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百姓生活图鉴】还原德国50名普通老百姓,高通胀下的真实生活状态!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22-07-11 发布于广东

德国老百姓的生活在高通胀时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房租上涨、食品涨价、能源成本爆炸式增涨……一直没有彻底离去的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将德国经济陷入了瘫痪之中,不断推动物价继续上涨。

在职员工、自雇人士、大学生、退休老人、公务员、领社会福利的人目前生活究竟怎样?还“生活”得起吗?

来自德国各地的50多位德国人讲述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状况,有的人月入近1万欧,有的人每个月仅几百欧用于花销~“我们现在还承担得起,但还能挺多久呢?

Image

柏林&梅前&勃兰登堡

Image

退休老人Hans Nieme (75):“我以前职业养蜜蜂,当了很久的自雇人,现在退休了拿基本保障金,差不多1000欧。我住的地方只要450欧,我不必省钱,但很关注特价产品。”

Image

退休老人Gabriele Hartelt(68)家有小宠物犬:“我每月1500欧,生活得很好。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开车自驾的成本变得很高,我以前喜欢开车购物,现在改骑自行车去了。”

Image

仓库工人Wojciech Palicki(58):“我在一家饮料零售商的仓库工作,净工资差不多1500欧,另外,我妻子在波兰做裁缝,我们大儿子在另一家饮料零售商那里工作,小儿子还在上大学。由于燃油价格的问题,现在几乎开不起车了。大家都发现了,超市里大米不再是0.99欧了,已经涨到1.2欧。”

Image

建筑工程承包人Darius Twardawski(52)家养一只宠物犬:“我是承包工程的,在办公室里工作,毛收入约6000欧,净到手3000欧。能源、食品、汽油…所有这些都已经价格爆炸了。就算我赚得算多的,但现在也不开车了,太花钱了。”

Image

退休老人Gitta Fuss(70):“我只有约1000欧的养老金(每月),没有汽车,所以汽油价格上涨对我影响不大。但我只有约300欧用于购物,所以必须注意特价商品,哪些是我买得起的。我还有只猫,我的大部分钱都花它身上了。”

Image

退休老人Manfred Bunge(70):“我之前是门卫,现在每月约1000欧。我买不起车,都是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有什么期望?很想去度假,但这是不可能的。”

Image

退休老人Manfred Schulz(72):“我之前在柏林环卫公司工作,现在算上公司的养老金每月2000欧,所以生活上挺好的,不过我还是很注意花销的,但不必省钱。目前我是骑自行车出门,下个月会从一个熟人那买辆二手车,是一辆120马力的斯柯达Yeti,花的是我之前省下来的钱。不过我永远买不起一辆新车的。”

Image

退休老人Hans-Dieter Sawetzki (66):“我之前是机械装配工,2003年在工作时出过一次事故,花了三个月时候才重新能走路。今年我提前退休了,每月2000欧的劳动力受损养老金Erwerbsminderungsrente。”

Image

仓库工人Claudia Crauciun(52):“我在一家超市的仓库工作,毛收入1980欧,净收入1500欧。每周工作39个小时,我省不下来钱。下个月起,我们多得200欧,由于通胀和新冠。而且,如果连续6个月没有请过假,还能得到500欧奖金。”

Image

程序员Konstantin(33):“我净赚3000欧,我妻子也有工作,我们还没有孩子,感觉没有受到通胀很大影响。我们把钱用于资助我们在乌克兰的家人了。我们也在存钱,想在柏林外围买个漂亮的公寓或房子。”

Image

牙医Hassan(48):“我净收入2000欧,是专家雇员。我平时抽烟,就自己卷烟来省点钱。我是伊朗人,曾在乌克兰上大学,剩下的钱都捐给那里的朋友了。”

Image

厨师Amar Ashabani(27):“我有份'迷你工’,挣450欧,住在政府资助的难民之家。尽管一切都在涨价,但我还能维持。我最不想放弃的就是:喝杯好喝的伏特加或在外面喝杯奶茶。”

Image

盲人学校的护理员Madlen(34):“我净赚2000欧,不需要为省钱放弃什么。我老公有麸质不耐症,所以我们在吃的方面一直花的更多。目前正在存钱买公寓作为投资。”

Image

汉堡烘焙师&大学生Sola Olorunfeni(50):“我在一家快餐店工作,靠在那里净赚的800欧生活。在家我是自己做饭,在非洲超市买食材,不再下馆子了,但偶尔还是会去听古典音乐会,这个我不想失去。我还尝试每隔几个月给尼日利亚的家人寄两三百欧。”

