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二十四节气插花--夏至

 石家庄朝阳花社 2022-07-10 发布于河北

与插花,一起过夏至。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通过时令、气候、物候等的变化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人是在解决吃喝问题后才有玩乐的需求,而插花是排在乐的队伍里的。古代有非常多的二十四节气的描述,包括民俗民事、诗词歌赋,但都是在吃喝玩的层面,鲜少有乐的内容,与插花关联就更少了,有的也是对花卉植物的描述罢了。

图片

图片      木槿是夏至时节的花,古代描述也很多,因其吸水、保水不佳,花朵在插花作品的表现中并不理想,但枝条还是非常好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为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初形成的只是四季,而后进行细化,细化过程就是一分为二的过程,也就是中分的过程,这里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分时考虑了天象、地气、物候的特征,如根据动植物和天气的有规律变化总结出清明、雨水、惊蛰、大雪、霜降等,从天文的角度,也就是太阳高度的变化延伸出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依据气温的变化有了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按降水现象划分了雨水、谷雨、小雪和大雪,而白露、寒露、霜降是水汽凝结的提炼。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十四节气与插花艺术关系不大,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对季节、植物的认知上也有不同,应季取材插花也有差异。在宋朝因为李嵩的四季花篮才有了四季插花的概念,到钱选再发展到清朝丁亮先(丁应宗)四季篮花,不同的风格四季插花逐步趋向成熟,其他器皿的四季插花也应运而生。也就是说以前因为条件限制都是应季插花,到清朝四季插花才趋向成熟。

      这几年,二十四节气插花风起云涌,可喜可贺,为中国传统插花赋予了新的内涵,但挖掘、整理适用的花材、造型、色彩配置、意蕴表达,注入文化故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前也看过一些中日各地出版二十四节气插花的书籍,基本是从花材选择角度出发的作品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夏至插花花材的选择以木槿、向日葵、荷花、百合花等夏季的花为主,还没有细化为节气花。节气插花要对节气的形成,节气对植物生长形态的影响,节气插花时如何表现植物形态,不同节气植物形态、质感、色彩对视觉的感受以及审美洗礼变化,要进行系统研究论述,以节气文化、花材文化为着力点,希望更多年轻花艺师参与进来,为这一形式注入新能量、新理念、新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传承文化的道路上,
我们携手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