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乌克兰的奇葩表现: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应用

 东西二王 2022-07-07 发布于重庆

原创2022-03-10 23:32·高级观察学徒

乌克兰冲突已经10几天了,自媒体观chi察gua群体,已经把各方的行为,历史,以及未来的展望都挖了一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大画面已经展现在各位读者面前。但是,这幅画面有两个洞,一个是欧洲的行为如何解释,另一个是乌克兰的行为如何解释。

关于欧洲行为的解释,我是用相对简化的方式来写的,简单来说就是自残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我的历史文章。

比较难理解的是乌克兰,从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的行为就好像是白痴一样。每一步都在做最错误的选择,生生的从一个世界第三核大国,发展成欧洲子宫。现在更是连国家是否存在都变成未知数。如何理解乌克兰的行为就成为一个复杂困难的课题。以至于大多数自媒体讲到乌克兰,只会讲是什么,没人深挖为什么。

为了解释乌克兰的行为,我不得不创建了一个新的模型,即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然后,依托该模型分析乌克兰的行为。所以,这篇文章会显得比较艰深,不符合自媒体的快餐娱乐属性。不过没办法,我实在是没有能力把这么复杂的事,再写成一篇娱乐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介绍国家需求层次模型之前,先要介绍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科普中国的说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 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 需求)。1943年马斯洛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

如何看乌克兰的奇葩表现: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应用

马斯洛需求模型(老版5阶)

现在的马斯洛需求模型已经扩充到8阶,为了避免后续的复杂性,这就用这个5层模型,至少后面解释乌克兰的行为够用了。

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人来说,这个模型的下层部分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所以,当一个人尚未满足下层的需求时,他有可能放弃满足上层需求的机会,来增加满足下层需求的可能性。这个是整个模型的理论基础。

大家都知道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所以一个国家的需求,是这个国家人民需求的叠加。先讲一下,假设所有人的政治权利是完全平等的,那么从数学上可以很清晰的计算出来一个国家的需求优先级列表。这个有类似正态分布曲线。在这就不详细展开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人和人之间的政治权利差别很大。大概来说,越是发展的好的人政治权利越大。所以,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高级领导人,都在需求层次模型的上层。因此,这些人会更加关注国家未来的发展,追求“青史留名”(相当于马斯洛模型的自我实现)。因此,大多数国家的行为是在满足当前老百姓主要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追求长期利益。所以,大多数国家的行为看上去都差不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理因素、历史因素、意识形态因素、信仰因素、民族习惯因素和国际关系因素(不同国家这些因素的影响力不同)。

但是,有些国家处在一个相对混乱的阶段,这套只关注上层的逻辑就行不通了。所以就需要更加复杂的模型。

国家需求层次模型

在展开国家需求层次模型之前,先讲一下韩国的“事大主义”。事大主义朝鲜语:사대주의)是一种儒家的外交理念,是基于强弱力量对比情况之下小国侍奉大国以保存自身的策略。其实,事大主义是怎么来的,这个有一套简单的逻辑。一个大国边上的小国,大国要是很容易占领这个小国,那没什么可说的,直接占了就是。秦灭六国就是这个情况。如果小国凭借地理限制,可以保证大国打不进去。那也很好办,怎么浪都行,没准哪天大国弱的时候,还能反客为主,尝尝当皇帝的滋味。怕的就是大国可以比较容易的攻入小国,但是又很难建立牢固的统治。这样两个国家都为难,如果小国浪的话,大国为了边境安全和脸面,不得不揍它,但是揍了又没什么经济上的好处,就像鸡肋一样。所以,就有事大主义,核心就是小国要听话,尽量满足大国的要求。但是,大国也别太过分,弄的人家活不下去。事大主义体现的就是国家安全比国家脸面更为重要。

国家需求的分层是这样的,从低到高依次是:

国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国家相对安全,国家自身经济发展,国家基本脸面,国际地位,国家绝对安全,从他国榨取剩余价值,全球霸权和探索未知

这里面要讲几个细节:

细节一,衡量一个人的一个特定的需求,可以很简单的给一个值。但是,衡量国家的需求,是一个需求分布曲线。这个需求分布曲线还要叠加政治权利的权重,才能形成国家需求分布曲线

