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最短的一首诗,字字孤独,却很治愈!

 古典书城 2022-07-10 发布于河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炎炎夏日,
最适合读些清新的小诗,
像李白这首《独坐敬亭山》
一人山中独坐,世事过眼云烟,
青山朗润峻茂,独与幽人长谈。
虽未能去往山中,
却已感到其间安然。
喧嚣而躁动的日子里,
该留给自己些时间,
自在、随心、坦然,
一人一境一清幽,
一呼一吸一从容。

独处,藏有清欢
在众多诗人中,
李白是很会独处的人。
虽然他很享受结交朋友,
但伶仃一人时写的诗,
也依旧饶有趣味。
就像那首《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写这首诗时,
李白刚刚遭遇刺金放还,
政治理想几乎宣告破产,
平生追逐的理想不能实现,
形单影只,苦闷盈心,
索性也不去在意许多,
将月亮拉来对饮,
原本的冷寂凄清,
也顿时为之冲散。

李白早年时,
写过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说的是他寻访道士不遇的经历,
孜孜问道的年轻人,殷勤往来山中,
却没能见到想见的人。
烦恼之余,竟被山中景色吸引,
索性将不开心丢到一边,
沉浸于山川美景之间,乐乎悠然。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以前,总追寻他人的陪伴,
后来细细回想,
其实,很多珍贵的瞬间,
都是独自一人时经历的。
于某个时刻,抛却世间纷纭,
完完全全做回自己,
任性自由,行止随心,
何尝不是一种放松、一种清欢。

独处,乐得安然

杨绛先生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不迷失在别人的期待里,

才能真正拥有自己,

如果得不到外界的认可,

不妨找寻自己的从容。

李白建功立业的志向有多高,

我们都再清楚不过,

年少便以不世之才自居,

“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

为此他踏遍山河,

仗剑去国,全情奔赴。

可理想是理想,谪仙是谪仙,

现实却全然不在乎他的感受。

人到中年,才得入朝,

玄宗让他专职作御用文人,

陪侍皇帝左右,受尽宠信,

也不过一只华丽的金丝雀。

几十年理想败落,

李白开始了长期的漂泊,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现实的辛酸滋味他尝了个遍。

那一日,他登上山峰,

回想起昔日的友朋如云、迎来送往,

几十年如过眼云烟,

孤独感不禁袭上心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往日萦绕的云鸟早已无踪,

只有青山如知己,不离不弃。

孤而不凄,叹而含趣,

将山喻作人,那青山,

不正是李白心灵的映射吗?

沈从文曾在《古人的胡子》中说:

“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

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

陷入孤独,也并非坏事,

当你能够坚定自己,

一个人,也可以成为全世界。

偶尔孤独,时常饱满

不禁想起《在细雨中呼喊》中

余华笔下那个孤独的少年。

父亲是个无赖,母亲一味隐忍,

兄弟形同陌路,遭受着同学的排挤,

自幼父母不爱、兄弟不喜,

身世凄苦的他,孤独入骨。

他曾不顾一切想融入人群,

勉强自己亲近家人,

然而,除了失望,一无所获;

勉强自己刻意逢迎,

然而,除了被同学利用,

更遭到了无情的欺辱。

后来,幻想彻底破灭,他也终于觉醒: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为了逃离这里,他开始刻苦学习,

不再去理会人群的热闹,

顺利读完高中,考入了大学。

在独自前行的路上,

慢慢学着与自己和生活和解。

重新审视着世界,

也重新理解着一切爱恨,

最终,甚至拥有了保护别人的能力,

《夏目友人帐》里有句话:

“努力成长,

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我们生来便是独立的个体,

遇到懂得与理解是幸运,

却总难免会逢上孤独。

与其奔赴人潮,不如丰盈自己,

与其委屈求全,不如活出本色。

生活是自己的,活给自己看


习惯了人群的喧嚣,
难免会迷失了内心的安宁,
人生本就是一场盛大的孤独,
生活是自己的,
每个人都该学会与自己相处。

李白,用自己的一生,
毫无保留的追逐着理想,
纵使“天下无人知其心",
依旧至死而不渝。
我们或许无法达到他的孤勇,
却可以在每一个疲惫的时刻,
为自己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
让新鲜空气涌入。

杨绛先生曾说: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不是外界的认可,
而是自己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人生很短,贵在适宜,
享受孤独,安于慎独,
纵使无法置身于热闹之中,
也愿你能逍遥快意,
内心明朗清澈,灵魂自由丰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