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通识阅读,制造你的个人理解体系

 hongzhuanyidui 2022-07-1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大多数人在某个年纪,内心里都会突然生出一种渴求,就是希望对这个世界本质上如何运行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于是你翻开书看,哲学的,经济学的,政治学的……看了个够,知识确实增长了,认识了不少新词,但是很难说对这个世界理解地更深刻了。

你又打开手机,点击财经版、政治版、社会版,用你学过的理论知识——供需原理、边际效应递减原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分析模型、社会功能分析……却发现,好像能靠上那么一点边,但其实呢,又好像根本套不上。

你再看看你的生活,学习也好,工作也好,学了这些知识,似乎也没让自己考到什么高分,多赚了多少钱。那些暴发户们,野蛮生长的,甚至高中都没有毕业。

阅读——广泛阅读——通识阅读,究竟给你带来了什么?

夜里遐思的乐趣?

可是思考如茶,想得深远,是有后劲的,就是焦虑——因为人见的世界越大,人就越不满意现实的生活——读得越多越忧愁。

以一个读过不少书,也经历过不少事的人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吧——“理论知识”自有其趣味、用处,但若不能化为“理解”与直观,反而容易成为人的执念,把你变成你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书呆子”。

这次咱们就来谈谈,通识阅读,如何增进你的“理解力”,从何生产出实用的成果来。

关键

图片

《独裁者手册》这本书很有意思,它讲,一个独裁者,如果要做好独揽大权这件事,不是要费尽心思搞出一套什么什么制度,而是要有自己的“制胜联盟”,说大白话,就是自己坐高位,手下要有几个“得力助手”,然后呢,让这些助手去影响大众,你呢,只需要控制财源,收买这些助手就行。

这个系统十分直观,简单来说就是“抓住关键”,老话叫“打蛇打七寸”,然后呢,剩下的事情你都不用管了,“关键”部位作为杠杆,会带动整个机器自动运行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也是本好书,别人写俄罗斯的历史,从古到今,平铺直叙,让人如坠五里雾中,看完了,脑子里只有一片混沌。这本书呢,把俄罗斯的民族特性,视为东西方文明互相冲击而形成的产物——一面,是东方的专制、农业文明、本土性;另一面,则是西方的文明、理性、海洋文明

这本书近900页,这么个基调一奠基下来,立马清晰明了,整个俄国的政治、文化、社会便顺势铺展,让人看得一点也不累,甚至还有了读惊奇小说的乐趣。

图片

豆瓣评分9.5的严肃著作,真的少见

这种阐释,说白了,也是让人抓住关键。

如果说做“独裁者”尚且是“实践”,那么俄罗斯文化史的解读,则是“理解”——这两件事都不简单,都很复杂,但是呢,都能通过“把握关键”来增加见识。

从这两个例子里面出来,走到更远的世界,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知识,在教授、传播的过程里,都是通过“关键”来让对方把握的——而一旦对方把握了这些“关键”,认知立马上了一个台阶。

比如我工作的时候,写代码,喜欢按照书上说的,严格检查,规整调试,但是呢,一遇到bug,往往还是找不到原因。后来,我的boss给我做培训,画了一幅很简单的框架图,要我把握写代码的一个关键——“数据流”——自己定义、产生的数据,要看它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期望在流动,然后呢,测试这个流动,观察在哪个环节,数据没按照期望走,就行了。

当时我立马就清楚怎么写、怎么测了,看过的理论知识,也一下子就变活了!

把握关键,真的,非常重要!

当然,你可能会有疑问,比如说,为什么增加见识的“关键”就是“把握关键”,但是书上却不写呢?那些教授学生知识的书,最好的教材,为啥都跟字典一样平铺直叙呢?

这是个好问题!

原因在于:以上的“关键”因为太简洁了,只能解释大部分情况,不能覆盖所有的问题。写教材,最重要的,是严密、规整、考虑所有情况,这样才有“学术性”。你要是一上来就教学生抓住几个“关键”,那别人不揪着一个异常点,往死里喷你?

