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郢都故事]一只猴子梦想成人的呐喊——石猴的远行与城市革命之一:会变人的“荆州猴”

 郢都故事 2022-07-08 发布于湖北

一只猴子梦想成人的呐喊:

石猴的远行与城市革命之一 

    儿时,我最喜欢读的书是《西游记》;最崇拜的人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最想不通的问题,人居然是猴子变,更想不通的是动物园里的猴子现在为什么变不成人了。 

      那时,带着满脑瓜子问题,我认认真真读了好几遍《西游记》,顿悟:花果山猴子众多,为什么惟有孙悟空变成了人,那是因为他远渡重洋去求学。

      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远行”这个词第一次与石猴变人挂上了勾。

      后来,又读到《圣经》故事,说是上帝按自己的摸样造人,造出第一个人叫做亚当,又在亚当身体中取了肋骨,造就了夏娃。两人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开始繁衍后代。

      那么,问题出现了——这造人的上帝又是谁变的呢?

      面对上帝造人与猴子变人两个完全不同的中西故事,不知怎的,我还是坚信,人是猴子变的。不过,我却一直在寻找那只会变人的猴子。

      幸运的是,几年前我又一次将“石猴变人”与“远行”挂上了钩。只是,这只石猴不再是《西游记》里的主人翁,而是中国科学家在荆州市松滋的湖相沉积中,发现的5500 万年前的灵长类化石——“阿喀琉斯基猴”。

 5500 万年前的灵长类化石:“阿喀琉斯基猴”

       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

      有意思的是,《西游记》中的石猴孙悟空,一个跟头云翻上天,搅得天庭不得安宁;而藏身于湖相沉积中的石猴阿喀琉斯基,却有着与希腊最早的史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英雄相同的名字。

      一只中国石猴,重见天日仅仅只有十来年,居然穿越时空,神奇般地进入到几千年前西方经典神话故事当中。

      这只袖珍古猴,身长约7厘米,体重约30克,具有修长的四肢、尖小的牙齿和大眼窝,其脚踵(脚后跟)跟骨很特别,既短又宽,具有明显的类人猿特征,与人类的脚踵有着鲜明的共同点。

 5500 万年前的灵长类化石:“阿喀琉斯基猴”复原图

      科学家认为,荆州猴——阿喀琉斯基很可能就是人类和猿猴的共同祖先。

      我们都知道,世界学界一直认可“人类非洲起源学说”。不过,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K·克里斯托弗·比尔德在研究了荆州猴化石后却说:“我们听到过关于人类进化的'走出非洲’学说,但那属于最近的历史。因此,现在也许会出现一个'走入非洲’的问题。”

      走入非洲?

      看来,荆州猴比孙猴子走的更加遥远。

      只是,荆州猴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迁徙到遥远的非洲,从而加快人类诞生进程的呢?

      有证据表明,在3800万年前,一些灵长类动物穿越亚洲,横渡大海,移居到非洲大陆。我想,在这些灵长类动物之中,也许就是或者说就有荆州猴的后裔吧。

      人类的斧凿是迅疾的,大自然的进化则是缓慢的。今天高楼林立的江汉平原,在5500万年前还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对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倪喜军先生说:“5500万年以前,全球处于温室期,气候湿润炎热,茂密的森林覆盖到了南北极,当时的江汉盆地有很多湖泊、河流以及茂密的森林,就像现在的亚马逊、西双版纳一样。”

      而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万全文、院文清则在分析了荆州鸡公山旧石器晚期聚落遗址情况后,进一步得出了结论:“优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了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也是探索文明发展进程的文化宝地。早在蛮荒的远古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创造了辉煌的古老文明。

与阿喀琉斯基猴同地层出土的“江汉鱼”化石

      是啊,考古发掘证实,江汉平原有着中国最古老的城市群,最古老的人类在平原的居住地鸡公山遗址。这里,还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培植的水稻。

      如果,人类的活动史是一脉相承的话,那么,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人类的祖先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正如我一再重申的观点——荆州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发祥地之一。如此,我才对这个有可能是人类祖先的“荆州猴”这样感兴趣。

      我们知道,走出深山老林,定居大平原,人类文明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正是因为此,鸡公山考古发现和“荆州猴”的出现,才是划时代的,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鸡公山考古发掘现场       金陵\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