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伟元自述 · 购得抄本

 吴营洲文存 2022-07-10 发布于河北

程伟元自述

吴营洲

购得抄本

那些年,我不仅常逛庙市,也常“趟鬼市”。

“鬼市”就是“见不得光”的集市。

最初,是些“不做人偏做鬼”的鸡鸣狗盗之徒,把窃来之物在天亮前拿出来出售。

那些“鬼市”,远远望去,灯光摇曳,人影憧憧,即便走近了,也似乎听不到任何声息,那情形,不知情者任谁都会心颤不已。

“鬼市”之所以能出名,是因为这里的物品非常丰富,而且价钱又便宜得不像话。这里的货物既有来路不正的,也有珍奇物品,假货蒙人屡见不鲜,古玩行家经常来这里捡捡漏。

在老北京的鬼市买卖双方都使用“行话”,暗中拉手、递手要价还价,唯恐被同行知道价码,把买卖给“搅黄”了。

老北京人说去“鬼市”,不能说“去”,也不能说“上”,更不能说“逛”,必须说“趟”。

为什么说“趟”呢?

这个“趟”字学问可大了去了!

这里的水深水浅,水缓水急,都只能你自己“趟”了才知道。

就一般没点儿水平的,劝你“趟”可要悠着点儿!此地珍奇异宝是很多,但“鬼”也很多。

“鬼市”的摊主,从来不吆喝,不招呼,不拉买卖,全凭来“趟”的人自己看,自己选!要价时,卖方主动拉买主的手,还价时买主把手递给卖方,均要配合手势说明数字,这样就把价码表达清楚了。

拉手、递手时,为了防止同行看到,一般在袖筒里进行。夏天则用一块布遮挡。这种神秘莫测的交易方式,让“鬼市”更加名副其实!

“趟鬼市”很有意思。一来是市上有鬼,假东西、来路不明的东西多;二是鬼市是凌晨天明前开市,天一擦亮,就像晨风吹雾般瞬时消散。来无踪去无影,既无人组织,也无人管理,宛若荒地里的野葱,谁也不知道怎么就长在那儿了,怎么就长那么大了。

“趟鬼市”也有讲究,看货不问货,即不能问哪儿来的?哪儿得的?看好了,讲好价了,一手钱一手货,两清后,转身掉头就可不认账。打眼不打眼是你自己的本事。

鬼市上假货很多。什么都可能有假。我曾听一个老北京讲,连卖孩子的都有假。当你解开婴儿的尿布,发现有一兜子屎,但那个卖家,也让你看清楚了婴儿长的是小鸡鸡。因为裆上尽是屎,你就只能看,不能摸,待交钱抱回家洗干净一瞅,嚯,原来是个丫头片子,那个小鸡鸡是胶泥捏的。

当然也有真东西。倘若你偏巧买到真货了,那可能是你上辈子修来的。

我买的那套《红楼梦》抄本,就是在“鬼市”买到的。

这部书,我来北京后就听说了,知道它“词意新雅,久为名公巨卿鉴赏”,只是无缘亲睹。在“鬼市”蓦然一见,自是如遇至宝,惊喜异常。那个卖家,真是贼得很,竟借着昏黄的灯影注意到了我的表情,自是要了个高价,又死活讲不下来。

高点儿就高点儿吧,反正我们家也不差这个钱。

具体我花了多少钱,可是不能说,只能说数十金,而已。

遗憾的是,我买的这部书,只有八十回。

我早听说,这部书该是一百二十回的。

当然,也有人说是一百一十回或一百零八回的。

但,无论怎么说,我买到的只有八十回,不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