其实吧,很尴尬,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的把握事物的方式,就是先抓住最直观的关键,然后呢,再考虑哪些“异常”是在关键以外的,对比思考、独立思考。但是各种写出来的书,都是“防御式”的、“学术式”的,最后变得非常书面而枯燥

知识的奇妙性:简洁,就不全面;全面,就很枯燥。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读了不少书,乃至于做了“通识阅读”,也不过只是增长了知识,而没有增长见识呢

道理就在于理论知识的铺陈,很难让你把知识“直观化”,甚至刻意不让你直观化理解这些东西的“关键”。

于是乎,这些书就变成了辞海,味同嚼蜡。也让你完全学不下去。

今天,咱们换一种思路,通过把握人类知识的关键,来制造属于你自己的个人“理解体系”。

人类的知识

基础

图片

人类的知识,这个题目,是很大的。但通识阅读的目的,就是认识人类知识。承接第一节,咱们的方法,就是“把握关键”。

那如何把握关键呢?

关键,就在于“哲学”——所有知识,归根结底的,最底层的知识。

普遍性的学科分类,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其实都是非常近代才发生的。就连近现代科学的开山之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被默认是一种“哲学”研究。(亚里士多德曾作过学科分类,但是其体系性并不强,也不够合理,现代学科体系建立,不仅仅是继承名号,而是人类整体研究思路的更新。)

其他科学的地位,一般来讲,是作为“材料”存在的,也就是哲学里面先讨论了其基础、关键方法,然后再应用到具体的领域,才产生了该门学科的研究。这里面,物理学、化学、宇宙学这种自然科学暂且不说,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管理科学,也必然是“科学研究”应用于该领域。

科学的基础呢?其实就是哲学。

当然,哲学作为基础,并不意味着只有先在哲学里面讨论了,才作为“二级材料”供养给其它具体学科。现代学科的发展,很多时候,会反作用于哲学,从而更新哲学的知识。

比如福柯、布尔迪厄、哈贝马斯,他们是社会学家或者政治学家,但在本领域的研究,直达哲学的深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哲学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们继续探索:如何把握哲学的关键呢?

我觉得新儒家代表哲学家,牟宗三先生在《中西哲学汇通十四讲》里面,高屋建瓴地道出了关键——

图片

他说,西方的哲学虽然传统众多,流派甚广,但是大家探讨的问题,归根结底,无非是“求真”——就是我们该如何把握真实世界。

从这俩字入手,咱们穿针引线,完全可以就此展开整个西方哲学,进而展开整个人类哲学。

比如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现代哲学的关键,就是大陆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在“如何求真”这个问题上的碰撞,一个认为,抽象思考好了再做认识很重要;一个则认为,人啊,还是得从经验里面学习。这两种思路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然后呢,康德出现,开始调和这两者,说两个都重要。到这里,西方的典型哲学就算完成了,我们可以看到,是求真。

后面出现的黑格尔,认为“理性精神”从东方到西方,再到他黑格尔的哲学的历史思路,并不出奇,还是在解决如何“求真”这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呢,无非还是“理性”。

再后来,作为现代哲学的“现象学”出现了。认为以前这些“理性”,都不靠谱,属于提前预设了一个逻辑体系,再来理解世界,与其说是哲学,还不如说是神话。搞哲学啊,还是要还原到“现象”——不只是客观的“现象”,而是从最细致的角度,严密分析人对世界的感知过程。

现代哲学的另外一只,是语言哲学,主要的观点,是认为以前的“理性哲学”净喜欢说骚话,满嘴新词,其实往往言之无物,搞哲学,还是先研究研究表达哲学的语言吧!

各位请看,“求真”就像是西方哲学之眼——前现代哲学汇聚到这里,现代与后现代哲学又从这个眼出发,反对之、质疑之、超越之。

把这种西方哲学思维作为基础,对比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就像有了一个参考版,大大方便了理解。比如相对于西方哲学的理性与“求真”,中国哲学被认为是一种超越哲学、生命哲学,更接近于一种文学与美学。儒家哲学的“实践”也要求人做一个生气勃发、实用的、智性的有德之人。

再对比印度哲学,咱们还会发现,印度的哲学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教父哲学——倾向于真理在理性之外、语言之外,是要靠信仰、玄思来获得的。

各位朋友你看,一个“求真”,这样的关键,就把人类的整个思维方式,给统筹起来了。

人类的知识

结构

图片

咱们把人类知识的基础——哲学的关键摸清楚了,接下来,就可以看看从这个基础出发,人类知识的结构。

哲学提供了思维方式,就像是知识体系的国王。

接下来,具体到对世界的研究、要执行,国王便请出了自己的宰相——科学。科学研究什么呢?一方面是自然,亦即自然科学;一方面是社会,也就是社会科学

科学主要是西方的产物,说更具体一点呢,可以说主要是前现代西方哲学(核心是求真)的产物。它一面的来源,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大陆理性主义,要求凡事都要讲逻辑、推理、严密的关系;另一面的来源,则是英国经验主义,讲求证据、事实。

