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造水库靠挖,前苏联造水库靠氢弹炸,民众不解:那水能喝吗?

 where5 2022-07-11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你们这样费时耗力的,太啰嗦了!等着瞧,我用一颗氢弹,一天就能造出一座水库来。”前苏联核能部专家拍着胸脯对水利部长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核专家牛哄哄地用一枚14万吨TNT当量的氢弹,直接炸出了一个总容量达1700万立方米的大水坑。
 
1964年,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州遭遇到大旱,主流河道恰甘河竟然断流枯竭,当地农田、工厂、人畜用水一度紧张。
 
Image

苏联水利部决定,马上建造一座中型水库蓄水,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当地政府迅速组织民工开挖干涸的河床,掘土取石,筑堤拦堰。
 
无奈河道狭窄,机械设备无法施展;再加之河底石头坚固,人工开凿缓慢。眼看到了年底,预算费用超支,工程却无多大进展,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苏联首席核武器设计师、被称为苏联“核武器之父”的亚历山大·扎哈伦科夫一看,可不淡定了:我弄了那么多核弹放在仓库里睡大觉,你们水利部却浪费国家那么多银子,结果啥事也没干成。
 
Image

于是乎,扎哈伦科夫便风风火火地跑到水利部,向部长找活儿干。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水利部长听罢,深感匪夷所思。他满眼疑惑地盯着这位鼎鼎有名的大设计师,惊为天人,
 
半响之后,部长弱弱地问:“炸出那么大个坑来,多大的核污染啊!你负得起责任吗?”
 
扎哈伦科夫毫不在意地一挥大手,叽里呱啦地说出一大串数据后,自信满满地保证道:“完全没有核辐射方面的问题。我敢做敢当,你们尽管放心吧。”
 
Image

1965年1月15日,扎哈伦科夫令人先在恰甘河床下,挖了个100多米深的竖井,再将一颗14万吨TNT含量的氢弹埋在里面。
 
一切准备就绪,扎哈伦科夫亲自按下引爆器,随着来自地下近200米处的一阵强烈地震,一柱蘑菇云夹杂着烟尘冲天而起,在约5000米高空里漫天飘散。
 
待浓烟散去,尘埃落定,只见河床被炸出一个好似火山口的漏斗型大坑,深度有150米、长度大约400米,蓄水量预估1700万立方米。
 
Image

过了一段时间,经有关部门测定,现场核辐射很小的情况下,作了安全防护的挖掘机工人开始作业。他们在弹坑边缘加固四周堤坝,然而挖出一个通道,从而使河水流入弹坑。
 
随着汛期到来,弹坑中蓄满了水,慢慢形成了一个大湖,这个湖就被称为“恰甘湖”,也被当地人称作“原子湖”。
 
后来,为了控制水位,有关部门又经过陆续的改建,布置控水结构,足以解决附近60多万人畜及周边工农业用水。
 
虽然造湖、蓄水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但是,原子弹作为世界上最恐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对人体的毒害众所周知,人们谈核色变,心有余悸。
 
Image

附近居民更是对核辐射问题担心不已,人畜都迟迟不敢饮用。
 
为打消人们的顾虑,67岁的核能部部长斯拉夫斯基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环湖游了几圈,并和随行工作人员一起当众饮用湖水。而后,这位部长活到了93岁,就是最好的证明。
 
曾有一档电视节目嘉宾来此采访,在当地人的热情款待下,亲自到湖边垂钓,并品尝了刚刚钓上来的湖中鲜鱼。伴随着几杯伏尔特加下肚之后,他们还去湖中心“开心”地游了个泳。
 
那么,恰甘湖的核辐射为什么这么快就减少了呢?其实,并不是所有核武器在爆炸后都有较强的辐射。
 
Image

主要原因是:常规氢弹的核原料为氘和氚,纯氢弹不是放射性元素,相较于原子弹,辐射性要小很多。
 
纯氢弹爆炸后,地表放射性很快就降到了1毫伦小时以下。随着之后雨水不断地冲刷与浸湿,不久就会处于天然水平了。
 
而真正的原子弹,它核原料为铀235,在裂变后能产生几十种具有放射性的核元素,有很多都具有强大的毒副作用。所以,原子弹在爆炸后,在爆炸地点会有持续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核辐射,而纯氢弹则不会。
 
Image

这是一起用核武器来搞建设,举世罕见的惊天案例。苏联核专家也是足够勇敢,竟拿“核武器”做文章,敢用14万吨的核弹修水库!
 
当然,57年前的这个案例,仅仅是个案。
 
用核武器无人能及的爆炸威力来协助某些经济建设工程,并不可取。貌似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但氢弹爆炸后,终究也是有放射性污染的。
 
维护世界和平,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禁止使用核武器,是每个人真正的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