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何没有一篇文章入选课本,真是凑数的?

 0737yyzl 2022-07-07 发布于湖南

中国文坛历史上哪个称号含金量最高?无外乎“唐宋八大家”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称号。

唐宋八大家

自盛唐到南宋的600多年间,文人墨客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光状元就出了262位,其中还有数十人当上了宰相,然而却只有八个人能享此殊荣,可谓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站在文坛金字塔顶端的巨匠。

唐宋八大家是哪8个人呢?

唐宋八大家

他们是: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与曾巩。请注意,排名是有先后的。韩愈和柳宗元是唐朝人,后面六位是北宋人,偏安一隅的南宋没有,看来在赵构的执政下,南宋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那么,“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呼是谁提出来的呢?依据又是什么?

苏轼之父苏洵

这个说法自然是出自明朝!元朝那不足100年的历史,又是外族入控中原,自然不懂得内涵深邃的汉文化。明初,朱右将上述八位的散文合编为一本《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编撰《文编》时,只收录这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人的作品一概不收。随后,茅坤也学着上述二人的做法,遴选了这八个人的文章,为《唐宋八大家文钞》。至此,“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就固定了下来。

因此,这就解释了大唐盛世文采飞扬,斑斓绚丽,唐诗宋词冠绝天下,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王昌龄、刘禹锡等闻名遐迩的大诗人,以及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秦观、黄庭坚、周邦彦等词人,未能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原因。人家是以散文论成败的,“八大家”评的是散文,不是诗词,所以,你诗仙、诗圣也好,诗鬼、词神也罢,通通不算数。

欧阳修

那么,这个评判标准有何依据呢?唐宋年间好文章多得是,优秀散文家也有很多,为何就只有此八人被称作是“八大家”呢?难道“九大家”不行,“十大家”不行吗?

其实,这只是一个历史上特定的称谓,评判也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八大家”说法成于明代,后逐渐流行开来。文人嘛!大多都是喜欢钻牛角尖的,又不是官方说法,只是一个名号而已。

柳宗元

至于为何不是“七大家”或“九大家”,偏偏是八大家呢?这是因为“八”这个数字带走特殊的含义,与“四”对称,偶数,四平八稳,八方来财。古代人认为“八”是宇宙调和统一的标志,是更新、祈福及重生的象征,寓意美好。带“八”的成语也有很多,如八仙过海、威风八面、耳听八方、正儿八经、八府巡按、八面玲珑、才高八斗、八方呼应等等……

现代人也视“八”为吉利、吉祥的数字,手机号、车牌号都想带上“八”字。

王安石

因此,“唐宋八大家”叫起来朗朗上口,既顺嘴又通顺,还高大上。所以,只能是唐宋八大家,假如是“唐宋七大家”或“唐宋九大家”,就很别扭了。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个人都有不朽的代表作,比如韩愈的《师说》、《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黔之驴》及《江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梅花》、《伤仲永》等,至于苏氏父子三人,更是大名鼎鼎,其作品闪耀着熠熠光辉。

韩愈

所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和苏辙,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不管是他们个人还是其作品,都普遍为世人所知。现今的小学、中学课本中,收录了他们的许多篇作品。多少年以来耳熟能详,影响了我们一代代人。

呃!说到这里,似乎还少一个人。这才七个人吧!对,的确是还少说了一位,他就是八大家里垫底的曾巩。

曾巩

曾巩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他的存在感很低。一个人被问起唐宋八大家都是谁时,大概率都记不起曾巩。所以,现代有观点认为他是拿来凑数的,否则就凑不齐八大家。

事实真是如此吗?曾巩就好比“大年三十逮只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节”吗?

其实,历史的真相远非如此!曾巩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即便他没有被后人选入“八大家”之列,依然掩盖不了他辉煌的一生。

曾巩故居

咱们划重点,先来简略地概括一下这位老兄的一生经历和业绩。

曾巩小时候就是神童,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出生于儒学世家,祖父叫曾致尧,曾两次考取进士(南唐和北宋)。父亲叫曾易占,宋仁宗2年进士及第。曾巩出生于这样的书香门第,自幼就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神童。

曾巩12岁时,就能吟诗作赋、提笔成章了。更便利的是,曾巩不仅出身名门,他成年后的朋友圈也堪称豪华,像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蔡襄与杜衍等大咖,都是他的朋友。这也难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曾巩是宦官家庭,自然会有“富人”的圈子。

曾巩雕像

这些人中,数欧阳修和杜衍对曾巩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欧阳修,对曾巩提携有加,关怀备至。曾巩20岁时,曾写了一篇《时务策》,得到欧阳修的大力赏识,成为他的学生。欧阳修夸赞曾巩说:“过吾门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意即:我的学生很多,但我就是喜欢你一个人。

天时地利人和,那曾巩的人生就此开挂了吧?

