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骚思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07-10 发布于天津

骚思

骨里非甘末路穷,虽知不过一衰翁。

已无炯眼三寻外,犹有丹心方寸中。

走笔诗笺吟海蜃,浮杯世味叹山公。

癯儒怎肯消余志,不把骚思骛九鸿?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西楼夕望》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夜郎城里叹途穷,赖有西楼著此翁。溪鸟孤飞寒霭外,野人参语夕阳中。苍天可恃何曾老,白发缘愁却未公。俗态十年看烂熟,不如留眼送归鸿。”步韵诗作于2022年7月7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骨子里就不甘心末路之穷,虽然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朽衰翁。已经没有炯炯之眼看到三寻之外,却仍然有丹心存在方寸之中。走笔诗笺吟咏的有似蜃楼海市,将世味充塞于酒杯感慨的是山公。癯儒怎么肯消弥自己的余志,不把骚思飞骛四方九鸿?

首联中的“末路”,指晚年,老年,见《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李周翰注:“末,衰也。衰老始得逢令弟。”又见唐代诗人韩愈的《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幸同学省宫,末路再得朋。”还见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四:“(綦叔厚)又有一表云:'欲挂衣冠,尚低回於末路;未先犬马,儻邂逅於初心。’”以及清代诗人钱谦益的《太仆寺丞黄正宾授承德郎制》:“铜龙邈矣,忍夸张羽翼於先朝;金马依然,尚砥礪桑榆於末路。”

颔联中的“三寻”,指很短的距离,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见唐代诗人皮日休的《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诗:“三寻丝带桐江烂,一寸钩含笠泽腥。”又见宋代诗人苏辙的《咏竹二首》其一:“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颈联中的“海蜃”,即海市蜃楼,常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见宋代诗人唐艺孙的《天香·龙涎香》词:“海蜃楼高,仙娥鈿小,縹緲结成心字。”又见周咏的《秋怀》诗之六:“烹狗藏弓事可哀,看他海蜃结楼臺。”

这一联中的“浮杯”,意思是满饮,语出《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杯乐饮,丝竹駢罗。”李善注:“《説苑》曰:'公承不仁举大白浮君。’《广雅》曰:'浮,罚也。’”用典见唐代诗人恒超的《辞郡守李公恩命》诗:“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又见宋代诗人王禹偁的《寄赞宁上人》诗:“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这一联中的“世味”,指人世滋味,见唐代诗人韩愈的《示爽》诗:“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又见宋代诗人唐珏的《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还见清代诗人曹寅的《避热》诗之五:“世味何如湘水淡,物情翻向楚人夸。”

这一联中的“山公”,是晋代人山涛的别称。见南朝宋代诗人颜延之的《五君咏·阮始平》:“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虚覯。”亦指晋代人山简,时人亦称山公。简字季伦,山涛幼子,性嗜酒,镇守襄阳,常游高阳池,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用典见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之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又见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乌夜啼》词:“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还见郁达夫的《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山公大醉高阳夜,可是伤春为柳枝。”

尾联中的“癯儒”,指隐居山泽的瘦弱清廉的学士,见宋代诗人陆游的《戏作》诗:“归卧元知作饿夫,宦游依旧是癯儒。”又见宋代诗人叶适的《孟达甫墓志铭》:“戒其子曰:'……仕必由平进,学必依癯儒。’”还见元代诗人房皞的《哭杨叔能》诗:“风尘末路尤多难,山泽癯儒只合贫。”

这一联中的“骚思”,指忧愁的思绪,见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赖在伍员骚思少,吴王纔免似荆怀。”又见李升华七律诗《骚思》:“不守官腔不入流,百年常抱万年忧。一生最忌秦家史,几度将沦楚国囚。韵语曾吟尘网世,骚思每赋夕阳楼。古稀仍问黄河曲,何为无从觅渡头?”

这一联中的“九鸿”,犹九方,见《鹖冠子·泰录》:“天有九鸿,地有九州。” 陆佃注:“《拾遗记》曰:'望三壶如聚米,视八鸿若縈带。’説者以为八鸿,八方之名。鸿,大也。然则九鸿,盖九方歟?”又见清代诗人吴敦仁的《拟束皙补亡诗·其五·崇邱》:“崇邱之上,九鸿在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