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吧

 嘎嘣脆的二姑娘 2022-07-08 发布于河南

当我第N次被我更年期的妈折磨到躲在厕所里偷偷流泪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父母的情绪对一个家庭来说有多重要了。

我妈是那种什么事情都憋心里的人。所以即便是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到家也是一声不吭。

可是,谁受了气会没有一点儿情绪呢?于是,她就会把气撒在我们身上。

小时候,我们最紧张的时刻就是我妈进门的那一刻。就好像是等待双色球开奖的那种心情,是头等奖还是空奖,门一开就知道了。

如果她是那种阳光明媚的状态,我们就会偷偷松上一口气,然后就会围着她吧啦吧啦地说着今天发生的事。

可如果她是受了气回家,那就是一脸的烦躁。对饭菜挑三拣四还是轻的,不找借口骂一顿打一顿,她的气就不会消。

长大之后,每每回忆起当年那种战战兢兢的场景,感到无奈。

这样的经历也直接导致我俩一个变成了回避型人格,一个成了讨好型人格。

我妈进入更年期之后,她更容易烦躁焦虑,直接结果就是,我成了她情绪的“接盘侠”。

她知道我脾气不好,就会想法设法挑战我的底线,看着我忍无可忍之后炸毛。她的心情就好了很多。

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恶作剧,可我并不能象对待孩子那样对待她。

刚开始我会迅速情绪崩溃,然后跟她大吵一架。后来,听了几个阿姨跟我说的话,我意识到她其实完全没有一个情绪宣泄口。

慢慢地,我学会了忍耐。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她:“我得罪你了吗?”如果还不行,我就又重新回到逃避的模式中去。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还小,冲他们发脾气之类的,他们不懂,不会记仇的。可实际上,孩子的大脑记得,情感记得,心也记得。

一整天没有见到自己心爱的爸爸妈妈,终于把他们盼回来了,想要跟他们说一说今天发生的趣事,说一说自己的委屈。

可父母却是没有任何耐心去听,反而嫌孩子吵闹,劈头盖脸又是一顿吵,甚至是打上一顿。

亦或者,明明是自己把工作的情绪带回了家,还要埋怨无辜的孩子。孩子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被吵的一脸无辜。

回头说起来就是——

“我家孩子不懂事,我心烦的要死,他还一直在旁边烦我,一点儿眼力见儿都没有!”

一个几十岁的成年人了,让一个几岁的孩子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谁才是不懂事的那个呢?

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才会愿意跟他们沟通交流,不必担心随便哪句话就引爆了他们情绪的炸弹。

父母懂得如何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孩子才会懂得如何正确排解自己的负能量,才不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消耗之中无法自拔。

我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父母,以为他们能无条件地包容我们的一切,殊不知这种颠倒式的亲子关系,反而害了孩子。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吧,内心的小孩,还是得自己去照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