Image

研究员Conrad(29):“我净赚2000欧,是从波兰打过来的,因为我在为波兰一个科学机构做研究。过去几个月里,食品更贵了,甚至涨了30%,所以我下馆子的次数减少了。我也在努力存钱,因为危机、战争、新冠,都在说明手边有钱是好事。但我不想把爱好也省掉,我喜欢摄影。”

Image

小学老师Dina H.(36):“ 我上了很长时间的大学,对钱很有研究,每月净赚近3000欧。我考虑过这个(通胀)事儿,并与我丈夫讨论过:我们确定,就算有物价上涨和危机,我们也能挺过去的。对于我而言,核能会更贵。”

Image

音乐人Henning S. (49)最近做起了销售员:“因为新冠,我不能再从事我的音乐了,所以来这里工作了。我很久以前就不开车了,现在都骑自行车,食品一再涨价,对于我这种只吃有机食品的人而言尤其是涨得厉害。我每月净收入1200欧,我妻子也有工作,我们过得还不错,但感觉到荷包压力颇大。”

Image

清洁工Ugo Usuoha(58):“我结婚了,有两个孩子,女儿在读大学医药学专业,儿子在一家实验室当技术员。我支持他们。我什么也不必放弃,不过一到月底就所剩无几了。”

Image

手工业老板Kay D.(52):“我是自雇,月收入约3000~3500欧,我不得不解雇了4名员工,因为一年比一年难,而且材料成本更高了。我目前过得很好,因为我没有雇任何人。”

Image

退休人士Manuela(63):“我曾经是一名养老院护工,现在每月400欧小额养老金和房租基本补贴。我过得不太好,所以每周都会去柏林慈善餐桌Berliner Tafel免费就餐。现在价格正在不断上涨,我觉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完全崩溃了。”

Image

勃兰登堡州的软件开发商Tim Tornoville(45):“我每个月净赚8000~9000欧,不必省钱。我在用目材取暖,有一个太阳能系统和一辆电动汽车,所以石油、汽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对我影响不大,我们很幸运。我们收留了一个乌克兰家庭,因为我们有足够的地方,也愿意提供帮助。我可以把钱存下来,但实际上我已经拥有了我想要的一切。我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很明显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

Image

梅前州的教育工作者Cindy Brandenburg (42):“毛收入2100欧,净收入1700欧。我会看哪里卖的食品更便宜,少买肉。但开车方面省不下来钱,因为我每天上下班总共46公里,我们住在村里,那里的公共交通并不发达。我正在Riester-Bausparen(一种建筑储蓄)存钱——每月投入15欧,想买栋房子;另外我还有3个孩子的儿童津贴,一年800欧。

黑森州法兰克福周边

Image

祖籍法兰克福,现居住在威斯巴登的Aykut Sayar(48):“我每月有840欧收入,包括失业津贴。在新冠疫情期间,老板辞退了我,当时我是咖啡厅的咖啡师。不过下个月,我有很大机会能找到工作,还是做咖啡师。我房租400欧,还算付得起,除了烟之外,我不惯自己其他毛病。已经有8年没去度假了,现在吃意面都只配蕃茄酱,肉已经吃不起了。不过我不想放弃面包和黄油,尽管它们已经变得这么贵了。”

Image

法兰克福大学生,同时也是艺术家Isabell Capasso(31):“我有2个孩子,因此每月净收到1000欧,我老公净收入约2400欧。我们不必省钱,但也不能随便买。我们住在Bornheim,80m²公寓暖租780欧,房租还行,所以生活还过得不错。”

Image

法兰克福体育用品店Peloton店长Stefane Burger(33):“毛收入6000欧,净收入3000欧。我住在火车站附近的公寓,暖租1100欧,不过附加费用应该要再涨,但现在还不知道涨多少。我的车都待在车库里,我可以步行去上班。”

Image

法兰克福艺术家Alexander Luzius Ziermann(60):“我卖设备和装饰画能赚1000~10000欧,钱主要花在了越来越贵的材料上,不过生活还维持得下去。我的老伙计Jaguar E摩托车也'吃’了不少钱。”

Image

Bad Homburg的退休老人Thomas Gebauer(68):“每月到手的是1800欧,所以能很好地维持生计,会骑着摩托车去度假。2016年之前是名IT顾问,退休金挺好的,也有些存款。我已经在莱茵-美因河地区度假很长时间了。”

