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abygirl

 从未名湖畔 2022-07-10 发布于广东
@大道无形我有型 本分简单讲就是“作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所谓回到原点也是指的回到“什么是对的事情”或者是“如何把事实做对”这点上。我们公司在沟通上可能比绝大多数公司的沟通成本要低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碰到难题时,我们能经常先回到“什么是对的事情”而不是停在讨论“这是不是最好的(赚钱)的办法”上。本分这个东西看起来似乎不起眼,但20年到30年后的差异就是我们公司的现状和当时我们那些竞争对手的现状的差异。我至少还能想起来几十个当年看起来比我们强大很多的对手,从游戏机到学习机到VCD到DVD...。

@大道无形我有型 做得好的企业其实都那几招,就是消费者导向,认真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找到需求、产品做好、把细节做好,所有的细节。因为公司最重要,就像所谓的水桶理论,它不是取决于你某一样做得长做得好,而是取决于哪样做的不好。任何一样做的不好的东西是真正反映你公司水平的地方,那么你做的好了(的地方),好了也白好,因为你不好的东西会把它拖下来,所以你就把你最短的东西慢慢补上去。所以其实好公司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至少是没有说一两句话能够说出一个好公司怎么做但是好公司有个特点:就是好公司基本上一句话都说得清楚的

成功最重要的是: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你要坚持做对的事情,然后呢,要花时间把事情做对。这个东西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非常的难。在学校里多数的情况下,你是去学习如何把事情做对,但是你要做对的事情这一点,尤其在我们包括媒体,包括我们的文化上头,在这一点是非常弱的。我们华人的文化呢,就李宗盛讲的一句话就是利字摆中间、道义放两旁,什么事都没关系,只要有钱挣就行。所以他很容易不分是非就去做事情了,但是真正做得好的人,他又是非常有原则的人、能够坚持下来、能够一直做下去的人。那么有些人由于自己这种聪明,短期又扑上了市场,他可以成功一段时间,那时间长了还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像这种东西,光靠书本上学,不一定学得到,那跟你这个先天的东西,所谓先天也是后天的教育,包括自己的悟性都有很大的关系。那我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其实也并不是很明白,就说生意嘛,就是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大家就是要耍小聪明,对吧?都聪明,然后就是要斤斤计较就是要算计别人,但是我一旦做这种事情,我自己感觉不舒服,那么后来我想我的原始的本意不是这样,为什么我做成这样呢?就悟到这个道理,那大多数人他不去悟,就觉得生意就这样做,该骗就骗该抢就抢一把,那当然时间长了慢慢就不行了。所以我这次见到一个以前认识的,就是我们的供应商,美国公司的人。我说你看你在那个公司这几年下来,我认识的所有的人全部走光了,包括他也从原来的公司离开了,他说那你们公司怎么样?我说你认识的所有人都还在,他说这个很神奇,然后他跟我讲,现在当初还在做这一行的,就当初做VCD的这些人现在都还有谁在?因为当初是有几百家,他认识的都有好几十家,然后他跟我数啊,他跟我说,我说你能说出什么名字来吧,他说一家我说不在了,说一家不在了,说一家不在了,基本上都不在了,他到底还有谁在,我就跟他举了,现在还有谁还在?他说噢,就剩这几家了,这个很奇怪。那当初他说的那些家都是很聪明很厉害的,就是他们都觉得像我们这样做事情笨笨的,为什么他们生存不下去,反而我们活的还不错?......最重要的我觉得成功很难讲有什么公式,我确实说不清楚,但是我能够说得出来的就是你要有原则、要有坚持、要有诚信的东西,那么做什么行当,有时候呢,谋事在人成事有时候是在天的,所以人一辈子多少还是需要有些运气当然也有人问我运气到底有多重要,我跟大家讲,我个人认为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为什么呢?你只要坚持做运气早晚会轮到你。很多人是因为坚持不下来,总是跟运气擦身而过,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因为他没有坚持住,而不是因为运气不在他这儿,你买个六合彩你都得坚持买你才能中,啊啊对不对?

@大道无形我有型 下围棋取胜最大的秘诀不是如何下出高招,而是能够自始至终下出本手,不出错,而等着对手出错。办企业也一样,你看死掉的企业哪一家是被别人打死的?还不都是自己犯错死的! 世界上长青树企业,哪一家不是中规中矩地按照企业规则在操作?大浪淘沙,在中国,最终在世界上能够站住脚,能够真正做大做强的一定是严格按企业规则办事的企业家。

很多人都知道"本手"重要,但不知道"本手"在哪里,这是能力的问题。

( 注:本手就是本本分分的一手棋,不过分,也不保守,是正确的下法,不容易出现毛病。本手的反面是恶手,下的过分了,留下了破绽,让对手有机可趁。)

@大道无形我有型 所谓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其实就是发现错了就要坚决停止,明知是错的东西就要坚决不做,面临决策时首先考虑是非和长远而不是短期的眼前的利益。
注:一般人在决策时是直接做选择题,大道的决策模式是先做是非题,再做选择题。

