而运以新思想,然后以新艺术、新颜色,种种设施,方能美备,最后加以新工作,制成最新之衣裙。”经理胡乐培在“赘言”中道,该店“设新装部,延聘美术专家,研究新服装,以供社会之采择。”刊物主要内容为围绕女子新装束的各类评论文章,以及配有文字说明的各种女装款式图。载文有《装束的美》《什么叫新装》《妇女新装与革命》《人要衣装》《装束之伟大》《对新装之我见》《服装与制造性》《九华绸缎商店之我见》《阿金姐的装饰》等。

图片

图3 《妇女新装特刊》封面

2.1.4 《时装特刊》该刊封面如图4所示。该刊由先施公司新装部出版,1930年创办于上海。内容包含服装最新款式、服装搭配技巧、参观厂家的体验等,还有各种手绘服装款式图,十分时髦。这些款式图均为彩色绘制,有的附有背面视图,栩栩如生。先施公司为在近代上海开设较早的大型百货公司,位于上海南京路,于1917年10月20日开张[13]。

图片

图4 《时装特刊》封面

2.1.5 《社会晚报时装特刊》该刊封面如图5所示。该刊为社会晚报特刊,创刊于1934年,刊登了鸿翔时装公司的各类服装,介绍了时装发展的趋势,当时的一些明星及其所穿之服装等。刊登的文章有《从“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说到美的新装》《服装美与错觉》《美的女性的“本能美”》《旗袍是妇女大众的服装》《时装表演之滥觞》《服装是表演个性的重要物》《有意义的时装大会》《鸿翔公司时装谈》,配有大量图片。

图片

图5 《社会晚报时装特刊》封面

2.1.6 《时装表演特刊》该刊封面如图6所示。该刊由永安公司出版,1936年春创办于上海。永安公司为民国时期上海4大百货公司之一。1936年,永安公司联合震旦丝织公司、美亚丝织厂、美文绸厂、久丰绸庄、同章绸庄、云章绸庄、大美丝织公司等15家绸庄和绸厂,举办时装表演。该刊记录了此次时装表演,这在刊物的“卷首语”中可见一斑:“本公司应时代之需,集合国内各大绸厂举行时装表演会。由本公司新装部精心设计,将各厂最近出品制成新颖时装,由各女同事担任表演。”刊物内容主要为身着各类服装的模特照片集合,照片下方标有模特的名字和服装款式的名称。展示的服装有新式旗袍、外套、便服、西式服装、游泳衣、披肩、运动衣、晨衣和浴衣等。

图片

图6 《时装表演特刊》封面

2.1.7 《新女型:时装、流行、美容》该刊封面如图7所示。该刊于1946年5月在上海创刊,新女型图画杂志社出版。该刊主编为陈玲女士,杂志社位于上海广东路93号3楼。刊物主要内容为新潮服装设计款式图。如《婵翼纱追求的和声(设计两袭)》《对于腰的赞美(设计两袭)》《薄纱中所暗藏的(设计两袭)》《服装的宝岛(设计一袭)》等。刊内款式图均为手绘,式样新潮。

图片

图7 《新女型:时装、流行、美容》封面

2.2 中国近代重要服饰报纸整理
2.2.1 《服装特刊》该刊版面如图8所示。该报为上海《时报》副刊,创刊于1934年1月,停刊于1934年9月。该副刊每逢星期二出版一期,介绍服装知识和流行趋势。刊登形式有文字有图片,文章如《服装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剪裁史上新发明:新娘新装又转变了》《谈谈女学生装》《新装料着的展览会》等,图片如《西班牙妇女跳舞装》《短袖新装》《水手装》等。

图片

图8 《服装特刊》版面
2.2.2 《服饰》该刊版面如图9所示。该报为上海《时报》副刊,创刊于1935年2月,停刊于1935年9月。该副刊每逢星期三出版,刊登服饰方面的内容。版面图文并茂,文章有《春天的衣服问题》《服装小话》《女人的袴子》等,图片有《英国式女子游泳衣》《女童子军服装》等。

图片

图9 《服饰》版面
2.2.3 《衣食住行周刊》该刊版面如图10所示。该报为上海《申报》副刊,周刊,创刊于1938年10月,1941年9月改为《家庭》,1942年11月停刊。该副刊每逢星期四出版,刊登涉及衣食住行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关服装的文章占了较大的篇幅。如《谈摩登与妇女装饰》《截长成短的“短旗袍”》《怎样选择衣料》《谈谈衬衫》《毛绒事业在上海》《提倡国货绸衣》《杂谈皮货》《怎样收藏皮货》《国人首创绒线厂之简史》《介绍几位绒线编织名家》《周璇小姐的长大衣》《英雄牌绒线厂参观记》《气象蓬勃之国货绒线业》《对于新衣美服的观念》《泛论毛织品之优点》等,还经常发布《秋之新装》款式图。

