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
2022-07-10 | 阅:  转:  |  分享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当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五位。其患病率已超过人们认为很常见的咽颊炎和冠心病。而且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
二位。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在全世界有三千四百万抑郁症患者,每年有一千万到两千万有自杀的企图,而有自杀行为
者中大约70%为抑郁症患者。我国的统计资料约有30%的人一生中曾出现过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焦虑、恐慌、行为失常。其中抑郁症就医人
口一年约50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抑郁症(Depression)、AIDS、癌症列为21世纪重大疾病及卫教预防的重点工作。强迫症
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性障碍。患者能充分认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动作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
。强迫观念1,强迫思维,强迫性怀疑(放心不下)2,强迫回忆3,强迫联想(不愉快、不详)4,强迫性穷思竭虑(无意
义的思考)。强迫动作1,强迫洗涤2,强迫检查3,强迫性仪式动作4,强迫计数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谐
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与心理健康心理过程1,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和情感(喜怒哀乐)3,意志(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
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4,行为动机(是人们的行为意愿,它是指行为主体为实
现一定的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愿望和意图。)个性心理(人格)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
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
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什么是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WE
EL—BEING)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状态。亚健康状态生理: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性欲下降。心理:
注意力分散、情绪烦躁焦虑或压抑、常常感到无聊、缺乏目标和动力、人际关系紧张,经常与人产生矛盾和冲突。心理健康标准1,认知正常
:智力正常,认知过程和环节正常。能正常反映客观事物。2,情绪正常: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具备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3,意志坚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持性。4,行为表现正常:行为反应与刺激相协调、与年龄相协调,无不良或变态行为。5
,人格发展健全:人格稳定、统一、协调;无人格障碍(裂变);具有良好的品格。6,完善的自我: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情感体验(
自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7,和谐的人际关系:乐群,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尊重、热情)及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二,我国的心
理健康状态据1999年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按伤残所调整的生命年限指标评价各类疾
病在我国疾病社会负担中所占的比例,精神疾患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
性肿瘤等疾患。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社会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
一。世界卫生组织把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定为精神卫生年。每年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正无情地
进入到“精神疾病时代”。我国精神病发病率50年代:1‰—3‰70年代:5‰左右80年代:10‰—13‰本世纪:18
‰—20‰我国教师的身体健康状态2002年广东省教育工会对19所高校2317名教师进行检查,发现不同健康状态的分布比例是:健康
10.4%,亚健康45.55%,前临床状态23.6%,疾病状态20.42%。处于疾病状态的教师中,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
病、恶性肿瘤比例增加。心血管疾病在40岁以后明显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在30岁以后增加十分明显。而这些疾病往往都属于身心疾病。临床表现
是生理的,而诱发因素往往是心理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2010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组公布一项测查结果:SCL—90心理健
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3所中小学2293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有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
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职业枯竭(Jobburnout)
最早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指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
耗尽的感觉。调查发现:尤其是从事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人,是职业枯竭率最高的。其次为教师。再次为医生、警察等。职业枯竭的特征生理方
面:耗竭感,持续地心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出现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降低等。情绪
:烦躁、易怒、抱怨、迁怒于他人。自我评价: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人际关系: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
冷漠的情绪对待自己周围的人。行为方面:对他人的攻击性和人际摩擦增多。极端的枯竭状态可能会出现自伤甚至自杀。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
要原因社会的道德期望高于自我评价职业的重复单调社交范围的狭窄职业业绩考核的刚性和职业技能的竞争性知识群体自身的心理特征
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疑病性神经症癔症(歇斯底里)焦虑症以情绪焦
虑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
,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恐惧症对某
些特定事物或环境产生强烈恐怖感,以这种恐怖感为特征的神经系统机能失调。患者明知没有必要害怕紧张,但偏偏无法克制,伴随情绪焦虑不安,
会出现面红耳赤、心悸、出汗、头晕、心跳加剧等植物神经失调状况。主要有社交恐怖症或称赤颜恐怖症、物体恐怖症、境遇恐怖症、疾病恐怖症
抑郁症由某一因素(可能是躯体病症的表现或药物的反应,但大多数与生活压力及人际关系间的角色变化有关)而引起的一系列身心症状的总称。在心理层面,如心情沮丧、没有精神、缺乏兴趣、悲观、自责、甚至有自杀的意念或冲动。在生理层面,如严重失眠、食欲弱化或丧失、体重急剧下降、疲劳、疼痛、便秘、丧失性生活的兴趣、能力或情趣转变等。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