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节《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2022-07-09 | 阅:  转:  |  分享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6节《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上课时间:

教材

分析 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情

分析 通过前段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设计

理念 以135互动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有效导学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手段,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

目标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知道自然数还可以分成质数、合数与1三类。?

2、通过100以内的质数表的制作,使学生学会合理选取学习材料的方法。?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

重点 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

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 教学准备 课件预习本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

行为 期望学

生行为 个案生成 一、情境导学,揭示主题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索意识,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回答。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按照14页表格进行分类)?

3、认真阅读14页例1上面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4、按照因数的个数分,自然数可分为几类?

此环节学生在前一天晚上已经完成,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学生认真完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小组讨论,交流发现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内容,解决自学中遇到的疑问,标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做好汇报准备。 教师明确合作学习要求,随机进行指导。

组长明确分工,作好记录,定好发言顺序,做好汇报准备。 四、展示评研,形成结论

1、代表组展示,其他组补充质疑解疑。

2、师生共同总结定义,随机板书主要内容。重点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反馈应用,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22??29??35???37??87??93???96?

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4、小组合作,制作质数表。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思考: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1)小组讨论交流制作质数表。

(2)展示汇报,介绍方法,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快。

5、自己默读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教师把讲台留给学生,用心倾听,捕捉独特见解,随机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汇报,随机整理,引出探究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汇报有序,大胆表达,细心讲解,及时补充不同见解。









积极参与,主动展示。



五、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2、3题。

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2、作业。

(1)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填写质数。

10=()+()16=()+()

24=()+()=()+()

3、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关注全体学生,及时评判、评价。





及时总结,评出优秀组,激励学习兴趣。 学生积极性高,独立完成习题。



学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后反思





































1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1709L...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