图片

图10 《衣食住行周刊》版面

2.2.4 《绒线周刊》该刊版面如图11所示。该报为上海《和平日报》副刊,编结名家黄培英女士担任主编,创刊于1946年10月。该副刊每逢周日出版,主要介绍一些人物所穿毛衣的编结方法,还有介绍绒线编结花样的小文章,并有各大绒线商店的广告。如《歌星皇后韩菁清小姐》《名伶袁灵云小姐》《名伶袁汉云小姐》《名伶童芷苓小姐》《袁雪芳小姐》《徐云幛小妹妹》《郑思蕙小妹妹》《黄力公小弟弟》等,编结花样有《三角花》《锚链花》《珍珠花》《菱条花》《蜂巢花》《滑梯花》等,刊登广告的绒线商店有恒源祥绒线号、上海绒线公司、大华绒线商店、仁昌绒线号、裕泰丰绒线号等。

图片

图11 《绒线周刊》版面

2.3 中国近代与服饰有关的其他报刊

还有一些报刊涉及服饰的内容,它们或以专栏,或以文章,或以图片的形式,介绍时装画、服装款式、服装裁剪、衣物整理、时装表演、明星衣着等内容。这些出版物包括综合性画报类、美术类、摄影类、电影类和妇女类报刊等。如综合性画报类中的《良友》《上海画报》,美术类中的《美术生活》《美术杂志》,摄影类中的《中国摄影学会画报》《摄影画报》,电影类中的《电影画报》《时代电影》,妇女类中的《玲珑》《妇女杂志》等[14-16],文中不展开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此类报刊数量众多,单对上海图书馆馆藏的统计,就超过了1 100种。上海图书馆收藏此类报刊的统计情况见表2[17]。如此巨量的报刊,究竟有多少种刊登过服饰类内容,尚需进一步研究。

表2 上海图书馆馆藏相关类别报刊数量

图片


3 中国近代服饰报刊特色分析

根据对上海近代服饰报刊的文献整理,可以看出具有如下特点。

1)各年代均有服饰报刊创刊。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各年代均有服饰报刊创刊。其中20世纪20年代创刊的有4种,30年代创刊的有8种,40年代创刊的为6种。服饰期刊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的服饰刊物为《新妆特刊》,1926年6月由上海新妆研究社出版; 而服饰报纸则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且多为综合性报纸的副刊,最早的是1932年1月出版的《时装周刊》,为《时事新报》副刊。服饰期刊多为不定期刊物,有的馆藏只有一期; 而服饰报纸多为定期出版,大都为周刊,即每星期出版一次。

2)出版内容以服饰图片为主。中国近代服饰报刊的出版内容多为服装款式、服饰绘画、服装搭配、流行时尚等的集合,且以图片众多为其特色。这些图片中,有的是手绘的服装画,介绍各类服装款式,绘制精美; 有的则是拍摄的模特身着新潮服装的照片。刊物封面也多为女性形象,如《社会晚报时装特刊》的封面人物是当时有“电影皇后”之称的影星蝴蝶女士。也有专门刊登服饰某一方面内容的刊物,如《时装表演特刊》是关于时装表演内容的,《编结特刊》《绒线周刊》则专注于绒线编结内容,而《西服工人》则是服装行业的工会刊物。

3)出版机构多为学术团体、企业和报刊社。中国近代服饰期刊的出版机构有学术团体、企业、报刊社等。学术团体有上海新妆研究社、白鹅画会装饰画研究部、上海装束美研究会等,它们出版的刊物也是20世纪20年代最早的一批服饰期刊,开了中国近代服饰期刊的先河。企业有著名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九华绸缎商店等,还有通过社会晚报出版的鸿翔时装公司。服饰报纸的出版机构多为报社,有《申报》《时报》《大美晚报》《时事新报》《社会晚报》《和平日报》等,它们都有出版与服饰相关的副刊。

4)出版地多集中于上海。整理结果显示,中国近代服饰报刊的出版地均在上海。据对中国近代纺织出版史料的统计,在上海出版的纺织报刊和纺织图书数量约为全国出版总量的40%,服饰图书的出版数量占全国出版总量的近70%。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在中国近代纺织服饰出版史中的地位,纺织服饰报刊和图书的出版量居全国领先位置,尤以服饰报刊为甚。这既是当时上海作为摩登之都的反映,说明近代上海服饰业的繁荣发达,也从一个侧面助推了上海时尚业的发展,为上海成为时尚之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结 语

中国近代服饰报刊作为近代纺织出版史料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时普及服饰文化知识、推广服饰设计理念、反映服饰行业动态、指导服饰穿着搭配、传播社会流行时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一手史料,为中国近代服饰工业史、经济史、设计史、文化史和出版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素料。同时,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充分发掘其中的精神和内涵,也可为当今建设时尚城市提供彰显历史底蕴的翔实材料。


(参考文献见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