北威州

Image

伍珀塔尔的见习糕点师Katerina Semardzhiva(26):“毛收入550欧,净到手500欧。我必须一直待在本地,不旅行,即使是回保加利亚看望家人。我省不下来钱,虽然我周末还在一家酒吧做450欧的'迷你工’。但通胀已经在影响我的生活了。”

Image

伍珀塔尔的活动经理人Niklas (29):“毛收入2100欧,净赚1400欧。生活状况很糟糕,我们从6月起就一起在做短时工Kurzarbeit。在暖气和开车方面我尽可能地节约了,但不想放弃一些小娱乐,比如下班后去酒吧喝杯啤酒、去柏林拜访朋友。但大的旅行是已经不可能了。”

Image

Krefeld的木工(自雇)André M.(44)有3名固定员工:“我认识的工匠,目前没有人说自己没事干的。他们都不度假,就算有去得起的地方,也会突然接到活儿,还是要持续两三年的活儿。现在我给自己开的工资跟新冠疫情前一样,将近4800欧。”

Image

多特蒙德的金属架构工人Andreas K. (40):“净得2300欧,我对此很满意,过得挺好的。我从父母那里接管了房子,因为他们都住养老院了。”

下萨&汉堡

Image

汉诺威一名精神科护士Sebastian Cordts(32):“毛收入约3800欧,净收入2600欧。最近,工资涨了1.3%,不过也都被通货膨胀给抵了。我不是要抱怨,我赚的不少了,但我也必须为之努力工作:三班倒,甚至节假日也得工作。幸运的是,我没有什么大的开支:没孩子、没车、没房贷。我生活挺好的,过得比较简约。让自己高兴的就是啤酒、香烟和好听的音乐。大型采购,我必须分期付款,比如刚买的新吉他,所以每个月就能剩差不多200欧。”

Image

汉堡的老年科(养老院)护士Mario Kalmbach(27):“毛收入3500欧,净到手2400欧。生活过得下去,但对我而言还是太少了。现在物价一直在涨,更是钱不够用了。在超市里,我很少买大牌产品,很少买肉。但可惜香烟的钱省不下来。”

Image

汉堡生活日化超市销售员Michelle Flügge(26):“毛收入2100欧,净收入1500欧,我明显发现,所有东西都越来越贵了。不外出过长假期,几乎只在平价超市购物。芦笋对我来说已经太贵了,今年我都不会买,尽管我很喜欢吃。每个月会留出100欧,作为应急储备,有时候会不到100欧,反正月末剩下来的钱都存着。”

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周边

Image

慕尼黑荣誉讲师和老板Doris Emde(56):“我最近开始自己做生意了,每月毛赚2000欧,净到手约1500欧,预计收入会很快增多的。不过我生活得已经很好了。平时不注重奢侈品,不需要买名贵衣物或手机。我更愿意把钱花在好的、可持续的、季节性的食物中,这些方面我也没想过要省。我手上的每张5欧纸钞,我都会存在一起。去年这样存了600欧,然后就会用这笔钱犒劳一下自己,比如去按摩一下或去下馆子。”

Image

慕尼黑Helmut Berger(84)曾在屠宰行业做了45年,现已退休23年:“我以前上班的时候能挣3800马克,现在每月1900欧养老金。我不用付房租,和我妻子一起住在一栋房子里。啥都涨价,但我们很幸运:我们有两套公寓,都租了出去。物价上涨主要影响的不是退休老人,我许多朋友都难以维持生计了。”

Image

慕尼黑护士Lisa Pfister(45):“幸运的是,我是个物质需求非常低的人,已在慕尼黑大学附属Großhadern医学当了很多年护士了,收入将近3000欧。公寓租金1700欧,幸运的是我又找了个房客分摊租金,不然我就租不起这个公寓了。”

Image

Dachau的Heike Ordelheide(66):“为了维持生计,我得做两份工,每天在水果摊站6个小时,然后开车去邮局,在那里工作到午夜。两份工作的收入将近3500欧,我老公450欧养老金。我们住的房子冷租450欧。我们有8个孙子,他们很花钱,但这也令工作变得很有价值。”

Image

巴伐利亚投资人Toni Schmidt(23):“通货膨胀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坏事,但我很幸运,这没影响到我。我是一家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人,每月收入8000~9000欧,还在为慕尼黑的公寓还贷,每月约800欧。”

Image

慕尼黑一名大学生Christina Bosch(23)利用闲暇时间打工:“我很幸运,我住在父母这里,但我没有太多储蓄。正在学的是商业心理学,打的工是做销售员。每个月有1000欧收入。”

