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写诗(四)

 管用和 2022-07-09 发布于湖北

有些人对于灵感还不十分理解,总以为它是一种天生的禀赋,感到非常神奇诡秘。过去,也有某些诗论将灵感说得玄而又玄,似乎是难以捉摸的稍纵即逝的神示、精灵。容易使人陷入唯心主义的臆断,使某一些能写诗而一时写不出诗来的作者,怀疑自己的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天赋不足,缺少灵感的细胞,以致悲观丧气。也有人错误地将自己一时的感情冲动,精神焕发,一时欲喊、欲唱、欲舞,也当作灵感来了。创作的冲动和情绪的激动与灵感来了是有区别的,它不应该与一时的兴奋与狂喜狂欢混为一谈。因为即使不是诗人、作家的普通人,有时也会精神振奋,狂欢狂喜甚至失态。你能将那些也叫做灵感来了吗?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普希金在说到“灵感是一种敏捷地感受印象的情绪”的同时,也说过:“灵感也是迅速地理解概念的情绪。”要理解某种概念或生活的哲理,头脑就得处于理智的状态。这时候,必须全神贯注,艰苦思索,决非狂乱的冲动。当然,作家、诗人的思维活动,即使处于理智的状态,也主要的是形象思维,往往是由感性的认识逐渐升华为理性认识的。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有时候,外界的某一直觉的刺激,使诗人的头脑突然之间像灵光一闪,顿时理解了某一概念或明白了一个生活的哲理,心中好像禅家所说的“悟”出来了。这种灵感的到来,使人感到无比的喜悦,陡生诗兴,会迫不及待地记下这种感受,或急匆匆地进行写作。就像苏轼说的那样:“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诗人们获得灵感,有时是身临其境,临境有感,为当时当地的某种事物所触动,感到兴奋,受到启示,灵感到来,及时产生了诗的构思。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