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羿曲同工》之六中国需要国服

 思绪未果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中国需要国服

文/生子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非常灿烂的传统和文化,在56个民族传统大家庭中,仅从服装而言,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就很有特色,这当中的文化传承,与地域、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密不万分,与本民族的传统、信仰、宗教、文化、文明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然也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

国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装在汉唐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中山装是由西式服装改良而来,吸收了西服的优点,参考日本学生的校服,创制出了独具风格的“中山装”。中山装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之四维;五粒纽扣表示行政、司法、考试、立法、监察之五权;袖子上的三粒纽扣代表了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收紧领口,是时刻提醒中国人,有一种民族危机感,催人向上。

建国后的服装式样是工装衣裤、中式短袄和肥腿裤、列宁装、中山装、军便装等等也比较普遍。服装被看成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装饰性的造型艺术,中国国服的特征也因此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和伦理等多种不同要素的影响及制约。

做为世界文明古国,有责任担当的大国,从提升各族人民凝聚力,提振中华民族自信心,扩大国际交流交往影响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考量,迫切需要凝聚共识,设计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民意,符合中国审美,符合中国穿着的中华国服正裴,中华国礼服,中华国服常服来。我们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2022年7月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