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病理阶段的继发证——《伤寒杂病论》原文连载3

 小柴胡汤 2022-07-09 发布于浙江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56克,甘草28克。

   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112克,桂枝56克,甘草28克,大枣15枚擘

    上四味,以甘蓝水2000毫升,先煮茯苓减400毫升,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三服。作甘烂水法:取水6000毫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10克,泽泻7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2.74毫升(白饮是指米汤或白开水,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42克,桂枝28克,甘草14克,生姜42

    上四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病在太阳,应以汗解,反以冷水噀[xùn]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得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与五苓散。

文蛤汤方:

    文蛤70克,麻黄42克,生姜43克,石膏70克,杏仁50枚,大枣12枚,甘草42

    上七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温服200毫升,汗出即愈。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烦渴而口燥,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方:

    厚朴112克,生姜112克,半夏100毫升,甘草28克,人参14

    上五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56克,桂枝42克,白术、甘草各28

    上四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náo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14枚,擘,香豉80毫升棉裹

    上二味,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取500毫升,内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14枚,擘。甘草28克,香豉80毫升

    上三味,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甘草取500毫升,内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14枚,擘。生姜70克,香豉80毫升

    上三味,以水800毫升,先煮取栀子生姜500毫升,内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疼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下后,心烦欲满,起卧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14枚擘,厚朴66克,枳实4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14枚,干姜28

    上二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二服。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50枚去皮尖,大黄56克,桂枝28克,甘草28克,芒硝28

    上五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服100毫升,日三服。当微利。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太阳随经之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熬、虻虫熬各30个去翅足 桃仁20个 大黄42克酒洗

    上四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不下更服。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熬,虻虫各20个去翅足,桃仁25个  大黄42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200毫升,煮一丸,取140毫升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当更服。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麻杏石甘汤方:

    麻黄56克 杏仁50个 石膏112克 甘草28

    上四味,以水1400毫升,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沬,内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疼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汤方:

    大黄84毫升,芒硝200毫升,甘遂2

    上三味,以水1200毫升,先煮大黄400毫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200毫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疼,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84克 葶苈子100毫升 芒硝100毫升 杏仁100毫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2克,白蜜40毫升,水400毫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疼,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14克 半夏100毫升 栝娄实大者一枚,约46克

    上三味,以水1200毫升,先煮栝娄实,取600毫升,去滓,内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白散方:

    桔梗3分 巴豆1分,去皮熬黑研如脂  贝母3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jiù]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1克,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太阳与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必心烦。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疼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客气动膈,短气烦燥,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脉浮而紧,而反下之,则作痞。按之自濡[rú],但气痞耳。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28克 黄连14克 黄芩14

   上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28克 黄连14克 黄芩14克  附子一枚炮去皮,别煮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56克 黄连14克 黄芩42克 人参42克 半夏10毫升 干姜14克 甘草42克 大枣12

    上八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56克 黄芩42克 干姜42克 人参42克 半夏100毫升 黄连14克 大枣12

    上七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疼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疼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100毫升 黄芩、干姜、人参各42克 甘草42克 黄连14克 大枣12

    上七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复代赭汤方:

    旋复花42克 代赭石14克 人参28克 半夏100毫升 生姜70克 甘草42克 大枣12

    上七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zhí]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疼,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疼,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300毫升,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160毫升,去滓,内药末。强人服2克,羸者服1克,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1克。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224克碎  太乙禹余粮224克碎

上二味,以水1200 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