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斋普尔:到“琥珀堡”看象群上山,探印度古藩王的浪漫后宫

 兰若静云 2022-07-09 发布于福建

琥珀堡(Amber Fort and Palace) 位于斋普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始建于1592年,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城堡盘踞于山上,山腰处高墙迂回,周边有蜿蜒的长城,下方是一条护城河,地势非常险要。站在琥珀堡的城门口观看长长的象队沿着山坡缓慢上行,真是一种视觉享受。琥珀堡里面的“镜宫”嵌满了镜子和宝石,处处流光溢彩。琥珀堡是此次印度之行我最为喜爱的景点,胜过了闻名遐迩的泰姬陵。

走在护城河边,远远便能见到琥珀堡的身姿。

将镜头拉近,可见行走在陡峭坡道上的象队。

上琥珀堡有三种途径,乘坐大象、步行和乘坐吉普车,我们是乘坐吉普车上山的。

这是琥珀堡的侧门


穿过侧门,里面是个大广场。琥珀堡依山而建,分为三层,这是最下面一层,也是城堡中面积最大的区域。

这是从正门的方位看过去的城堡,层层叠叠,非常壮观。


从这个角度可以见到城堡第二层的建筑

象队陆陆续续从城堡正门“狮子门”进入广场,每一头大象都身披鲜艳红毯,远远望去非常显眼。

同行的朋友们都进入参观,只有我一个人追着象队拍摄,一直追到大门口,真是拼了!

门口的角落空间狭窄,无处可退,差点被象鼻子甩到。

这是在城堡的第二层上拍摄的,这么大规模的象队行走在古老的城堡上,前所未见。可惜斋普尔雾霾严重,手机太不给力,拍摄效果不理想。

每只大象载着两个人,一路摇摇晃晃上来需要蛮长时间。

上山的坡道相当陡峭,人走上来都气喘吁吁的,何况笨重的大象。这些大象不知一天要走几个来回,真是好辛苦!

拍摄完象队,从这个阶梯上到城堡的第二层。

第二层又是一个广场,只是这个广场没有下面第一层面积大。

广场边有一个长方形殿堂,四周布满了廊柱。


站在第二层广场的边缘可以俯瞰下面一层的大广场


二层的主要宫殿为
“莫卧尔”建筑风格,几何图形的细格子镂空窗棂、大理石廊柱,精美的图案与色彩,华丽丽地展现在眼前。

这个富丽堂皇的门叫“象门”,门的正中央上方有神象图案,象门的第二层有三个落地镂空窗,据说当年的后宫嫔妃们可以通过小窗眺望,等待国王归来。


这是从落地窗后拍摄到的画面,下面的广场看得一清二楚。

悬崖边是个漂亮的多廊柱大厅,站在这里可以很好地俯瞰山下的景色。

山下的护城河中还有一座皇家花园

再次见到长长的象队


穿过象门,经过一条暗道,可以进入城堡的第三层,这是国王的寝宫以及后宫所在地。

这一层最著名的建筑要数这座“镜宫

镜宫由无数片小镜子和宝石镶嵌而成不同的图案,就连墙上和天花板都遍布。

寝宫分为冬宫和夏宫,镜宫属于夏宫。每当夜晚来临,镜宫内点上蜡烛,无数片小镜子反射出的烛光犹如满天繁星,摇曳闪烁,整座寝宫顿时变成浩瀚无际的苍穹。

琥珀堡的国王除了会享受,还挺浪漫的,即使是阴天下雨也能躺在镜宫内数星星!

来个细节照

镜宫的墙上有几片稍微大一点的镜子,站在特定位置可以拍出镜子中的自己。

这是象门二层的建筑,墙上有鲜艳的花朵装饰画。

镜宫的外面是一个小花园,中央有喷泉。

灌木被修剪成各种图案和形状

从楼上俯瞰镜宫

寝宫上方还有观景亭

站在这里能够看到琥珀堡的部分建筑,感受城堡的雄伟。

镜宫的背后是后宫,后宫中央有一座四方形亭子,那是国王不在时妃嫔们聊天休闲的地方。

周围高大的建筑将这里围成一个四合院

国王的嫔妃们就在这监狱般的后宫内度过她们的一生

据说国王有十二个妃嫔,每位佳丽都有自己的住处,虽然房间相连但各自独立,有点像现在的连体别墅。国王的房间有特殊的通道可以直达每位妃嫔的房间,也就是说国王每天晚上去找哪位,其他人都不会知道的。看来这位国王治理后宫也很有一套,让妃嫔们想吃醋都没门,杜绝了宫斗这种闹心事。

我们也上去走了一趟,果然暗道很多,不小心容易迷路。在嫔妃的房间里还看到了厕所。

第一次在王宫里看到如此直白的春宫画,看来印度的国王也很开放呀!

这么曲折的通道,令人转晕了头。

站在二楼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每一位妃嫔的独立住处

参观完后宫,沿着悠长的通道缓缓下行,沿途还有不少建筑和展览。

琥珀堡非常大,即使是走马观花参观也要两个多小时。

沿途返回,这时太阳出来了,琥珀堡一片金黄。

回到主干道,又是一片混乱景象,毫无章法。习惯了遵循交通规则的我们通过这样的马路战战兢兢的,还是大象比我们淡定,不慌不忙地行走在拥挤的汽车之间。

最后贴几张网上高手们拍摄的琥珀堡照片,弥补一下自己没能拍得好的遗憾。

我个人觉得琥珀堡是斋普尔最为精华的景点,也最值得游览,不仅仅因为它本身是一座雄伟壮观而又不失华丽的城堡,还因为斜坡上那长长的象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别的景点所无法看到的,也是我喜爱它胜过泰姬陵阿格拉城堡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