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践论》浅读(二)

 莫为天下先 2022-07-08 发布于湖南

《实践论》前话实践,关于与实践相关的一些哲学命题,算是番外篇吧,可以跳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献”,一般被看成是“马克思之所以成为马克思”的里程碑式作品,全文11条,翻译成中文也才一千多字,非常精炼,其中第1、2、5、8和11条摘录如下(译文是中央编译局2009年版本)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5、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8、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之所以先搬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给自己壮胆儿的考虑,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份《提纲》中,马克思彻底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树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全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其中第11条,更是后来直接被刻在了马克思的墓碑上,好了,下面我来“罗列”一些命题,作为《实践论》的理论背景,其中大部分是马列原著或教科书上的原意,少部分有一点自己的私货,不过我会注明,以避免误导。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础性问题,任何严肃哲学都无法回避,如何去理解这种关系,是所有哲学流派的思考源头和发展驱动力。从古希腊泰勒斯开始,到今天最前沿的心灵哲学领域,从未停止过探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回答这个问题,《实践论》也是;2、唯心和唯物中的心-物顺序,更多指的是逻辑意义上的先后,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先后;3、必须要对“物”下一个定义,以避免我们从日常经验的“物体”和“物质”层面去理解,直接引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PS:都二十一世纪了,我们不能再用十七、十八世纪的物质观念去理解这个世界;

4、自然界是物质的,由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也是物质的,一句话,世界是物质的;
5、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运动表现为普遍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人作为众多物质形态中的一种,相同点大于不同点,但就是这些不同点,使“人之所以为人”,最大不同点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概念的内核,即: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改造,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在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了两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鉴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因此前者体现为生产力,后者体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6、再重新表述一下5,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中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指意识以外的世界),除了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物质,没有其他;7、实践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同时最重要的,实践是沟通人的主观意识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没有实践,我们不知道客观世界为何物。没有实践,无论是《黑客帝国》中的Matrix,还是“缸中大脑”表现出来的虚拟现实,都有可能,无法证实或证伪,没有讨论的意义;(夹杂了个人理解);8、补充6,既然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那么由“实践的人”组成的社会,必然引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逻辑结论,以及“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9、综合3-8,我们身处一个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想要把一件事做成,我们只能“实事求是”,教员对“实事求是”和“有的放矢”这八个字的解释非常精辟,详见《改造我们的学习》

10、我认为《纯粹理性批判》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并且认为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物自体”,我们只能用有限的意识和思维去逼近这个无限客观世界的所谓真实,而逼近的唯一路径就是实践,没有其他法门。至于这个真实世界到底是什么,甚至有没有这个所谓的真实世界,不知道,只是在这层意义上,我坚持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但“物自体”所呈现出来的现象界,真实不虚,“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非马哲观点,严重夹带私货);

11、人的意识世界,全部来源于,并且依赖于经验世界。在实践这个工具箱里,具体说有四种“有型”(参见之前转发的文章),分别是:基因化的经验(可能是康德所说的先天认识形式)、理论化的经验(模型)、叙事化的经验(他人的故事)和认知化的经验(自己总结的模型和故事),需要牢记一点,所有的经验都是有“疆界”的。(部分是马哲观点,但严重夹带私货)

铺垫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重申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实践,我们不知道世界为何物;没有实践,我们不知道经验为何物;没有实践,我们不知道头脑中想的那些事情,到底对不对。

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有问题,涉及一些科学哲学领域,但大体能用,也适合激励人心,毕竟我们不是搞学术的,不用太较真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