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的审美气韵(一)朱玉学

 黄建新图书馆 2022-07-11 发布于上海
二胡演奏:宋飞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的审美气韵(一)

朱玉学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是作曲家史志有根据北宋张择端的同名传世画作,历经五年探究,并邀请演奏家宋飞鼎力合作的二胡组曲,堪称为继《梁祝》、《红色娘子军》、《黄河》之后的大型民族音乐交响的明珠佳作。作曲家僭越时空,凌霄鸟瞰,逆行古人从右至左(从东向西)的观画思序,从左至右(从西向东),将《清明上河图》分割为背景描写、动态描写、风俗描写、情感描写、梦幻描写和留白描写,腻合紧密,整体诠释,弘扬气韵。

背景描写是《音画》的嶙峋筋骨:分为《汴河图》、《城关图》、《寺庙图》、《田园图》。

《汴河图》——舒展千年画卷,一座硕大虹桥拱卷着她宏伟的身躯,似一架巨大古琴横跨两岸,恒贯南北,责有攸归,承载千年的民族古韵,俯瞰粼波,流淌华夏大地的庚续传说。汴河裹挟千顷波澜,犹如歌唱着的浪花,轰鸣宣泄,顺流直下,翻腾摇曳。一段二胡轻曲,如美丽的河娘乘舟款款驶来,婀娜多姿,风情万种。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风定绿无波,其奈独游何,市景于此,音画漫江……

《城关图》——古道隘口,虎踞雄关,峥嵘轩峻。切分音反复变奏,号角嘹亮,战鼓咚咚,低音锣迴旋,二胡柔情进入,如将士伫立城头,感慨万千;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眼前金戈铁马,身后万里江山。惊涛急浪打城头,独上河关百尺楼。之前,曾有刘文金的民族交响乐《长城随想曲》,用二胡这个古老的民族乐器表现长城雄关的坚韧顽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特立独行的民族精神。所以说《城关图》不仅仅是单纯图解北宋汴京的“独立”城关,从构图的对衬性布局,和虹桥形成整个画面东西部的两个隆起,拥趸中心主题。乐曲从一个侧面描绘了人们漫步关山,对民族深远历史的沉思和对长城内外万里河山的赞颂,抒发了人们高瞻远瞩,展望未来的坚定信念。

《寺庙图》——“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梵音袅袅,梆声阵阵,雾罩茏沙,晨露珠滴。演奏者素装青黛,从一朵绽开莲花中脱颖而出,仙气飘逸。二胡八小节轮奏,清入梵净,悟空顿开。人声衬唱,曲境深悠,禅意绵绵,以前曾出现于彭正元先生的《庙院行》,表现虔诚、忠寓、感悟、顿觉,渐入佳境的苦净内心。宋代佛教可以说是在周世宗废佛而“佛法极衰”后,继盛唐而起的佛教中兴和发展。《清明上河图》画中只有一处关于寺庙的图解;“有个小小的寺院,哼哈二将左右看守,寺庙的大门禁闭,一个孤零零的和尚正从侧门往里看,似乎是鲁智深想借宿一宿。”古代汴京(开封)有几十座寺庙,最著名当属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汴京)的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相传,鲁智深手持智真长老委托书,到大相国寺求见智清长老,才惹出后来醉卧山门,大闹禅寺的故事。宋徽宗时期信奉道教,将佛教与道教混杂,形成一种杂乱的东西,从而变相毁灭佛教。后不久靖康年间,徽钦二帝被金兵掳俘,北宋灭亡,坊间传说即是徽宗毁灭佛教的报应。汴京距洛阳白马寺汉代佛教圣地和龙门石窟不到二百公里,佛教传播布道及地,宋代在重庆沿续开凿大足石窟,使佛教传承庚续。《寺庙图》弘扬佛法,寓意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民族团结强盛之基。

《田园图》——晨雾蒙蒙,翠鸟啾鸣。推出前奏主旋,C小调曲式。春和景明,风轻云蔼,岸绿水清,葳蕤向荣。二胡领奏八小节,舒缓,清爽,质朴,透明。男女田间,勤作劳耕,尽享田园风情。二胡领奏激情填膺,碧毯田头,青罗裙带,和气吹绿野,微雨道年丰。乐队与二胡分层递进,叙事,回味,歌唱性。疏篱曲径田家小,长夏村墟风日清。恬静坦荡,辛劳犹荣,挥汗舞柳,渴求恋情,心头染憧憬,拂面迎春风。

水之淼,关之雄,佛之缘,野之袤。汴水源于母亲河,以乳液浇灌中原大地;雄关万仞,筑就抵御外敌的屏障;白马驮经,舶来信奉的经思;田园恬静,滋养人间美好恋情。


图片

作者介绍

    朱玉学,笔名士比亚。作家(北京),《江南雅韵》网刊编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1953年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毕业于空军西安工程学院机械系。曾任空军第四飞行学院政治部文化干事、齐齐哈尔铁路分局路风监察处长等职。

    著有小说《光环》、话剧《不能走》、散文《访俄札记》、报告文学《少年壮志不言愁》等。近年来,从事音乐评论艺术,潜心研究《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所涉猎音乐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还对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与音乐艺术、日本作曲家滝秀志的作品予以分析和关注。以极大的热情对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刘德海的音乐艺术作品,从其内涵理念、人生哲理、美学视野、审美价值等多方面进行系列专题研究评论,著有《歌者》、《英雄礼赞》、《老童与“老童”》、《追寻“童趣”》、《尊道佳茗》、《虚怀清竹气若兰——刘德海“人生篇”的审美情韵》等。

总编:杨刚  艺术总监:周峰
责任编辑:黄建新  张佳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