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被打和从没被父母打过的孩子,谁更有出息?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阳的阳 2022-07-11 发布于天津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粉丝妈妈的抱怨,现在的孩子可真是不好管。我们小时候,家长只管我们吃饱饭,其他的都不重要了。父母可以轻松地同时带好几个孩子,而且孩子只要犯错,挨父母的打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吃不到好饭,穿不起贵衣服,犯错就会挨打,奇怪的是我们都健健康康地长大了,而且还都很健康。

现在,一对父母大多数只生育一个孩子,最多也不过两个孩子。这孩子吃喝穿戴都比我们提高了不知道几个档次,可是他们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不如父辈坚强。你现在还敢动不动就打孩子吗?你不打他,孩子都容易有抑郁、自闭等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哪里还敢打?

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一条千年不变的真理。经常挨打的娃和从未挨过打的娃相比,将来谁更有出息?我觉得当然是后者。时代的变迁,它不适应我们现代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

如果你还在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他和别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经常挨打的孩子,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心;而从未被父母打过的孩子更自信。

我们都会害怕失败,有的人可以克服这样的害怕心理,敢于去尝试,获得成功也增强了自信心。可是有的孩子,父母经常用打骂惩罚他的失误,孩子不敢挑战,总是在问题面前退缩、逃避,没有成功的体验,总是认为自己做不到,孩子心理脆弱,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

而从未挨打的孩子,在面对的问题更勇敢,即使失败了也不用害怕父母会打骂他,他敢于挑战新鲜事物,心理更强大。不言而喻,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社会更容易有出息,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经常被打的孩子性格暴躁,人际关系紧张;但没被打过的孩子,性格更好、朋友更多在幼儿园里、小学里,有一部分孩子经常会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而且,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比如,骂人、动手推人、打人的现象都有。有的家长在被老师叫家长的时候,一边道歉,一边说孩子:“看我回去不好好收拾你!”

父母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也在学习和模仿。当他和其他小朋友产生意见分歧或者是矛盾误会的时候,也会情绪暴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孩子如果脾气性格是这样的,很难在集体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情商低对以后的发展也会有影响。

而没被打过的孩子,会学着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即使别人惹怒了自己,他们也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会好好跟人沟通,不会暴躁地打人,情商会更高一些。情商高的孩子,今后人际关系更好,更容易有出息。

从以上这些区别,家长就能看出现在再用“打孩子”来教育孩子真的不合适了。

那么,既然不能打,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好孩子,孩子才爱听呢?以下方法,请大家收藏好!

父母要善于聆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和孩子沟通,最大的缺点就是自己说得多,不愿意听孩子说。我们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他进行有效的沟通。

和孩子沟通交流,态度要诚恳、尊重。

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如果爸爸妈妈总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有畏惧或者厌烦的感觉,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效果也会比较差。我们对待孩子如果可以像朋友一样,沟通交流起来就会简单容易很多的。

表达语言要准确、精炼。

孩子最讨厌的沟通方式就是父母不停地唠叨,妈妈说了很多遍,孩子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还可能会很反感,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和孩子想要说什么,用精炼的、准确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用重复很多遍,变成啰嗦就不好了。

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

孩子是很会听话的,父母的表达语气、神情态度,他们都非常会揣摩。所以,如果爸爸妈妈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孩子管理起来就会非常顺利。比如,爸爸妈妈让孩子帮忙做一件事情,可以称呼他:“小男子汉,你来帮妈妈晾衣服吧!”也许,孩子就会非常乐意效劳,语言是一门沟通的艺术。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早就过时了,孩子应该怎么教育,父母还需要多努力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