青年曾巩

事实却并非如此!也许是天妒英才,欲成大器,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接下来曾巩却跌入逆境,迎来人生的滑铁卢。

1037年,曾巩18岁,他与哥哥曾晔一同赴京科考,本以为这哥俩金榜题名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结果公布后,兄弟俩双双落榜,全都名落孙山。真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消息传回家乡,乡亲们也愕然,进而编了四句顺口溜来讥讽二人:

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二秀才。

有似檐间双飞燕,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三兄弟雕像

这也难怪,老百姓大多势利眼,锦上添花的太多,而雪中送炭的寥寥无几。所谓: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就是这个道理。

哥哥曾晔受此打击,羞愤不已,至此一病不起。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在这一年遭人诬陷被撤职,家道瞬间中落了下来。

曾巩顶住压力,闭门苦读五年后再次参加考试,结果又是羽纱而归,名落孙山。

曾巩真迹

怎么回事?曾巩不是神童吗?怎么老是考不中呢?

其实这不是曾巩没有实力,主要是因为他擅长写古文和策略性的文章,不善于写诗赋,而当时的科举恰恰是以考诗赋为主。

1047年,曾巩之父客死他乡,家中无余财,无法办丧事。好在前任宰相杜衍及时伸出援手,曾巩这才置办了棺木,为父亲操办了后事。接下来,曾巩不再痴迷科考了,他开始种田养家,此后10年,曾巩一直在家中当农民,过起了耕读的农家田园生活。

曾巩书法

这是为何呢?失败两次就心灰意冷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曾家人口多,曾巩是老二,上面除了一个哥哥外,还有四个弟弟,九个妹妹!这一大家子人,都要张口吃饭的,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谈科考之事。人生落寞至此,多病的哥哥是指望不上,曾巩只能先把科举放在一旁,用文人柔弱的肩膀,扛起一家人的生计。看来,古代没有计划生育,多子多福,的确是弊端不少。

1057年(嘉佑二年),曾巩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恩师欧阳修主持会试,朝廷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重古文而轻诗赋,颠倒了过来。

曾巩铜像

这一年,曾巩已经39岁了,近不惑之年,好在古代科考不限制年龄,跟现在类似,比如梁实,刚刚又参加完高考,成绩出来,428分,这已经是他第26次参加高考了,依然未过文科二本线。他本人却表示: 不服气,明年会继续考。看来,梁实跟范进有得一比。

曾巩带着弟弟曾牟、曾布、曾阜,妹夫王无咎、王彦深,一行六人同赴京,参加考试。结果却是一鸣惊人,震惊朝野,六人全部高中进士!插一句,这跟欧阳修有没有私下照顾,很值得品味。几年后,弟弟曾宰、曾肇、妹夫关景晖、侄子曾觉又先后考中进士,一时间,曾家一门10进士,传为美谈。自古以来,一家之中出了10个进士,这是绝无仅有的事。

曾巩晚年

现代人对进士的含义可能还模糊不清,这么说吧,进士远比而今的博士要难得多!范进只是考取个举人,就高兴得疯了,而举人到进士,又是一个极高的门槛,几乎很难逾越。现在考取个985高校,在古代不过就是考取个秀才罢了!一旦中进士,就有了当官的资格。最低要授予个七品县令。而举人要候补,要等候缺。

曾巩后来为官后,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浙江、江西、山东、福建等地的基层任职,时间长达10余年。不论在哪里为官,曾巩打击豪强,兴修水利,救灾减赈,抵制土地的兼并,成效显著,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深得百姓爱戴,也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清官、干吏。

曾巩塑像

有意思的是,曾巩并没有当上大官,不像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等人,要么是一品大员,要么是宰相,要么是封疆大吏。他在元丰五年(1082年)才被朝廷提拔为中书舍人,是个正四品。但任职仅三个月后,65岁的曾巩就病逝于江宁府,一代文豪大家,就此落下帷幕。

至于曾巩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一篇入选教科书,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曾巩不擅长诗词歌赋,他是散文大家,诗词写得不咋地。他的学生秦观就曾客观地评价过。曾巩流传下来的诗,就一首《赏南枝·暮冬天气闭》,这对于一代文学大咖曾巩来说,确实是很不可思议的。

曾巩纪念园内的游客

二是,曾巩的文章多是倡导仁义道德的,有人教化的意味。走的是大巧不工、重剑无锋的路子。就跟他的为人一样,中庸、朴实无华,辞藻不华丽,很少用典故,虽三观超正,但不温不火,没有能让大众口耳相传的“名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具备网红的气质。

三是,曾巩的文章源于儒家六经,符合古代学子们的要求,但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近代人们开始反对旧学,他的文章就不符合时代潮流了。以至于被拉下神坛,教科书中也不可能入选他的文章。这不是曾巩的错,也不是现代人的错,怪只怪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也变了,审美观点也变了。

曾巩画像

既然教科书中没有曾巩的文章,人们自然对他日益陌生起来。不过,人不红文不红的曾巩,其文章还是很有可读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