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训洋 | 作文需要感知(教学随笔)

 施训洋 2022-07-08 发布于安徽

作文需要感知

我在小学任教时,一直教中高年级语文,所以对于写作文有着一种爱好,直至今天依然喜欢舞文弄墨。上高中的女儿时常问我:“老爸,您成天哪来那么多的文字可以记录?真佩服。”有时,她竟问我该怎样写好作文。

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文?这有没有标准答案?很显然,没有。这如同教育理念,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与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便有点不同,但他们同是教语文的,所不同的是一个教初中、一个教小学。

我先前在小学教语文,三年级时,总喜欢给孩子们写范文,印象还是很深刻的,现在想来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不过好在不是让他们照抄,而是告诉他们该怎样构思。

在我看来,写作文其实好比建房子,先要把框架构建起来,再安装门窗,最后粉刷装潢。但不同的人观点是不同的,在我认为可行的别人不一定认同。有许多孩子的作文没有内容,根本原因在于缺少观察,没有生活的积累,任何文章离开了生活实际就变得空泛。

个人以为,东扯葫芦西扯瓜不一定是坏事,只要能扯出结果就行。后来到四、五年级,每到作文课,总会带着一个班的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有时到操场组织一部分人游戏一部分人观察,有时到田野里让孩子们看风景

到初中改教数学也有很多年,但一直没有放弃要求孩子们写周记的习惯,大概是读周记是一种享受吧?其实,很多孩子的周记可读性很强,有趣味,充满童真,更多地是单纯,没有掩饰。我想,作文更多地是写生活,越简单越真实越好,平实的语言更显形象逼真。

有一次,班会上与孩子们谈起如何写好一篇作文,随便聊了一个话题“老鼠”。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都说老鼠可恶,怎样的惹人厌。等他们议论的差不多了,我便构思了一个小片段,当然正好有这样的生活感知

人人都说老鼠是个可恶的家伙,我却说它是个机灵鬼家里的墙洞里住着一只灰色的小老鼠,老猫早想捉来饱餐一顿却一次也没有得手。有一天,闲来无事,蹲坐在家,远远地盯着鼠洞看着猫鼠游戏只见小老鼠试探着将头伸出洞来,一见老猫迅速缩进洞去。这样不断地重复,终是鼓足勇气飞奔出来,迅即跳进纸箱里,尽管老猫的反应也很迅速,却因纸箱里堆满杂物而无法施展上乘功夫,只得吹胡子瞪眼的干吼几声,悻悻地走开,任凭老鼠在箱子里享受着它的生活。

我觉得班级里的这群可爱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小老鼠’,而班主任似乎就是吹胡子瞪眼的老猫,你看:每次的课前,总有几个小脑袋从门旁向外探出,迅即缩了回来,这绝对是班主任来了的节奏。班主任刚转身离开,复又有几个小脑袋从门旁探出,如此反复真是可爱至极。有时在课堂吃着棒棒糖,眼睛要瞅一下窗外,看看班主任是不是站在那里

猫和老鼠似乎已不是天敌,我家的老鼠依旧住在安乐窝里享清福,老猫早不死守着鼠洞而是吃些鱼头鸡骨图清闲,相安无事的生活也是充满欢乐。班主任也不再成天只关心学习,组织孩子们去图书室读书,去操场做游戏、打球。

作文说来很好写的,孩子们听得很带劲。我又告诉他们“想象的翅膀是可以飞的,飞得越高想象出来的素材就越多”呵,只要用心做,一切有可能

写作文,如同蜜蜂采蜜,收集素材再酝酿成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