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给你一大笔钱,孩子我帮你养着,你看怎么样?”马佩璋强忍着心里的愤怒和委屈,柔声劝着这个抢了自己丈夫的女子。 这一年,正是马佩璋和丈夫白崇禧的七年之痒。 马佩璋出生名门,不仅样貌姣好,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最重要的是,她性格开朗,为人大气,做事拿捏得当,十分有主见。在她还没长大时,她就已经能妥帖地打理家里的事务,连父母也对她刮目相看。 因为马佩璋的条件太好,父母舍不得让她随便就嫁出去,挑了很久,这才遇到了白崇禧。 那时候马佩璋22岁,白崇禧32岁,两个人都未成婚,彼此一见,相见恨晚。白崇禧更是发誓此生唯马佩璋一人,永不纳妾。 两个人情投意合,婚后的日子过得很是甜蜜。美中不足的是,马佩璋一连生下了两个闺女。因迟迟不见再有孩子出生,婆婆开始对马佩璋不满,整天朝着儿子抱怨。 白崇禧一开始并不在意,仍旧和妻子浓情蜜意,然而母亲念叨多了,他的心里也升起了一丝丝的遗憾。 1929年,白崇禧赶赴战场,他深知战事凶险,提前把妻子孩子和家人送往了香港。 没成婚前并没觉得一个人有什么不妥,可自打习惯了跟妻子在一起,妻子突然不在身边,白崇禧很不习惯,连入眠都有些困难。 白崇禧的副官是个很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猜测自己的上级应该是感觉空虚了。于是转头找了好几个漂亮又风情的女人来,想趁机博得白崇禧的好感,给自己挣个好前程。 可白崇禧看到这几个女人后,眼皮都不抬,就直接拒绝了。 副官并不失望,既然上级不喜欢风情的女人,那就挑个乖巧的送上去。可这样的女子并不好找,想来想去,他把主意打在了自己的未婚妻身上。 他的未婚妻王氏是个温柔似水的漂亮女子,干净清透,且耳根子软,听说只是帮忙去照顾未婚夫的上级,没多想就去了。 白崇禧对娇软的王氏十分有好感,很快就和她日夜相守,过得十分滋润。这样的恩爱,很快就让王氏有了身孕,并且生下了白崇禧的第一个儿子。 儿子的出生弥补了白崇禧心中的遗憾,但同时,他又对发妻很是愧疚。 消息传到马佩璋的耳里,她又急又气。对心高气傲的她来说,这样的背叛无疑是对她的重创。但她知道,发泄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她必须冷静下来。 她回来跟丈夫团聚,没有大吵大闹,这让白崇禧自觉又矮了一截。 家里不可能有两个女人,马佩璋提出,如果白崇禧实在喜欢王氏,她就离开,如果要留下她,王氏就必须离开。 白崇禧本来就是因为寂寞才找的王氏,完全没打算为了王氏舍弃发妻,他自然选择了第二条路。 马佩璋暗暗松了口气,她跟丈夫商量:王氏陪你一场,不能亏待了她,如果她离开,我们就送她一笔钱。 她知道丈夫看中儿子,于是跟丈夫许诺,她会把王氏的儿子当做亲生儿子来对待。 明明受到伤害的是她,可马佩璋却能放下心中的不快,把一切考虑周全,真是让人佩服。 说服了丈夫,马佩璋又来到王氏的住处,她并没有怪责王氏的插入,反而怜惜她因为男人们的野心,将她拉入了这样的境地。不过好在事情没有宣扬出去,她还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找到真正对她好的人。 一番话说到了王氏的心坎里,见眼前的马佩璋通情达理,心中那点对儿子的不舍也没有了,她放心地消失在了夫妻俩的世界里。 此时的白崇禧还有些不高兴,因为马佩璋给王氏的银钱远远得超过了他心目的数目。其实这是马佩璋刻意为之,她就想让丈夫记住,做这些事是有代价的。 白崇禧后来再也没有找过其他女人,而马佩璋接下来一连给他生下好几个儿子,儿女绕膝,十分美满。 可以说,马佩璋是婚姻中完美的舵手,能力挽狂澜,掌握大局,不仅赢得丈夫的尊重,还让别人对自己心服口服。 这也让我们看到,聪明的女人,往往不容易被情绪左右,看得更远,活得更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