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知青在农村生下一子,返城后丢下不管,养母遗书让儿子放弃寻亲

 数字人生6688 2022-07-09 发布于山东

赵主任故事会

黑龙江密山县红霞村。

王强的养母李淑珍病逝了。去世前,养母曾祈求王强:孩子,我死后,你要是有良心,你一定不要去找你的亲生母亲!

这让王强很吃惊,养母是个善解人意,乐善好施的人,按理说……

身世离奇,成为公开的秘密

王强的身世,在村子里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王强的生母是当年下乡的北京知青,当年生下王强后,就返城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偏要丢下王强……

村子里人说,当年王强生母来北大荒时也就20多岁,王强被养母接过来时,王强下生没多久。

这个秘密,整个村子的人一直替李淑珍严守着。一直到王强结婚时,养母李淑珍才亲口将这个秘密告诉王强。

王强当时的眼神木那。

养母说,告诉你这个秘密已经是我的底线了,毕竟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但,你一定不要去打扰你的亲生母亲,她的地址就锁在我的箱子里。我随时可以交给你,但我不希望你去找她。

日日思念,内心纠结

为了照顾养母的心情,王强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表面上无所谓,其实,他内心很是想念亲生母亲。

他实在不理解,养母为啥不让自己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养母为人善良,对自己很好。养母一生虽然清贫,但思想开明,不计得失。

养母还是个老师,通情达理,按理说,既然她已经告诉了自己这个秘密,为啥还不断地阻止自己。

直到养母去世前,养母握着王强的手,再次祈求:我知道你想妈妈,我真的不希望你去打扰她!你实在要是想去,她的地址就在我的箱子里。

养母去世 儿子寻亲

把母亲发丧之后,王强两个月几乎没怎么睡觉,翻来覆去就想不通,自己一下子瘦了十几斤。

王强有个姐姐,也就是李淑珍的亲生女儿,一直把王强当亲弟弟看待。看到王强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姐姐就把王强领到村子里的老支书家里。

老支书走路已经晃晃悠悠了。

得知王强姐姐的来意,老支书也是对王强生母的以前闭口不谈,吧嗒吧嗒地抽着烟。

王强再次对母亲的身世感到好奇,虽然整个村子都知道王强母亲当年的故事,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提起,甚至闭口不谈。

王强终于病倒了,回到家里,自己打开箱子,找到生母留给自己的地址,准备马上启程,去寻找亲生母亲。

此时,正值深夜,老支书在王强姐姐的搀扶下,来到了王强家。

孩子,既然你执意要去找,我也不拦着你!但我必须告诉你这件事情,你听完了,要是再去,我也不看着你。

王强身心憔悴,给老支书倒上茶,坐在一边聆听。

母亲下乡支教

那是1977年,一帮北京知青,大约几十人,来到黑龙江密山县支教。几十个年轻人,男男女女被分成若干小组,分散在周边每个村子当老师。

红霞村当时分来两个知青,一个就是王强的母亲刘桂芝,那时候刘桂芝才20多岁,样子貌美。一个是吴文革,此人40多岁。据说是个离婚的男人。

在乡亲们的组织下,几天就在村子盖起了新校舍,和两个老师的宿舍。

乡亲们也很快和两人打成一片,当时,老支书就负责两个老师的生活起居和安全工作。

接送孩子,冻伤了脚

聊天得知,吴文革一家四口都是知青,被分散在全国各地。

吴文革的父亲,一个姐姐和吴文革在东北,吴文革的一个弟弟在南方下乡。一家三口虽然都在东北,也相隔千里,被分散在不同的村子,靠书信联系。

刘桂芝有个姐姐叫刘桂香,在另外一个村子当老师。

乡亲们被这两个年轻人,拖家带口支援北大荒的精神打动了,对两个老师非常照顾。

老支书吧嗒吧嗒地裹着大烟袋:那时候,你妈妈看到一只青蛙都害怕。晚上,睡觉听到狼嚎吓得直接哭……

吴文革文化高当了校长兼老师,刘桂芝文化低当生活老师,就是给孩子们做饭,料理孩子的自理能力,整个村子学校孩子几十人,都是方圆百里的孩子。

那时候冬天冷,狼也多,很多外村的学生都是早上摸黑,走十多里地来上学。

吴文革害怕孩子遭罪,每天早早地起来,去外村接学生。

老支书比划:那时候,雪壳子那么深,吴校长的脚丫子冻出了疮。刘桂芝身子薄弱,负责中午给外村子的孩子做伙食饭。

刘桂芝在城里根本不会做饭,来我家学着蒸馒头,蒸得发黑,刘桂芝坐在地上哭:我又浪费粮食了,校长得说我!

