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漂不涨目?是线细没有足够的支撑力,找底时的“基准点”要明确

 这个野钓还挺6 2022-07-09 发布于北京

野钓学会精确找底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钓底层鱼的基本功,就是要找好底,如果连底都找不好,又谈何钓底呢?

正确判断浮漂语言的前提,就是必须要知道,双钩及子线在水下的状态,子线是弯曲还是垂直的,底找得越准,钩饵在水下的状态就越明确。

把底找好,让“心里有底”,才能让我们及时分析出不中鱼的原因。如果只是寻求一个大概齐,抱着无所谓的心态,那么在调钓上出现问题便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当然也做不到所谓的灵活调钓了,无法在作钓中根据浮漂给出的信号,来验证自己种种怀疑的所在,也就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和经验的积累。钓技很难得到提高。

拿现在来说,春季很多时候适合钓不灵不钝,根据饵重去确定钓目,比如说确定好的调目是3目,挂饵找底完成后,钓3目就是不灵不钝,也就是一钩触底,一钩躺底。就要记住这个3目的位置,用太空豆标记好。这个点,就是线组最垂直的灵,钝分界点,也是灵,钝转变的的“基准点”一定要掌握好,它是根据鱼情所需,钓灵钓钝的关键所在。调平水的道理也同样如此。

这个“基准点”很关键,一定要掌握好。在通常情况下,很多钓友为了方便和快捷,就用铅皮去找底,上钩或是下钩挂上一小块铅皮去找底,这样找出的底,只能说是水深的底,并非我们调钓所要找的底。水底情况复杂,挂铅皮找出的底,不利于“基准点”的准确性,还是挂饵找底,相对稳妥一些。

在挂饵找底时,一定要有耐心,每次向上推漂的幅度不宜过大,就像修剪铅皮一样,要一点点慢慢来才能达到最终的精确。一次次的抛竿不要嫌麻烦,这不仅是在找底,同时也是在有频率的做窝诱鱼。磨刀不误砍柴工,“刀”磨得越快,在后面作钓的时候越得心应手。

如果这个“基准点”不明确,我们在根据鱼口调整时,就会有一些困扰。下拉浮漂钓灵可能还好说,如果鱼情需要,需要钓得再钝一些,上推浮漂不涨目,明明上推浮漂已经很长一段距离了,但钓目却没有发生变化。这样就致使子线没有根据地无限被弯曲,直至八字环到底,只会不明所以地越钓越钝,越钓越迷糊。原本调整是好的,想要去更好的适应鱼情,哪成想调整反而使得节奏慢了,甚至没口了,还不如之前的不调整。看着微弱的漂相,鱼越钓越慢,自己只剩下无奈。

往上推漂推1不见得就涨1目,往上推漂甚至更多,浮漂并不涨目。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也很好的说明,子线没有支撑力,目前整体水温还没有上来,我们使用的小钩细线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普遍。线细没有足够的支撑力,推漂不涨目也不要纠结,这就是出现了滞涨期,只要找好“基准点”,就可以很容易判断出上推浮漂后子线弯曲程度了。

鱼在吸食饵料时,子线的弯曲程度决定了浮漂信号反馈的快慢。而调钓上的“基准点”就是我们根据鱼口情况,以此为中心进行微调的关键点,调整到适合鱼吸饵时的所需理想的状态,达到漂相清晰,浮漂有动作就能有效中鱼的最终目的。

漂大家都会调,之所以很多人在调钓上有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由于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好和处理好,从而无形中造成了莫大的困扰。我们在作钓中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尽可能地把每一步的细节做好,做到位,鱼才能越钓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