@大道无形我有型 我们做企业讲究的是本分和平常心。所谓的本分,就是一方面如我们讲的要以诚信为本;另外一方面就是,做事就像下围棋的高手一样,不去做过分的事情,而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赚自己该赚的钱。所谓的平常心跟本分也有点相像,就是做事情要比较理性。根据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认为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的成分特别严重,这个是我个人坚决反对的。刚才我举过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汽车行驶就是要保持安全合理的速度,并不是开得越快的车就一定越好,开快车,很危险,一次事故就可以毁了你;但是汽车停在家里面也同样有问题, 因为你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汽车在路上到底用什么速度前进,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也是由车况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决定的。我们希望企业能够安全地达到良性的发展速度,就如同开车一样,这就是我对平常心的一个理解。

----------------
本手,可以理解成“最本分,或最稳健的一手棋”,如盘上局面复杂,而自身有薄味时,冷静的选择自补,不过分贪婪追求高效率。或定式之中较为平和的应手,都可称之为本手。

问:曾经有人问你,你投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回答是理性,你如何定义理性呢?

芒格:理性就是知道事物是如何运转的,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以及为什么你只知道之前的成功是不够的因为只有知道原因才会在以后做得更好理性是:在广泛的学科范围内,你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以及为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像李光耀这样的人是人类历史上可能存在的最好的国家建设者。他的座右铭是:搞清楚什么是可行的,然后去做。当其他人想要取悦他人,或者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我想做的是:找出什么是可行的,然后去做。我也非常乐意找出什么是不可行的

CITIC:您最早认识巴菲特先生的时候是一个律师,之后您没有马上去做投资,还做了一些房地产。后来做投资,收购蓝筹印花公司,您在这整个过程中,对于投资的思考与分析方法有没有过阶段性的变化?

 芒格:这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无论我做什么投资,都是我不断去完善我自己思维体系的过程。我很注重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对还是错,通过实践中的反馈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穷查理宝典》很重要,因为这激励了人们自发去进行学习,而不是一定要走进学校跟随一个老师去学习。我还想要补充一点,就是我认为有两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一种是你发现什么有效,然后复制它;第二种是你发现什么是无效的,然后规避它。我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但它们之中更重要的显然是后者。我在一生中花绝大部分时间去研究什么样的事情会失败,然后尽一切可能去避免。

 CITIC:在《穷查理宝典》中芒格先生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模型,这个思维模型是您在不断验证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吗?还是有其他的方式或方法?

 芒格:当然我会不断地去做上面说的这两点,但没有一条道路是直通罗马的,也没有一条道路直接通往最终的学习方法。只能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去积累经验。

李录:所以芒格先生对于这个模型的回答很简单,当你厘清什么东西是行之有效的,什么东西是无效的时候,把它们总结起来就是模型。你会从不同的领域汲取这些经验,但在模型里,并不会去划分那些具体的领域,经验都是通用的。

 CITIC:您之前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对您一生帮助最大的事情就是在去哈佛之前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这是否就是您所说的学习方法?

 芒格:是的,当然,我所说的就是这些。什么有效什么无效,以及为什么,非常简单。你想要走在别人前面你就得不停地思考,精准地思考。中国人也是这样的,他们非常理性,也想要走到别人前面,所以他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所以我一点都不奇怪中国有这么多我的读者。他们热爱学习。

@大道无形我有型 我们有句话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常常注意到要“有所为”,但我要强调的是“有所不为”。我很早就听说过,要做对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对。在经历了这些年,经历很多次的头破血流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所谓做对的事情,就是知道是错的事情决不要做,知道做错了马上要改。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知道做错了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到最后往往是最小的代价。我看到很多人明知是错,犯了错之后抱着侥幸的心态,浪费很多年之后最后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希望大家不要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们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这么多年之后一直存在,我们就是守诚信、平常心、坚守本分。本分就是有所不为的意思。把事情做对,本身是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是要犯很多错误的。有种说法“不怕犯错误”,我们做对的事情时,要避免犯错,但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这个大家要理解。还有个说法“永不放弃”,就是要坚持对的事情,如果是错的事情,要立即回头。

@大道无形我有型 一般人会问企业什么最重要,我一般回答缺什么什么重要。接下来问缺什么,我还真有点晕啊。无论如何,缺什么的问题应该是经营企业的人自己应该知道的。
我觉得弱点确实比优点重要,因为弱点总有一天有可能会致命的。当然这个弱点是指相对的弱点。

@大道无形我有型 消费者导向最通俗的说法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拿出来卖。如果你觉得这句话对,你根本不需要看书,如果你觉得不对的话,其实看啥书都没用。当然自己喜欢的东西未必就一定好卖,那是因为经常没办法让别人知道你喜欢的原因,或者是因为marketing费用太高,或者就是因为产品教育太难(比如有些工程师喜欢的东西就没办法让普通老百姓喜欢)。

@大道无形我有型 “我们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是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差异化不是不一样。差异化是创消费者导向的东西,如果你不是创给消费者的新,就不要创。很多技术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为新而新,只要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做的好,我就非做的不好,那就完了。”

@大道无形我有型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压力或者诱惑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当我们抛开这些约束或诱惑,回到事物的本源,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时的心态为平常心,即我们坚守的本分。
“本分”,就是要回归(或者找到)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往往能做正确的事情,而这种心态就是清净心,是佛家所说的无上智慧。回归清净心,做正确事情的这个过程的坚持,就是本分。平常心就是这里清净的意思。只有平常心才能本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