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训洋作品:家乡的路

 施训洋 2022-07-08 发布于安徽

 

家乡的路

文:施训洋

每当开着私家车,行驶在那宽阔平直的高速公路上每当在家,晚饭后漫步在灯火通明的乡村道路上脑海的思绪就会从儿时的羊肠小道牵扯到今天的柏油马路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我祖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刚上小学时,村子通往外界没有现成的路,那路只不过是行人从草丛中踩出的一条羊肠小道罢了。父母和乡邻们买卖都是挑着担子走在这小道上。晴天还好,雨天满是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甚至跌进水田里。

通往亲戚家的小路更是荆棘丛生,路径时有时无,沿路还有许多乱坟岗,从来不敢独自前往

乡邻们就是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将家乡的土特产挑到了街市,换回了油盐酱醋。

那时,村庄里都是一色的茅草屋、煤油灯。

小学毕业时,一条土公路穿村而过,比机耕路宽了好几倍。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沿着公路拼命往前跑,欢呼着、跳跃着。

只是我们高兴太早。晴天,拖拉机、小四轮带起的灰尘漫天飞舞,沿途的树木和庄稼都变成了土色。人,就更不用说了,去一趟小镇,回来时全身上下都是灰尘。雨天,运输车是不敢通行的,即便是人走在上面也会踩出一个又一个深脚印。为了不至于陷住,人们总是踩着路边的草走,即便如此,衣服上也常常溅着泥巴。

好在,正是有了这条土公路,父母不用再肩挑背驮,板车派上了用场。村子里开始有了砖瓦房,用上了白炽灯。

我读初中时,家乡的土路铺上碎石子。雨天能行车了,人走在上面不陷了,身上也溅不到泥了。只是晴天里依然有灰尘,车轮挤压着泥土从石子缝里钻出,在无数次的碾压下又飞扬起来。

村子里有了万元户,大多数人家都用上了电视机。

初中毕业时,家乡的道路又有了大的改观,碎石越铺越厚。路上不见了拖拉机,也没了小四轮,多了面包车和飞虎车,还有很多摩托车。乡村的路开始繁忙起来,碎石铺就的道路已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步伐。

村子里开始建起了许多楼房,很多人家都用上了彩电、冰箱。

我读师范时,通往家乡的石子路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柏油。自此,晴天没了灰尘,雨天没了泥泞。

村子里的楼房越建越漂亮,有的人家装上了固定电话。

如今,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柏油路、沙石路等公路交通网,所有乡镇和村都通了水泥(油)路,村民组之间修通了沙石公路,县城的出租车、私家车、中巴等都能通到我们家门口了。

每当我回老家,车行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欣赏着路旁的垂柳、香樟,一群群穿红着绿的农村青年骑着电瓶车,开着小三轮,驾着小轿车飞驰而过;看不到挑着沉重担子、累得满头大汗的村民只见收割机的隆隆声中运输车奔跑在田间水泥路上

更为可喜的是,2018穿村而过的徽州大道南延工程正式开建。通车后,庐江到合肥市区只需半小时将变成现实。

村子里的别墅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装上了空调机。

“大哥,徽州大道很快就要通车了,以后回来就更方便。”20211215日回乡做冬至时,堂弟指着穿村而过的徽州大道笑着说。

“是啊,到时从县城回老家不过十分钟。这样,我们回老家的次数就更多了。有你厌烦的时候。”我打趣地说。

“怎么会呢?随时欢迎。”堂弟乐呵呵地说。

尽管没有正式通车,却有车辆疾驶在徽州大道上。

听着车轮声呼啸而来,看着车辆绝尘而去,我仿佛看见家乡的土产一批又一批运到都市都市里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一车又一车地运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家乡的路啊,越走越宽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