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埃及兴衰

 lzc2010 2022-07-07 发布于北京

​WuLun Society-20 March 2015

近东文明的曙光

西方自古的一句谚语:文明来自东方,古希腊文明是奠定现代西方的基础,而近东地区又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古代的近东地区(Ancient near east)包含现今中东一带: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 伊拉克与叙利亚,黎凡特(Levant) - 以色列,黎巴嫩,巴勒斯坦,安纳托利亚(Anatolia) - 土耳其及小亚细亚,古埃及(Ancient Egypt) - 非洲东北部,古伊朗(Ancient Iran)- 伊朗地区,赛普勒斯与阿拉伯半岛(Cyprus and the Arabian Peninsula),以及构成整个古希腊爱琴海文明(Aegean Civilisation )的罗伯奔尼萨半岛与克里特岛(Peloponnese Peninsula and and Crete island)。如图一,在这个广泛的地区范围里产生了无数个影响了几乎整个人类历史的古老文明。



图一:古代近东地区地图


古埃及


古代埃及文明最早产生出现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一开始古代埃及的游牧民族在尼罗河(Nile river)沿岸建立起聚落,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以农业及畜牧业为主的部族社会史称前王朝时期。由于北非萨哈拉沙漠的特殊气候,使得古代埃及部落主要的活动据点主要是以尼罗河沿岸以及少许的沙漠绿洲为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黑色淤泥,使得埃及能够发展出高度的农业文明,古埃及人称呼自己的领地为Kement (or Khemet) 既“黑色的土地” ,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可见尼罗河对于埃及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尼罗河周围东西两面的土地均为沙漠,因此为了取得足够的资源,部族之间的争战频繁,通过一系列的吞并,最终以靠近尼罗河三角洲(Nile Delta)的城市孟菲斯(Memphis)为界分成南北两个主要的独立政权:上游南方地区为上埃及(Upper Egypt),下游北方地区为下埃及(Lower Egypt)。直至约前3100年才形成了以奴隶制为主的统一国家,据主流的说法,完成统一埃及的是一位来自南方上埃及叫做美尼斯(Menes)的国王。但是按照19世纪发现的纳尔迈石板(Narmer plettle)的考古证据显示,在比美尼斯之前,有一位比他更早统一埃及被称为蝎子王(King Scorpion)的国王,因此谁是最早建立中央集权的埃及法老,在考古界依旧有争议。上下埃及的统治者在统一之前,各自拥有了不同样式的王冠:上埃及的白冠和下埃及的红冠,在统一之后的第一王朝开始,象征法老王权的头冠被融合成为了代表上下埃及统一的红白双冠(图二)。


图二:(上)壁画中的法老Ramesses头戴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红白双冠,并且接受分别来自上埃及的守护神- 何露斯(Horus)右以及下埃及的守护神- 塞特(Seth)左的崇拜。(下)除了不同的神祇信仰之外,植物对于上下埃及也有不同的意义- 在两为主神的中央矗立了一个分别代表下埃及的纸莎草(Cyperus papyrus)以及上埃及的莲花(Lotus)的雕刻.


历史学家把统一后的埃及称之为早王朝,并且按照国家分裂及统一的先后顺序大致分为九个时期分别是:早王朝(Early dynastic period)、古王国(Old kingdom)、第一中间(1st Intermediate period)、中王国(Middle kingdom),第二中间(2nd intermediate period)、新王国(New kingdom)、第三中间(3rd intermediate period)、后期(Late period),共计三十一个王朝。在这之后是外族统治时期:希腊托勒密王国时期、罗马行省化时期、“科普特基督化”,以及后来阿拉伯人的统治直至今日。



古王国时期(Old Kingdom)是从第三到第六王朝(公元前2686 - 2181年)中央集权的独裁统治模式被正式建立,同时管理庞大王国所需要的官僚制度也在同一时期被确立,而法老的统治正当性则藉由君权神授的方式来巩固皇室地位的神圣不可轻犯性。与此同时,由于政局安定,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的全面发展,为数众多的金字塔被建造起来并且被作为法老的陵墓。早王朝时期的金字塔建筑主要是以阶梯形状为主,直到古王国第四王朝之后才发展出表面平滑的真金字塔,其中最著名的吉萨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也是在此王朝时期由法老胡夫(Khufu)建造而得名的,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之为金字塔时期,其中的第三、第四王朝是埃及的辉煌时代。图三从上到下呈现了从早王朝时期的阶梯金字塔(Step Pyramid)到真金字塔的发展:美度姆金字塔(Medium Pyramid)和曲折金字塔(Bent Pyramid)都是由第四王朝的第一个法老Snofru任内由阶梯金字塔改进而来的,其倾斜的角度是为了能够减轻金字塔内部重量而修改的,因此塔身角度由一开始的54度直到上中间开始减为43度,而吉萨大金字塔的角度则是52度。这些金字塔在完工后都会加上由白色石灰石加工而来的外墙以确保期塔身的角度维持不变,金字塔内部陵寝由于压力而崩塌的问题要等到建造第二位法老古夫的大金字塔时才被解决。古代埃及工程师在金字塔内部的王寢上方建造了用花岗石版堆砌而成的减拱形压室(Reliveingchambers ),金字塔顶将近500万公吨的重量得以被舒缓到墓室及甬道的下方去。


