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给孩子定好规矩,家长学会这三点,很有必要

 事奴 2022-07-08 发布于河南

超市一名母亲因为拒绝了儿子要买玩具的要求,儿子竟然将母亲推倒在地。

翻看评论的时候,有人说因为孩子太小不懂事,可是转念想一想,他现在还需要母亲的抚养,就敢把母亲打倒在地。

等以后他自己成家立业了。而母亲需要他的赡养,那又是怎样的一个场景?

有三个底线如果可以守好,那么教育出一个懂规矩的孩子是没有问题的。

1: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

在《妈妈送给青春期的儿子的书》中,讲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妻,他们在退休以后依旧想着办法赚钱,母亲去干了学校的清洁工,而父亲都去干了司机,为什么他们都退休了,还不敢在家里好好的休息?只是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只知道索要的儿子。

这个夫妻二人的儿子根本不愿意出去找工作,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家里待着打游戏,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去找夫妻两个人要。

夫妻二人进了一些办法让儿子出去找工作,可是最终都无济于事。

有一天可能儿子被夫妻二人说着急了,他愤怒地对母亲说。

“你们两个只知道让我出去找工作,可是你们觉得我会做什么呢?”

原来夫妻二人,从小就对孩子特别的溺爱纵容,不管孩子要什么,干什么都是他们两个人安排的。

他们不舍得让儿子受一点苦,可是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什么都不会。

通过看《妈妈送给青春期的儿子的书》,我们可以明白作为家长,父母在给予孩子生命之后,又可能成为孩子未来事业成功的再造者。这个看法目前还是很争议的,其实要更加提倡让孩子完全自由地发展。

其实在苏州还提到了另一个故事,我国有一个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蔡笑晚。

他的六个孩子,有五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

这本书中讲述过他和他一个儿子之间的故事,他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武术,想要去少林寺学习,可是蔡笑晚不管怎么劝告他,他都不听,他让儿子给他写了一个决心书。

这个决心梳理写着,既然决定要过去,那么一定要待够一个月才可以回来。

当时的儿子感觉到心里非常的有动力,心满意足地写了决心书以后便过去了。

可是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儿子哭着闹着要把他接回去。

可是蔡笑晚却说你的决心书就写了,至少要一个月才可以回来,等到一个月以后蔡笑晚如约地把儿子接了回去。

经过这次蔡笑晚的儿子才知道,自己决定好的事情,哭着也要做完。

2:适当拒绝,量力而行

在《妈妈送给青春期的儿子的书》中,还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例子,24岁的汪佳晶从国外留学回来,很久没有见过孩子的母亲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去机场接他。

他在国外,并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样,自己会打工挣钱,汪佳晶在国外没有一份的收入来源,再加上花钱大手大脚,每个月的零花钱都不够用。

他看到母亲的第一眼就直接向母亲要钱。

母亲为了供他上学,早已经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完了。

没有要到钱的汪佳晶直接拿出刀对母亲捅了九刀。

其实在孩子3~5岁的时候,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顶多就是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在十几岁的时候,如果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可能用伤害自己来威胁你。

可是等到二十多岁以后,你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那么他可能会伤害你。

所以对于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让他学会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所想要的东西。

3:早立规矩,守住底线。

《妈妈送给青春期的儿子的书》中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在电梯里不停的拆电梯的楼层面板还不停的在电梯里蹦,而且还得意洋洋的向自己的同伴说。看自己有多么的厉害。

很多人都说这样的孩子,家里的父母肯定是不负责任的。肯定也是一个没有教养的父母,其实这句话并没有说错,每个孩子刚生下来都如同一个白板一样,等着父母在上面书写。

他们等着父母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待人处事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矩。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给孩子树立规矩呢?在书中,给了这样三个建议。

1.宜早不宜晚

就是越早定下规矩越好,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开始记事了,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2.温和而坚定

对于一些很调皮的孩子,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本着温柔而坚定的态度。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但是也不要摆出很凶的态度,因为那样可能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

3.榜样的力量

其实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在上学以前一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只有父母做出正确的做法,潜移默化中,孩子也就知道了,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