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底,傅作义将军息兵,共产党军政人员开始入驻北平

 Loading69 2022-07-09 发布于四川
1948年底,傅作义将军息兵,共产党军政人员开始入驻北平。

梅贻琦和当时许多大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走还是留的选择。周恩来和吴晗都曾表示希望他留下来,但梅贻琦还是选择了“走”,他对同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说:“我一定走,我的走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就没有办法保护起来。”后来,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他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他对新闻记者说:“不出来对南方朋友过意不去,来了就做官,对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最终婉言谢绝。

1955年,梅贻琦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曾在这里就读。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基础,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两个星期后,人们打开他生前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面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

梅贻琦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大陆有校友集资栽种的花木,叫“梅林”。梅贻琦纪念奖章被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生视为最高荣誉。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他与清华的不解之缘。由生到死,梅贻琦一生只干好这一件事:

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提升了清华的声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