图三:金字塔造型的演化(年代順序由上至下)


古王国后期由于中央权力的式微,使得各地贵族和领主发起叛变,因此进入了第一过渡时期。在此时期的王朝仅仅是名义上的王朝,丧失了有效控制全国的力量,直到公元前2055年,来自底比斯的政权建立了第十ㄧ王朝,曼图霍特普一世法老(Mentuhotep I)结束动乱的局面,重新统一国家,埃及进入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期间法老政权被再度强化,对外贸易发达,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商业重心之一而金字塔的建造工程也得以恢复。从公元前1786年第十三王朝后,整个埃及又进入了第二过渡期。由于中央政权极度衰落无法形成足够的军事力量抵抗来自亚洲的蛮族-喜克索人(Hyksos)的入侵,喜客索人意为牧人之王,由于他们拥有古埃及人缺乏的马以及战车,因此可以长驱直入埃及北方,并建立了第十五、第十六王朝(约西元前1674年至1548 年),迫使原来一直被作为首都的孟菲斯被埃及人迁移到南方的底比斯(Thebes)。直到公元前1570年,第十七王朝的法老卡摩斯(Kamose)发动反喜克索人的战争并且收复北方失地,最后埃及又进入了新王国时期(New kingdom),而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王朝的复兴,让古埃及又再次鼎盛起来,除了内部社会安定之外,对外也采用了军事扩张的方式。第十八王朝的开国君主雅赫摩斯一世(Ahmose I)定都于底比斯,并征服西方的利比亚(Libya)以及南方的努比亚(Nubia),最终把军事势力扩张到述利亚(Syria)和迦南地区(Cannan),使得埃及成为横跨亚非的帝国,所以这个时期也被称之为帝国时期。


图四:图特摩斯三世(下)时期的疆土范围(上)最远扩及幼发拉底河西岸:此时巴比伦第一王朝已灭亡,西台帝国处于内乱之中,米坦尼与亚述王国以及黎凡特地区的诸多小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抵御埃及的军事入侵。


新王国时期的金字塔特色在于大量的运用泥砖结构以及依靠地形在山岩壁内开凿墓室,并开始着重在陵墓周围神庙祭殿的修建以及装饰上譬如卡纳克神殿(Karnak)巨型圆柱上的精美图文浮雕,与古王国时期宏伟的巨石结构产生鲜明的对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前人修造金字塔的建筑方式早已失传。十八王朝后继的法老图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的妻子哈特谢普苏特女王(Hatshepsut)的神庙是新王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神庙座落于帝王谷(Kings valley)北面依开凿山壁而建。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法老,除称呼自己为阿蒙神之女甚还女扮男装,配带假胡,以男性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来合法化她的统治正当性,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可比中国之武则天。直至女王死后,其继子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继位,由于早年被流放边疆,因此登基后便把所有关于女王的铭文雕刻和文字纪录全部销毁已消怨恨。图特摩斯三世法老在位期间,继续对亚洲采取征服策略,当时埃及的疆域被扩张到了幼发拉底河西岸,因此亚述(Assyria)、巴比伦(Babylonia)、西台(Hittite或称赫梯)以及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们都要向埃及纳贡,此后的埃及都没有在达到这样的版图规模。


图五:(下)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整座神庙依山势而开凿建造特殊三层式平台结构以及中央的斜坡道。(中)男性化造型的女王狮身人面花岗岩石刻(上)移除假胡子以及呈现女性特征的女王座像。


法老的尊称也是在这段时间开始逐渐变成官方的称呼,法老一词本意为大房屋后引申为宫殿,其象形文字便是一座房子,之前的埃及君主都是以国王来作为称呼。由于僧侣团体的势力过度的扩张,其后的阿蒙霍特普四世法老(Amenhotep IV)后改名为阿肯那顿(Akhenaten),在位期间着手于宗教改革的活动上,上位后不久便对底比斯的祭司们展开了无情的斗争,甚至把帝国的首都从底比斯迁到他所新建的城市- 阿玛纳(Amarna)。埃及自古便一直以多神教为主轴,神祇众多种类复杂,阿蒙霍特普四世屏弃原本的主神- 众神之王阿蒙(Amon),改尊太阳神阿顿(Aten),进而排除其他神祇成为一神教,使得法老本人成为能与唯一的神交流的中介,以达到把祭司阶级几乎废除来取得政教合一的政治目的,历史上称之为阿玛纳革命(Amarna revolution)。由于内部政治的动乱,埃及原来对于亚洲以及努比亚地区的军事控制受到了影响,因此到了第十九王朝初期的法老赛提一世(Seti)和其子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开始重拾埃及过往的荣耀以及用武力讨回在阿蒙霍特普四世时被西台帝国并吞的疆土。拉美西斯二世执政期间是新王国最后的强盛时期,藉由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其中包括著名的卡迭石战役(Battle of Kadesh)埃及与西台军队双方在叙利亚卡迭石附近发生的会战,此次战役双方均损失惨重,最终拉美西斯二世与西台国王穆瓦塔里什(Muwatalish)签订了和平条约,被视为西亚已知最早的外交协议,双方的文本现存于土耳其博物馆之中。除了对外的武功,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的六十七年里也大量的修建神庙,譬如座落于纳赛尔湖(Lake Nasser)西岸著名的巨型神庙- 阿布辛拜勒神庙(Abu Simbel temples)以及底比斯的拉美西姆神庙(Rameseum)图六。拉美西斯二世之后的第十八王朝由于“海上民族”的崛起以及帝国内部的动乱,使得埃及的整体国力逐渐走向衰落。