细节二,这个曲线要是只有一个主要波峰,国家就是相对团结的。其行为也比较容易预测。但是,当一个国家财富分配极端不均衡,就会形成多个波峰。这种国家的行为就会非常飘忽。他必须在多种主要需求之间进行平衡。这就增加了预测这种国家行为的难度。也可能仅仅是一件小事,就导致这个国家的行为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

细节三,地理、历史、宗教等属性,可以显著影响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现状的看法。从而导致其国民认为的国家需求分布曲线和从外界推测的国家需求分布曲线有巨大的差距。

细节五,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有可能在特定时间段,显著影响其国民的主流思路,进而导致国家需求分布曲线发生巨大变化。

这个复杂的模型先介绍到这,下面是针对乌克兰的具体应用。

解释乌克兰的行为

从地理上来看,乌克兰基本是一个大平原,无险可守。这就导致历史上的乌克兰地区,被各种民族和政治集团轮番占领。乌克兰历史上,做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时间短暂且零碎,存在感很低。但是,乌克兰的黑土地粮食产量很高,是东欧的大粮仓。

按理来说,这样的地方,至少老百姓吃饱肚子没啥问题。但是,因为政治上太弱(这是因为大平原无险可守,军事上打不过别人导致的),所以粮食经常以较低的价格被外运。这就导致乌克兰人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任何民族要想独立,必须要有人才。包括科技人才、经济人才、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可惜的是,乌克兰民族大概有2000万—3000万人,生生找不出几个能人。这就很尴尬了,中国有句名言,叫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为什么会落后呢?没有人才就会落后。

一个国家一般来说,如果主要民族是平均分布的,那肯定是不太容易分裂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有两个或以上比较强势的民族,而且各占一片地的话。那么有个风吹草动,就容易分裂。乌克兰就是这样,东部地区俄罗斯人为主,西部地区乌克兰人为主。

基本信息介绍到这了。我们先来分析乌克兰独立时的国家需求分布曲线。乌克兰独立的时候,大部分老百姓基本生活没啥问题,不至于饿死,但是普遍生活是比较贫困的。由大多数普通百姓的需求所构成的第一个波峰在国家自身经济发展这个需求层次中。

但是,少数在苏联分家的时候捞到好处的利益集团,成长为寡头。这些寡头自身达到了尊重需求阶段,而且他们通过经济能力获得了政治权利,这就形成了第二个波峰。第二个波峰对应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国际地位阶段

这个时候,还要叠加地理和历史的维度来分析。从地理上来说乌克兰境内有一条第聂伯河,河西边乌克兰人多,历史上和波兰立陶宛走的近。历史感情上觉得俄罗斯占了波兰和乌克兰的地,但是对百姓又不好。河东边俄罗斯人居多,主要的重工业基地和军事基地也在河东边。历史感情上更加倾向于俄罗斯。

乌克兰独立是苏联解体造成的,克里米亚、顿巴斯地区解体的愿望不大,但是也不能说再分裂乌克兰,所以就凑合着一起独立了。

乌克兰为什么销毁核弹头

独立的时候,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大量的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略储备物资。其中就有80万左右的军人,6500的坦克,7000左右的装甲车,1000多架飞机以及300多艘军舰。

乌克兰除了分到上面的部队与武器外,它分到了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以及2500枚战术核武器。

按照中国人的想法,就算武装力量太多,国家养不起,那么销毁一部分,也要留一部分。“再穷也要有根打狗棒”,武装力量是保卫国家独立的基础。这个想法是长期大一统国家的历史积累得出的。乌克兰一个整天被打来揍去的“QQ”,他很难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

我们从国家需求层次模型来分析,刚才说过了,独立时乌克兰的国民活着是没问题的,所以第一层次国民的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了。第二个层次是国家相对安全。对于这个层次的理解,国家和国家之间差别极大。这个差别是由国家的发展潜力决定的。比如前苏联成立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强国一看,这就是未来的大佬之一呀。这要让他顺顺当当成立了,那以后世界利益要扎扎实实的分一部分给他,这还能忍?盘他。所以好几个国家从几个方向折腾,前苏联打了好几年才把这股歪风压下去。但是,对于小国来说这个是不存在的,他抱一个大腿就行。只要有大哥罩着,国家的相对安全就可以保证。甚至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手里握着核弹头,那就是朝鲜的下场。不敢打你,还不敢孤立你吗?无法融入到国际市场,对于小国来说,发展经济岂不是一句空谈。

所以,当时的乌克兰手里庞大的军事力量,对国家相对安全,没有更进一步的帮助。对于发展经济还有反作用,那还要这些武器干啥?钱多了烧的吗?

