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个喜剧:我不讨厌说谎,但你还装出为了我好的样子太恶心

 解毒时光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半个喜剧》就跟它的名字一样,说是喜剧吧,其实没那么好笑;说现实吧,它还有点魔幻;说商业吧,确实没错,但也能看出有个小文艺的心。说穿了,就是用大电影的形式,把一幕戏剧搬到了电影院里。好玩的人设、对白、矛盾冲突,但追求矛盾冲突的代价就是逻辑上的漏洞和偶尔会让人出戏的不真实感。

用一段话说明这个戏有趣但又有些刻意制造矛盾的剧情:凤凰暖男的大学哥们土著渣男是个官二代,给凤凰暖男找了带户口的工作,凤凰暖男还寄宿在土著渣男家里,表面哥们但实则讨好。土著渣男一方面正在准备和凤凰暖男大学女神暗恋对象的婚礼,另一方面在勾搭自己中学初恋打算在结婚前了却旧梦。凤凰暖男一方面成了土著渣男未婚妻的闺蜜替他们在中间协调,另一方面在撞破土著渣男与初恋的好事之后,却与土著渣男的初恋产生了奇怪的恋情。在最后,凤凰暖男面临着友情与爱情,前途与爱情的考验时,最终选择了做回自己,不再做土著渣男的癞皮狗,忠于内心,放弃户口,牵手爱人。

片子表达的其实不少,关于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现实与浪漫的选择,什么样是真正的友情等等。但一个核心的主题确实贯穿始终,在凤凰暖暖男和土著渣男的初恋好上了之后,要带女孩见家长,女孩希望把自己跟土著渣男好过的身份诚实的告知,凤凰暖男最初想隐瞒,但最后还是下决心说实话。女孩说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装不得。

这一段带出了全片的最大的主题——欺骗。

诚实与欺骗,从道德上很容易说的清楚谁对错,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判断。就像很多道德课上举的例子,如果你的朋友被追杀,藏在你的家里,而追杀的人找到门口,问你朋友是否在家,这个时候你该保持诚实还是说谎欺骗?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认同诚实的品质,但也会认为过于坚持诚实的人“太直”、迂腐、情商低。而我们会鄙视说谎,却每天都在说着不同的谎。

关于欺骗,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欺骗,是几乎无害的,就是那种双方心知肚明的,为了顾及面子的一带而过。比如女孩拒绝男孩时说“你是个好人,但我们不合适”。这样的欺骗,只是为了避免尴尬,或者说并不是一种事实上的欺骗,而只是一种说辞。

第二种欺骗,是绝对有害的,就是为了我自己好的说谎,也就是说谎骗人的一方为了自己的利益编造出本不存在的事情。比如骗财骗色,在很多时候,这种行为都可以构成诈骗了,虽然有害,但实际上相对好识别。

第三种欺骗,可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为了你好的欺骗,也就是说谎者以一种为了对方好的理由做出的欺骗举动。很多戏剧的桥段都是这样,比如男女爱情受到父母反对,男孩的信被女孩母亲没收,被发现后,母亲还满嘴为了女儿好的借口。另外比如某人得了癌症,家里人却把他蒙在鼓里,就像前阵子得奖的那个片子《别告诉她》,一家人联合起来给得了癌症的奶奶演了一出戏。

如果纯粹的是第三种欺骗,其实还有情可原,但很多人都是打着为了别人的旗号,实际上是实现自己的利益,这种口口声声为了别人好的伪善是最让人恶心的欺骗。就像某些人口口声声为了大局不公布信息,实际上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

我们讨厌的并不是谎言和欺骗本身,而是在那背后,一切为了你好就可以为你做主,居高临下的不同平等关系;是假借为他人着想,实则只图自己安心的虚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人当傻子一样糊弄的赤裸挑衅。

说谎可以,但别当全国人民是傻子,心虚的假装为了大家好的样子,实在太恶心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