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木白雪诗歌

 汉茂油桃 2022-07-08 发布于陕西

第一篇:草木白雪诗歌

诗文草木白雪

哥哥

这个春天,请你原谅我

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心事

唯一不能放弃的是

无度的挥霍,雪的泪雨

/

冬天里诗意的雪

春天里诗意的雨

我的天空,一直为你

盛开着有雪和雨

精魂的云朵

/

相思化蛹隐匿潜伏树下

只等春风吹酥

纷纷破茧化蝶,飞到树上枝桠

争先恐后簇拥相思,翘首张望

/

哥哥,当你无视的

从树下走过

桃花泣血整个山坡

你可听到,那风中阵阵

哀怨的哭泣

瓣瓣灿灿水色的柔情

满天飘洒

落一场心碎的桃花雨殇

昨夜

我和春雨一起入梦

/

敲开窗的雨,梦

独自泛一叶轻舟

随着月河,逃出寂寞的荒城

/

寻觅花好月园,相约春天

可我失约

/

晨曦,窗外桃花飞满天

我把一地的胭脂泪

与失约的秘密深藏

/

提心吊胆的怕树上

残剩的花蕾

未开随风去

我清晰的看见下雨

可转身却不见雨点

/

但听见一颗花芯

滚动着惊雷

一颗挂满晶莹露珠的花芯

我不知道该将它放在何处

/

桃花红的夭夭

嫩叶矜持的舒展碧绿叶子

一场细雨轻轻的吻

/

枝上害羞红着脸的桃花

拒绝不了雨,为一个人默默的

凋零。

第二篇:梦中白雪诗歌

梦中白雪

在我记忆的深处

你悄悄地从天穹中花落

天鹅绒般的飞絮

捎来纯洁的祝福

你的世界容不得邪恶

用你的胸怀把黑暗毁灭

梦中的白雪啊

你是我故乡的寄托

在我心灵的深处

你轻轻地从童话里降落

家雀一样的贪婪

带来冬季的欢乐

你的世界写满了诗歌

用你的襟怀让绝望虚脱

梦中的白雪啊

你是我梦想的传说

在我梦海的深处

你静静地从海峡那头起落

柳笛丝弦似的乡音

寄来深深地祈祷

你的世界涂满了乡愁

用你的经纬编织了落叶

用你的呼吸让游子解脱

梦中的白雪啊

你是我归根的浮雕

第三篇:郭沫若诗歌_峨嵋山上的白雪峨嵋山上的白雪

怕已蒙上了那最高的山巅?

那横在山腰的宿雾

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

我最爱的是在月光之下

那巍峨的山岳好象要化成紫烟;

还有那一望的迷离的银霭

笼罩着我那寂静的家园。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那山下的大渡河的流水

是滔滔不尽的诗篇。

大渡河的流水浩浩荡荡,皓皓的月轮从那东岸升上。

东岸是一带常绿的浅山,没有西岸的峨嵋那样雄壮。

那渺茫的大渡河的河岸

也是我少年时爱游的地方;

我站在月光下的乱石之中,要感受着一片伟大的苍凉。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在今晚的月光之下,峨嵋想已化成紫烟。

1928,1,8

第四篇:《人间草木》读后感:草木有情

草木有情

——《人间草木》读后感

文 ▏2015级10班 林雨婷

他们都说,汪曾祺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是的,每每拿起汪老先生的这本《人间草木》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位温和慈祥的老者与你同坐在花园里,时而指着一颗恣意盎然的菊花诉说中国人艺菊的历史,时而打趣的告诉你说'螃蟹竟是横着走。'

汪老先生的这本书,处处体现着汪老先生的做人方式:'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那份随和,那份安逸,那份喜爱,对于汪老先生而言草木便寄托着一切。一颗草木就是一件往事,一株花草便是一生……

他说:'桂花美阴,叶坚厚,入冬不凋';他说:'比起北京雨后春笋一样耸立起来的高楼,北京的花草树木就显得更慢。因此,要对花木更加倍爱惜。;他记得'北京见过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饮酒赏菊,都会'既醉既饱,至今不忘'

所以说:'他的一切都是诗。'文字也是,生活也是。

汪老先生在这本书里对美食的描述也下足了功夫。汪老先生对于生活中最常见的豆腐,米饭在这位资深吃货下,都能转变为好几种美食,如那昆明的菌子——菌色似牛肝的牛肝菌,炒熟了会变成青绿色的青头菌还有雨季的特产果子——火炭煤,都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这本书还充满了人情味,特别是汪先生对于生机的解读。生机是什么?不光是天涯芳草迷归路中草的茂盛,更是病叶还禁一叶霜中叶的顽强。春意盎然,百花齐放,这是春的生机。在悬崖绝壁上竖起一棵高大的松树,在没有阳光的峡谷里生长出一片地下森林,在没有养料的石缝里长出一株强壮的豆芽,这是坚强的生机。

一朵带着雨珠的缅甸花就能使汪曾祺先生心软软的,一点雨就能使汪曾祺先生想起《夜雨寄北》,引起淡淡的乡愁,想起四十年前那富有情味的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欧阳修说:'草木无情'但读过汪老先生的这本书后,人间的草木啊,一草一木,都是家的气息……

第五篇:白雪歌

“歌行体”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代表作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特点

一、篇幅可短可长。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四、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

三、

五、九言的句子

五、在命名上,诗人通常用“歌”、“行”、或“歌行”来

命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 744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749年,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之乱后,757年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766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

背景资料

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