吴文革经历凄惨

吴文革的老父亲所在的连队传来消息,他老父亲上山伐木被树木被砸死了。那阵子,吴文革悲痛欲绝,可是自己离不开,学校刚刚建成,孩子们正……

不到一个月,吴文革的亲姐姐在别的村子,遇到了熊瞎子,被吓疯了!

吴文革就把他姐姐接过来一起照顾,让刘桂芝做饭之余,帮着照着,他教学。

刘桂芝可能也是累得睡着了,她姐姐疯癫了,跑到后山冻死了。刘桂芝很是愧疚。

直到吴文革得知,自己的弟弟在南方病死了,吴文革彻底崩溃了。

吴文革几次想要自杀,被我和你妈妈拦下了!老支书眼泪飞溅:吴文革,这个人太可怜了!

母亲内疚和知青成亲

几年后,知青赶上返城。吴文革放弃了返城,因为城里他没有亲人了,他决定要留在北大荒。

刘桂芝和吴文革产生了感情,一方面又愧疚吴文革。犹豫不决。刘桂芝姐姐过来喊妹妹一起返城,桂芝和姐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疯了吗!嫁给你一个比你大20岁的离婚男人,再说,回北京,什么好男人没有!

刘桂芝这个人别看是个女人,执拗,就是死活不回去。

姐姐没办法,于是姐姐先走了,临走放狠话:留在这里可以,第二批返城你一定要回去,一定不能和吴文革结婚,咱妈在城里有安排!

刘桂芝出身好,吴文革的家境和刘桂芝是天壤之别,加上两人年龄差距大。但当时,桂芝已经离不开文革,她觉得这个男人之所以这么惨,自己也是有原因的。

于是在老支书的见证下,两人秘密地结了婚。

生王强是在老支书家生的,王强出生的前几天,吴文革就出事了!护送学生放学,马车毛了,翻进沟里,吴文革被摔死了。

你妈妈当时就有点神经了!

生父去世,母亲被迫返城

刘桂芝姐姐得知此事,再次来到东北,要把妹妹强行带走。

刘桂芝这个人很倔强,那时她还在我家坐月子,趴着门槛子就是不走。他姐姐带了两个男人,一起把桂芝架上了车子!

说实话,你妈妈那天撕心裂肺!坚持要把你抱走。可她姐姐死活不同意,可能是怕带回城,是个累赘!

刘桂芝临走跪在地上撕心裂肺,拼命地给我磕头:我对不起孩子,对不起乡亲们!

老支书吧嗒吧嗒的抽烟:你亲生爸爸为了这个村子……你爷爷也为了北大荒没了命!你妈妈为了报答你爸爸……你妈妈也是委屈啊,为了孩子们……

王强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你自己考虑。反正,我说句公道话,你妈妈这个不叫污点,但,你去见她,真的会给她添负担!

她心里一定很内疚!你就别让她……

你爸爸和你妈妈都是好人,虽然对不住你,但那个年代他们救了多少孩子啊。也算是将功补过吧。

王强再也没有提过找母亲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个伟大的妈妈,他就知足了。

为了孩子们,母亲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自己这么多年的委屈,和母亲的委屈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其实,最终,让王强放弃寻母的还是养母的遗书:

孩子,你不知道你的亲生母亲,那个年代,承受了多少她本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就让她安享晚年吧。

作者后记

知青时代发生了好多类似的事情,扎心,又沾满血泪。

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

可有一点是清晰的。每一个知青支援北大荒,都遭受了一般人不能理解的贫瘠和苦难,有的妻离子散。有很多事,是不得已……

他们为了当地的老百姓和当地的孩子们,献出的不仅仅是青春,甚至自己的生命,包括自己的亲人。

王强的出生是个悲剧。也许,母亲会为这件愧疚一辈子。

可谁又会感激,谁又会记起,当年那批知青为了当地老百姓,曾经付出了自己的青春……骨肉分离,甚至失去亲人的痛楚呢?

致敬北大荒知青。

致敬那个时代,为了别人的幸福,让自己痛苦一辈子的年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