图林根

Image

工厂小时工Abdullah Moradi(24):“我净赚1200~1400欧,取决于当月的轮班情况。我们是三班倒,生产酒瓶盖的。几乎是个月光族,我想省钱,但没办法,我还有妻子和一个孩子。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钱究竟都去哪儿了。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能有一份工作的,而且被允许工作。”

Image

养老院护工Janette Möder(38):“毛收入2200欧,净收入1600欧。总的来说,我必须放弃很多东西,但加油钱是必须付的,因为我们住在乡下。我们几乎只在超市买特价商品,但我仍想去度假,去保加利亚、马略卡或在国内。新冠前,我还能存得下钱,每个月会为旅行攒250~300欧。现在预算紧张,也许能再存100欧。幸运的是,我老公也有工作。”

Image

细木匠(自雇)Torsten Klügel(40):“我每月约净赚2000欧。我们不能随便花钱,必须和两个孩子一起关注价格。我们住在村里,我们需要汽车——也是为了工作,我总不能骑着运货自行车去上班。剩下的钱都投到房子上了,正在还房贷。”

萨克森州

Image

开姆尼茨的养老院见习护工Louai Alassaf(18)目前月收入约400欧,“这对于我而言已经足够了,只要我家人过得好就行,我不需要很多东西。当然,我也不能不存钱。如果有一天我能攒下点钱,我会用来买新衣服和一辆宝马。”

Image

开姆尼茨的大楼清洁工Mandy Neumann(44)毛收入约1000欧,“是还能糊口,但没什么余裕了。买吃的就必须先看看价格。忘记过去其实已经拥有了我需要的一切。我每个月能省下约50欧——用于度假等。当然,我负担不起大的旅行,我希望有一天能去一个温暖的地方,比如希腊或夏威夷。但这都只是梦想。我不想或才说不能没有咖啡,每天都需要三壶咖啡,也不愿意时不时地错过一些好书、一板巧克力。”

Image

开姆尼茨的数学老师Frank Tannhäuser(66)每月净收入3000欧:“所以我买得起我想要的东西,这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存下来30%的钱。从钱这方面来说,我唯一做不到的不是环游世界了。我不想放弃的就是每月一次剧院、足球比赛现场门票。我是开姆尼茨俱乐部的铁杆球迷。”

Image

开姆尼茨的美国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Michelle(21)在做一份兼职(物流/收货&出货)收入约400欧:“我不必放弃原本的生活,但现在是我父母在资助我读书。基本上,我也不需要太多的钱,最多就是去德国西部拜访朋友,这是我不想放弃的。每个朋能节省约100欧。如果我有钱的话,我会去考回归,然后做几个纹身。”

Image

开姆尼茨的Simone Köhler(59, 专业销售员)目前还在做短时工Kurzarbeit,因此毛收入只有1800欧,这大约是她正常工资的60%,“如果我没有伴侣,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维持生计了。也是因为有伴侣,所以我不必放弃任何东西。但由于新冠,很多都明显缩水了,这就时候会让很烦躁易怒。目前,我几乎留不出超过50欧的余钱,所以我没办法在资金方面支持我的儿子或孙子。”

Image

开姆尼茨的Steven Meyer(37, 公事服务部门的办事员)目前毛收入1800欧,净收入1000略多点儿,“我和家人过得很好,但还能更好。大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自己的工资(实际能维持的生活),并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我结婚了,有个小儿子,为了给他一些东西,你常常自己放弃些什么。存钱,真的是存不下来。我最后的期望是:我们还能够负担得起暖气和电费,这是我们不能放弃的最重要的东西。”

巴符州

Image

Nele Rolf(18)正在斯图加特Diakonieklinik医院做FSJ(自愿社会服务年),每月收入475欧,大约小时只赚2.8欧,“我必须真得很会省钱,我在医院住的房间还是我父母付的钱,不然我真的过不下去了。”

Image

Stefanie Schnerring(60)提前退休了,每月有878欧养老金和143欧Wohngeld住户补贴:“我做了40年的餐馆经理。我很高兴我一直在工作,否则养老金会更低。每个月的养老金用于支付生活费,42m²的公寓房租610欧,另外还有30欧电话费。”

注:Kurzarbeit短时工,并不是临时工或小时工,笼统地来说,新冠疫情以来尤其多的是企业因疫情而减少工时,从而减少给员工发放的工资,这种特别的发工资或上班的情况。

(来源:德媒Bil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