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说荷(散文)

 吴越尽说 2022-07-09 发布于浙江

作者:张洪宾


       每到盛夏,七都湿地公园里有几处小荷塘中的荷花便开得绚烂无比。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吟诵。藕是荷的根,莲子是荷的果实,两者都能食用,且为人们视为珍品。

       我曾见过几处较大的荷塘。从南浔的小莲庄到湖州的莲花庄,从吴江的退思园到姑苏的拙政园。每年盛夏,正值荷花绽放,碧绿的荷叶映衬着粉色的荷花,这些凌波仙子羞答答的,美得令游人们心旷神怡,连声啧啧叫绝。

       我曾在报刊上见到一则消息,说山东微山湖的荷塘竟绵延百里,开得花天花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芙蓉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国文人对于荷花的喜爱简直成癖,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个归纳性总结。他把莲花(荷花)放置到一个精神巨峰的高度,不仅让人爱慕,而且让人仰瞻。

       根据传说,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为荷花的生日。词人沈朝初在《忆江南》一词中写道:“苏州好,廿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鹢,水精冰窖劈西瓜,痛饮对流霞。”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们苏州人对荷花特别钟爱。

       荷叶田田,荷花艳而不妖。荷花来源于佛国印度,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另外三种花是优昙花、曼陀罗花和山玉兰花。与此同时,也和法轮、宝伞、吉祥结、右旋螺(白海螺)、宝瓶(又称“罐”)、金鱼、胜利幢(宝盖)并称为“佛门八宝”。

       李白在《古风》里写道:“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说的是在白云深处的华山莲花峰上,仙女们素手扶握纯洁的荷花,缓步徐行在天庭上。这是九天高处仙女们的生活,不染一丝尘俗。现实里,在布满坑洼的凡人生活之中,也会有手持鲜荷,微笑着面向阳光的妙龄少女,风儿轻拂,她们的乌发和长裙在风中轻扬……即使被画成一幅光明洁净的画,也值得人们欣赏。

       当荷花结成了莲蓬,荷叶尚未败颓之际,把荷叶采摘下来,洗净、晾干、压平,用于一些食品的外包装,既绿色又环保。而加工后的荷叶不仅是旧时卤菜店铺的当家包装物,用来做荷叶粉蒸肉,更具一番风味。

       我是品尝过荷叶粉蒸肉的。那是在浙江湖州师范当学生时的事了。当时,湖州仪凤桥往南有条街叫南街,那时南街上有好几家卖粉蒸肉的店铺。新入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和两个同学去南街逛逛,竟被一股异香所吸引,终于发现了一家出售荷叶粉蒸肉的店铺。三人一商议,决定每人买一包来尝尝。一上口,啊哟哟,果然别有一番滋味。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时常提起此事,提起那难以忘怀的粉蒸肉。

       后来,看了袁枚写的《随园食单》,才知道粉蒸肉原属于赣帮菜,起源于江西。袁先生在文中写道:“用精肥参半之肉,裹以黄色炒米粉,拌上面酱蒸之,下面用白菜叶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也美。”最初,大概都以白菜叶垫之,后来,店家改用荷叶垫在下面,增添了肉的香味。而湖州南街上的这家粉蒸肉店铺索性用荷叶包着粉蒸肉来蒸煮,更加香味浓郁。

       木心先生对荷叶粉蒸肉也特别钟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山气清新,胃欲亢盛,粗粒子米粉加酱油蒸出来的猪肉,简直迷人。心想,此物与炒青菜、萝卜汤之类同食,堪爱吃一辈子。”读到这里,灵犀点通,我不由自言自语道:“好吃吧?我也爱吃。来!木心先生,让我俩同做荷叶粉蒸肉的忠实粉丝!”

       我有位朋友的亲家也是做粉蒸肉的高手。只是他做的粉蒸肉比常人多了一道工序:五花肉洗净沥干后,切成片状,用鲜酱油腌一下,抹上炒米粉,放在太阳底下晒上半天,这样,蒸出来的粉蒸肉格外清香,真的别具一格!

2022-07-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