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五

 刘相春1967 2022-07-08 发布于浙江

我是要过阴历生日的,没有为什么,只是沿袭了上辈人的习惯罢了。阴历又称农历,是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历法,别具中国特色,作为华夏儿女的后代,过阴历生日,本身也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与阴历相对的,老百姓叫“阳历”,就是公历。公历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很有国际范,所以过阳历生日,本身就意味着与世界接轨,预示着国际视野与战略眼光。阴历生日和农历生日除了在你出生的那一天是重叠的,其余的你在这一辈子里就很难再遇到它俩重叠的时候了,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一年通常有两个生日。然而过阴历生日也好,过阳历生日也罢,似乎一年内两个生日不能都过,必须二选一,这也不必问为什么,约定俗成而已。

78日,农历六月初十,是我的生日。这个生日与往年的生日似乎有所不同:往年的生日不过是过了生日又长了一岁,今年的生日则是过了这个生日就跨越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今年这个生日过了,我就满五十五周岁啦。

我们在计量年岁时,习惯有“多”与“来”之分。大家通常都会以“十年”为一个计量单位,并在每一个“十年”内,将之一分为二,将其中的前半个“五年”称之为“多”,将后半个“五年”称之为“来”。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方一个人在五十五岁之前,我们就称他为“五十多岁”,而在他过了五十五岁之后,我们就称他“六十来岁”了。五十五岁的生日,正好在这个“多”与“来”的坎上,“多”是往年龄小了靠,“来”是往年龄大了靠,所以“五十多岁”与“六十来岁”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我这样说你大概能明白我上文所说的“里程碑”的含义了吧。

五十五岁的生日未过,我尚为壮年;五十五岁的生日一过,我已步入老年。

旧时有“人过五十五,阎王数一数”之说,把“五十五”“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等年龄看做“坎儿年”。“坎儿年”多不顺利,除了自己要多加小心地活着,还要系上女儿送的红腰带,过生日时要给主管人间寿命的十殿阎君写一道祈求增福延寿的表文,用黄纸叠成大疏,在送灯花时一同焚化。还要在送灯花时将一些现钞扔在街上,任人拾去,据说谁拾了去,谁就会为本人消灾。当然这是封建迷信,我自是不信;况且,把钱往大街上扔,在我来说那绝对是更大的灾祸,这人要分出轻重大小不是!

民间又有“人过五十五,不分公和母”之说,啥意思?说个段子你大概会明白。

今天早上克驿前街喝油茶,席间来了一对已退休的夫妇。一个也在喝油茶的老女人对那男的说,"昨天我看到你和一个女的在十字街走,蛮年轻蛮漂亮的;搂倒走的。"    那男人也不申辩;他老婆不答话,只是笑。我对老女人说,这样讲不好吧?会影响团结的。    那男人倒是大大方方,说,"随你哪门讲;人过五十五,不分公和母;莫讲搂倒,就是背起抱起走,都妹得卵事!"     那对夫妇,喝茶众人,大笑;继续喝油茶,吃粑粑-----

生日亦应是感恩日。感恩父母,将我带到了这个世上,尤其是要感恩我的母亲,“孩子的生日,母亲的难日”,然而母亲却早已离我远去,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感恩祖父母,是他们把我从小养到大,“养恩同生恩”,然而他们也早已离我而去,只在梦中留给我依稀的慈爱的面庞;还要感恩身边的一切人,感恩遇到的一切事,无论亲戚与师友,无论坎坷与坦途;当然最最需要感恩的是妻女,这么些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对我不离不弃……

我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说是八十岁之前没必要过生日,小小的年纪大张旗鼓地过生日会带来不吉利,所以我对过生日一直不介怀。然而家人们似乎不这么想,女儿、女婿悄悄选置着礼物,目的是要给他们的“老爸”惊喜;妻则一边四处张罗着订酒席庆祝,一边打电话发微信呼朋唤友。我嘴上说着客气的话,其实内心还是很欣喜,甚至有些小期待。可惜在温的老乡们差不多都返乡了,酒席也就只好作罢;可惜快递不解风情,发到我手机上信息暴露了他们的秘密。知父莫如女,女儿这回给买了一架无人机,满足了我许久以来的心愿;一个姑爷半个儿,女婿这回给买了一块运动手表,让我实现了由手环向手表的更新迭代。孩儿们,老爸谢谢你们!孩子他妈,也谢谢你啊!

在北京的老姑一早也发来微信祝贺我的生日,言辞虽短,情谊深长。亲人们虽然身处异地,但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

今年这个生日,心情有些复杂,不免会想东想西的。其实自己也知道多想无益,但在这样一个生命的节点上,总是不由自主。想来想去的,多了些感伤,甚至多了些凄凉。也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感,人本来就是能思想的苇草啊!

今早上女儿发来微信祝贺生日,特意加了一句:五十五周岁啦!我知道女儿在说啥,那我就谨记女儿的教诲,努力做一个有正事的老男人,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