所以,归根结底,科学=逻辑+事实。这就是科学的关键

然后,具体到某一个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固定的,比如提出假说,然后在逻辑上推演,得出一个可验证真伪的结论。然后呢,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按照严格的实验标准来,就可以看之前的假说是不是对的了。如果不对,修正假说,重来就行。

社会科学没法做实验,毕竟人类社会很多事情就只能经历一次,战争、灾害、经济发展与萎缩……这些事情,没人想也没人能够让它再来一次。所以,社会科学就比较注重统计学,注重严格的逻辑,以求其科学性。当然,“不能实验验证”这样的缺点,是无法通过逻辑来完全修正的,所以社会科学领域,就是百家齐鸣,百花齐放,各家都有各家的看法。

科学方法有了,就进入到特定的领域搞“科学研究”了。

比如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下探到脑科学这样的客观事实基础,上探到“社会统计学”这样的逻辑验证;经济学,主要研究思路就是建立各种模型(假说、逻辑),然后跑数据(事实),检验这个模型,得出一些结论;政治学与社会学,也有各种模型(逻辑),或者经典理论,比如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福柯等人的规范理论、布尔迪厄的权力资本理论、古典国际政治的“均势模型”、地缘政治理论……然后具体到某个具体的领域(事实),展开研究。

为啥要用这些经典理论呢?一方面,它们是“逻辑”的代表,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另一方面,科学共同体——也就是学术系统里面的人与组织,普通赞同这些理论,研究者好发论文呀!

但是,归根结底,他们总是在科学的框架、哲学的基础上,在具体的领域,针对特定的对象,来展开自己的研究与分析。

这也就是为什么,多学科的通识阅读,它是有系统的、有分层的——不是东打一枪,西来一炮,最后脑子里面只剩下一大堆散乱的观点。

按照从基础到上层结构的通识,才是事半功倍、才是明明白白地读书、才不会学了老长时间,发现还是得回头补基础。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如何实践呢?如何落在地上呢?

理解世界

图片

前面咱们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也提出了咱们学习新事物的主要方法——抓住关键,接下来,咱们就直接实践吧。

首先是读入门书

先读哲学类书——

赵林 -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纵向讲西哲)

唐纳德·帕尔玛 - 《西方哲学导论》;(横向讲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

再读科学类书——

吴国盛 - 《什么是科学》;

陈嘉映 - 《哲学·科学·常识》;

再读社会学与政治学类书——

兰德尔·柯林斯 - 《发现社会: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唐士其 - 《西方政治思想史》;

迈克尔·罗斯金 - 《政治科学》、《国家的常识》;

再读经济学类书——

曼昆 - 《经济学原理》;

何正斌 - 《经济学300年》;(虽然三观不太正,但胜在科普得很清楚,可以下到电子版)

再读心理学类书——

兰迪·拉森 - 《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可跳过生物科学与实验简介部分)

菲利普·津巴多 -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其次,是把握关键输出成直观知识,与向他人请教:

把握关键输出成直观知识,就是在读完一本书,总结的时候,思考怎么能把这本书里面成体系的东西,总结成几个关键词、或者变成一个二元对立的结构、或者变成一个可视化模型。

别害怕你是错的,你大概是对的就行。然后呢,要理解到,你为什么大概是对的,有哪些地方在你的总结之外、“关键”之外,并思考为啥。

读书这件事,往往就是要有一种“傲气”在,要主动用你的思路去简化书、把握关键,别被书里的东西像山一样给压倒,压倒了你它就变成了死知识,你最后仍然只不过是耗费了大量时间,获得了一点材料而已。

向过来人请教,包括你的上司、你认为某个领域精通的人、你的师长,问的方法,就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东西、一件具体的事,问他“关键点”、要点是啥。别问那些大问题、抽象问题——比如“我该怎么做呢”,你往往只能得到一个鸡汤答案。

*

最后,通识阅读,阅读的对象不仅仅是书,而是广泛意义上的“语言”、符号。过来人的话虽然没写在书里,也可能是主观的,但往往脱掉了书里的“学术气”,更加实用。

老是以书为主,最后难免为书所限。

今天咱们就到这里吧,读书、读人、读事,下次咱们聊聊读人与读事。

你可能还想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