图六:(上)阿布辛拜勒神庙:四座雕像皆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每年2/21和10/21两日太阳光会从中央入口直通最底处六十公尺深的神龛并照亮除了黑暗之神之外的两尊神像(太阳神- 阿蒙、天空之神- 拉)和拉美西斯二世之人像(中)。(下)拉美西斯二世头像 。


海上民族(People of the Sea or Sea peoples)的活动范围包含了整个东地中海地区,主要由一群民族复杂的海盗所组成,大举入侵西台帝国沿海地区,并导致西台帝国于公元前1200年灭亡。同一时期的埃及也在忙于应付海上民族以及利比亚人的侵略虽然第十九王朝的创立者迈伦普塔成功的击退了他们。尽管如此,第十九王朝末期一场由叙利亚的奴隶伊尔苏(Irsu)领导的暴乱几乎蔓延全国,导致了王朝的覆灭。第二十王朝- 拉美西斯三世法老短暂的治理下埃及曾经一度恢复强大,但是王权对于国家的控制就一直衰落直到第二十王朝结束。新王国时期就此划下句点,此后的第三过渡期开始于僧侣集团建立的第二十一王朝,僧侣招募了大量的利比亚雇佣兵,导致公元前945年之后的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和第二十四王朝皆是由利比亚人建立因此也称之为利比亚王朝。


利比亚人治理埃及后并高度的埃及化,甚至连统治者都自称为法老以及修建金字塔造型的陵寝,利比亚人之后又被从来自埃及南部的努比亚人推翻并且建立了库施王国(Kush Kingdom )既第二十五王朝。公元前650年,亚述人击败库施国王并把他们赶回奴比亚后便开启了短暂的统治,直至公元前653年,法老尼科一世(Nicomedes I)借助希腊人的军事帮助,埃及的统治权又回到了埃及人手中,并且定都于北方的赛易斯(Sais),至此第三过渡期结束,埃及的历史进入后王朝时期。虽然尼科一世法老试图恢复埃及昔日的光荣,但是历史是现实的,当时从东方刚刚崛起并击败巴比伦的波斯帝国没有给埃及人再一次的机会,最终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大帝(Cyrus II of Persia)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击败并俘虏了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Psammetique III),埃及被划分整个波斯帝国并成为其中的一个行省设立总督一职管理埃及。


在整个后王朝时期埃及人极力抵抗波斯人的暴政,但也仅仅成功延续了短暂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以及第三十王朝,最后波斯人重新掌握埃及并建立第三十一王朝直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击败波斯帝国,并把埃及纳入马其顿帝国的一个行省。最后亚历山大帝的部将托勒密一世(Ptolmy I Soter)开启了长达三百年统治埃及时间的希腊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这段时期埃及被大量的希腊化,也是在此时,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关键的罗赛塔石碑(Rosetta stone)被雕刻起来以歌颂托勒密五世(Ptolemy V Epiphanes)的功绩(图七)。


图七:(上)罗赛塔石碑由上而下分别用古埃及圣书体、世俗体、以及古希腊文来叙述托勒密五世的善行及功绩。(中)克丽欧佩托拉七世- 埃及艳后在何露斯神庙前的浮雕:显示希腊托勒密王朝作为埃及的统治者终究要以埃及文化做为统治正当性的宣传手段。(下)罗马化的何露斯雕像:在造型上融合了罗马时期的生动逼真的方式而不是埃及传统的“正面性手法”来表达。


最后一任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埃及女王克丽欧佩托拉七世(Cleopetra VII Philopator )在公元前30年用蛇毒自刎,从此埃及被并入罗马成为一个行省,最后被阿拉伯人统治至今。综观埃及几乎五千多年之历史,文明辉煌尽管经历无数次异族的入侵与统治,但其文明之深厚及特殊性却得以影响整个古代近东乃至现代西方文明,然古代埃及文明终无延续,甚是可惜,实能媲美我中华民族之文化。


參考文獻

* 郭丹彤 : 《纳尔迈调色板和古代埃及统一》 (2010)

* 俞磊: 《文明史》 (2012)

* 格利摩:《古代埃及史》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

* 蒲慕州:《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化史》 (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1)。

* Tiradritti, F., The Cairo Museum: Masterpieces of Egyptian Ar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9).

* Norberg-Schulz, C., Meaning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1980).

* Johnson, P., The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Egypt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9).

作者:K.J.TSA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