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郢都故事•特稿】芭蕾舞剧《沂蒙》在北京首演

 郢都故事 2022-07-08 发布于湖北

【郢都故事·特稿】
中央芭蕾舞团原创
芭蕾舞剧《沂蒙》
在北京首演

文/图 张卫平

    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原创的芭蕾舞剧《沂蒙》,在北京天桥剧场进行首轮演出。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得以观看首场演出。于是,在北京新冠防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戴着口罩出发了。

     据中央芭蕾舞团相关负责人在演出前介绍,《沂蒙》作为中国共产党献礼剧目,以中央芭蕾舞团上世纪70年代的芭蕾舞剧《沂蒙颂》为蓝本,吸纳了《沂蒙三章》的故事情节,重新创作而成。
     

    说实话,就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中叶的老年人来说,对1975年红遍中国的芭蕾舞《沂蒙颂》非常的熟悉,对“红嫂”的故事也是非常的熟悉,特别是对《沂蒙颂》的音乐弦律和经典唱段基本上是了然于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芭蕾舞剧《沂蒙颂》曾经感动了整整一代人。其主题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所以,这更让我对中央芭蕾舞团全新打造的《沂蒙》,充满了期待。
      据了解,中央芭蕾舞团特邀国家一级编剧王晓岭为《沂蒙》编剧,重置了全新而宏大的故事架构,以更加深刻凝练的剧情脉络,将“乳汁救伤员”“永远的新娘”“火线桥”等真实感人的故事和事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沂蒙》分为上下篇。上篇为,抗日战争时期;下篇,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


     该剧由中国舞剧音乐大师、芭蕾舞剧《沂蒙颂》的作曲之一,已经80岁高龄的刘廷禹担任《沂蒙》的作曲,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旋律,贯穿始终,带着观众重温红色经典。


      中国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助理、著名芭蕾大师徐刚担任编导。同时,创作团队还集合了年轻一代舞蹈编创和舞美设计人才,力求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深刻的艺术表达形式,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并在新时代重放光芒。

    芭蕾舞剧《沂蒙》在老一辈艺术家的指导下,以现代的呈现方式重新诠释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军民鱼水情。
     《沂蒙》的首轮演出,在那个非常有名,但又很不起眼的“德云社”的斜对面,就是天桥剧场。

    经过用手机扫码“北京健康宝”和仪器测量体温后进入天桥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由演员们签名的芭蕾舞鞋。

    爱舞蹈的小孙女久久地驻足,仔细地观察着这一双双芭蕾舞鞋。

    突然,小孙女响亮的童音聚起,“瞧,音乐神童莫扎特!”

      “叮铃铃………”正在这时,剧场内铃声骤然响起。啊,要开演了!在熟悉的弦律声中,大幕徐徐拉开。

     “最后一粒粮食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一个个变幻的场景,一段段动人的舞蹈,一曲曲优美的歌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嫂故事,就像一座座矗立在沂蒙山上的丰碑,记录着红嫂们的平凡与不平凡!
     军号声声,催人泪下,那是沂蒙儿女和人民子弟兵彼此心灵的呼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