但是,你不要可以卖呀,或者以销毁的名义换钱。这个是生意人的思路,你美国人俄国人想不想让我销毁核武器?想是吧,好办,拿钱来,一颗弹头一个亿美元。如果从可行性和获利分析来说,这个是最优解。但是,请记住还有一帮寡头呢,他们的需求是国家地位。只有乌克兰的国家地位上升了,这些寡头在国际上才有更高的地位,以及地位带来的各种利益。所以他们欺骗了乌克兰的普通民众,不告诉这些民众还有收钱销毁这一项。只告诉他们销毁了核武器才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而这些寡头,拿这些价值几千亿美元的武器,换来了虚无缥缈的国际地位。不得不说其中有傻的成分,但是看看乌克兰出不了几个科学家的客观情况,那么说他们傻也就能理解了。

乌克兰的经济,唉…

现在国家综合力量的基础是经济。乌克兰的经济,那是提不起来的阿斗。先上图:

如何看乌克兰的奇葩表现: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应用

如何看乌克兰的奇葩表现: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应用

如何看乌克兰的奇葩表现: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应用

如何看乌克兰的奇葩表现: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应用

如何看乌克兰的奇葩表现:国家需求层次模型的应用

看完这3幅图,解释一下。

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GDP都和原油价格高度相关,但是乌克兰的相关性更大一些。

二,俄罗斯在2014年收了克里米亚以后,受到经济制裁,其实卢布相比美元的比值偏低。从购买力平价来说,人家的经济那是一直高速增长的。

大家要知道乌克兰自己不怎么产油,他就是靠收石油的过路费来维持经济。一句话,如果俄罗斯不给乌克兰输血,乌克兰的经济早就崩溃了。

如果说销毁核武器,还需要建个模型分析一下,那么长达30年经济都搞不上来,那么乌克兰人民的能力,真是值得质疑。

经济不行,老百姓肯定不满意,手里握着选票就换总统换着玩呗。民主政治是不会告诉老百姓,你们不行,你们要想法提高自己的。这是忠言逆耳,但是政治不正确。能告诉老百姓的只能是,你们的总统不行,把他搞下去。

乌克兰的政治

我们经常说“民主”这个词。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就说过,“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这里面讲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民主的基础是老百姓有足够的智慧。老百姓智慧不够的时候,所谓民主,就仅仅看谁掌握宣传机器而已。

这一点在乌克兰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乌克兰那些30年搞不上来经济的老百姓,还玩民主,那不就是比谁钱多,比谁嘴巴大吗?

一开始选的几个,好歹还知道“事大主义”,跟着俄罗斯走。直到2013年,俄罗斯同意斯诺登避难,彻底激怒了美国。美国发动宣传攻势,终于在2014年2月通过颜色革命,改变了乌克兰的政治倾向。然后,逐步发展到今天的俄乌冲突。

有此来看,整个乌克兰作为棋子的份量,还不如斯诺登一个人。国际政治的残酷性体现的淋漓尽致。什么正义公理人权平等,国际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何必天天挂在嘴上恶心人?

2014年3月,俄罗斯搞定了克里米亚。从1991年8月,乌克兰独立算起,经过了23年,乌克兰人民终于把国家需求分布曲线的两个峰值,成功降到国民基本生存需求国家脸面两个层次了。

进阶的作死

要说到这个时候,能看清美俄之间的矛盾,维持相对的中立。那么其实还有条活路。但是,被忽悠瘸了的乌克兰人民不这么想。他们不会从自身找原因,他们被灌输了一个更“简单”的原因,因为你们没加入北约,没加入欧盟。你加入了欧盟大家庭会给你温暖的会给你钱的。

于是,乌克兰就开始了作死的挑衅俄罗斯,寻求加入北约和欧盟。欧盟人均GDP 3.4万美元,乌克兰人均GDP 0.37万美元,差了8倍。你猜就算没有俄罗斯的威胁,欧盟会不会让乌克兰加入?

到了这个程度,乌克兰当然按国家需求层次模型,在现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国家脸面。但是,他们选择了一个“简单”而错误的路径——投靠欧美和俄罗斯死斗。

剩下的事不必说了,近期新闻都讲的很清楚了。一家之见,欢迎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