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祭司的兴起,吴晓波、罗振宇、马东们的新教

 解毒时光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五千多年前,古埃及世界中,大多数人的都处于一种未开化的蒙昧状态,法老被视为社会的神明,而一小部分有知识的人则成为了法老的代言人,也就是——祭司,他们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强化宗教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在国家的管理、经济和巫术等领域发挥这重要的作用。

五千年后,在另一个文明古国中,古老的祭司再次寻找到了新的躯壳,在众人的欲望与迷茫中,化身为全新的“信息祭司”,在社会中兴风作浪,甚至开宗立派,一呼万应。

他们就是吴晓波、罗振宇、薛兆兴们的“知识付费”新教。

知识跨年,看不到知识,只看到欲望

每到岁末年初,这些人会盛装打扮,选择一个道场,架起直播设备,弄好投影大屏,召集一帮信众,美其名曰知识跨年,不过是他们聚众洗脑的老把戏。

吴晓波今年的主题是“预见2019:国运70”,在这里不想重复他的内容,比如他说70年终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机遇,即将消灭你的人还没有出现在你的敌人名单上,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我们是不是仍然有背叛前辈的勇气?这是在说什么?一些永恒的话题,一些普世的观点,一些打不倒的言论,一些不可能错的预言。

他的好基友场景实验室创始人、造物学出品人吴声也有一段演讲,亮点不在内容,而是在弹幕,大家在吐槽,这个照稿讲演不错啊,看了半天不知道在说啥啊,通篇废话好无主题啊,至于吴声是谁,看看他的介绍,就有种收到特别大的名片,上面一排title,最大的不过某某某协会理事的感觉了。

罗胖每年的主题都是《时间的朋友》,今年要谈的是大时代谈“小趋势”。啥叫小趋势?在罗胖的一篇文章中说到,小趋势能够帮人们走出信息茧房,拓宽自身的认知范围,发现更多维度的事实,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且,小趋势相比于大趋势,对普通人的生活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用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的话说:“你出门之前不会看全球天气怎么样,只会看你所在地区天气怎么样。”小趋势可以成为大环境下小个体的行动指南。

嗯,说的真有道理啊,可是能告诉我在股市大跌的大趋势下,我看什么小趋势能够帮我走出被套牢,被割韭菜的命运?这些知识导师们,为人们贫瘠的文化生活准备了一场知识跨年的盛宴,但满场看不到知识,只能看到他们蠢蠢的欲望,在赤裸裸的吸引着那些迷途的人们,堕入他们的新教

信息祭司的四大特点:一有三无

这些知识导师,就是脱下袍服的信息祭司,他们传播的不是知识,而是在社会上搜罗到的一些信息,整合加工,这些祭司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

有知识:大都来自于媒体,还有一些老师老师和营销人士;

无经验:基本没有实业经验,当然他们有自己经营的公司,不过基本属于轻资产的壳;

无理论:基本属于东拼西凑,拿口水当圣水;

无定论:什么事情基本不说死,大而全的东西拿来说说,给你个不错的感觉,经不起推敲;

大可不必对号入座,这些信息祭司打着知识付费的旗号,写一个小文章,录一段小音频小视频,做一个课程,开一个培训,召集信众,广为布道。他们说的都是什么呢?基本上就是经济趋势如何啊,哪里有投资机会啊,什么行业能赚钱啊,学习些什么能升职啊,怎么让自己更有价值啊,怎么让老板更喜欢自己啊等等。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知道那个行业能赚钱,都去了,那想必这个行业也赚不到钱了吧。大家都知道哪个投资值得做,都去投资,估计这泡沫就该上天了吧。这些祭司讲的并不是知识,而是整合来的信息八宝粥,把四处搜罗的碎片内容,加工整理,再赋予他们漂亮的名字,比如“赋能”“新零售”等等,这样就有大批信众买单了。

听了罗振宇真的能成功么?大家可以去找一下另一个叫做陈安之的人。罗振宇们的上一代,信息祭司的前生,就是“成功祭司”,那时候一批成功学大师活跃在这个世界上,靠着大家对于成功学的热爱,大师们成功了,至于说学员们成不成功,与他们无关。

知识焦虑没错 好逸恶劳才是信息祭司的法门

信息祭司们的走红,必然有其大行其道的原因,有人说他们是利用了现代人的焦虑,生存的焦虑,成功的焦虑,知识的焦虑等等。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说的没错,多了解一些,生活也的确会变得不一样。问题并不是焦虑,每个时代都有他们的焦虑,活着就不能没烦恼。焦虑并不是核心,懒才是。

听个课程就能升职,学段讲座就能应对财务危机,三堂课搞定网红经济,五小时拿下电商运营,十次英语走遍天下。其实不能怪这些组织者,这些信息祭司,怪就怪人心中那个好逸恶劳的恶魔。凡是骗术,总会利用到人性的弱点,信息祭司们利用的,真的不是焦虑,而就是懒。

那么这个信息的骗术是什么,其实是我们特别常见的现象,至今这种现象还一次又一次的在生活中出现,被我们诟病,就像前两天,权健被捅上风口浪尖一样。信息祭司们玩的把戏就是“信息传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2018年,新世相张伟的一次付费课程,已经基本被定性为用传销的模式来去吸纳付费的消费者。

传销,就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产品,在不停的吸纳下线,让大家付费买单。据我所知,很多读书会的组织形式,已经非常靠近传销的模式。发展下线,让亲戚朋友们买卡买课程等等。当然罗振宇吴晓波们做的大气一点,做成公开演讲,网上课程,广告合作,但本质上,他们的商品价值是什么?没价值,那就是信息传销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怪现象。但最终的本质,基本相似。就像那句话说的,幸福的家庭总是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放在这就是骗子的本质基本一样,但每个时代的包装却各有不同。希望在2019年里,大家都可以像那英的那首歌唱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