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星|葛昌纯:核工业领域的“拼命三郎”

 老沈阅览 2022-07-11 发布于广东

在北京科技大学校园里,每天清晨你都能看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骑着车前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楼方向。有时直至深夜,这位老人才慢慢骑车回家属区。在师生眼里,这位老人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无论寒暑春夏,他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在实验室。在北科大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的墙上挂着的“材料报国,追求第一”横幅,是老人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对学生的教诲和期望。这位老人就是“核工业功勋”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葛昌纯。

葛昌纯工作照

临危受命,“被迫”掌握多国语言

高中求学期间,葛昌纯感念母亲辛劳,为尽早工作补贴家用,他萌生了提前考大学的想法。1949年,年仅15岁的葛昌纯考取了唐山交通大学,是全校年龄最小的学生。大二时,葛昌纯转系到了冶金工程系。当时冶金工程系名师云集,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葛昌纯一生榜样的章守华教授。

大学毕业以后,葛昌纯被分配到“钢铁工业综合试验所”(即今“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室工作。为积累实战经验,自1953年初到1954年国庆,葛昌纯一直在抚顺钢厂(当时我国最大的特殊钢厂)进行实验研究和实习。在生产第一线实习和科研的一年半,葛昌纯感悟到科技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从此便致力于用科学研究去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在葛昌纯的前半生中,最难忘的是于1960~1985年期间临危受命,提前完成中央下达的紧急任务——乙种分离膜的研制和生产。乙种分离膜是以气体扩散法浓缩铀235的核心元件,当时只有英、美、苏三国掌握了该技术,被列为重大国防机密。

1960年6月,党中央向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下达了研制乙种复合分离膜的任务。当时,葛昌纯已有英文、俄文基础,但为了方便阅读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文献和发明专利,他逼着自己学起了日文、德文、法文。葛昌纯解释说:“大家都以为我原先就掌握多种语言,其实,我的德语、法语、日语都是在研制乙种分离膜初期逼出来的,通过自学和背记字典才初步掌握的。”葛昌纯把麻将牌大小的外文字典塞在口袋内,以备在排队等车时利用空余时间随时拿出来背诵。就是靠着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他在短期内掌握了阅读多国文献的能力。

贡献突出,国庆节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年仅26岁的葛昌纯作为粉末冶金室核心组成员和专题负责人,在没有专家指导、资料短缺、设备不足、物质匮乏的条件下,带领专题组同事们不怕剧毒,不怕苦、脏、累,不分昼夜地战斗在一线,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推导、计算、总结,终于在1964年7月率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种分离膜——乙种分离膜。

1967年8月,作为生产总指挥,葛昌纯领导600多人组成科研生产团队完成了乙种分离膜的全部生产任务,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和中共中央国防工业政治部先后给钢铁研究总院发来贺信。专题组又相继完成了丁种、戊种、己种复合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我国的“两弹一艇”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6年10月1日,国庆节,葛昌纯作为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1985年,在乙种分离膜正常运行20年之后,国防科工委和国家科委批准这个项目为国家发明一等奖,发明者共有葛昌纯、王恩珂等28位,其中葛昌纯是第一发明人。

“我的后半生将献给中国的核聚变和核裂变事业”

葛昌纯曾说:“我的前半生主要献给了中国的核裂变事业,而我的后半生将献给中国的核聚变和核裂变事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葛昌纯继续当年分离膜会战时期确立的关键核材料研发方向,开始把精力投在受控核聚变堆服役条件最严酷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研究上。

早在1996年,葛昌纯就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建议书。这项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支持,并被批准为“863项目”。“一定要自主创新。”葛昌纯坚定地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才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在第一批“863项目”完成验收时,此项成果获2000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葛昌纯还积极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2004年,葛昌纯在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关于ITER计划的论证会上,作了“抓住时机,参加ITER,加快我国核聚变能的研究开发”的发言。2006年5月,在科技部领导和包括葛昌纯等院士在内的多方推动下,我国终于签署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联合实施协定》,正式加入ITER计划。

葛昌纯(持鼠标者)与同事和学生在一起。

科技界的“拼命三郎”

1980~1983年,葛昌纯在德国工作学习3年。1985年6月,作为引进人才,他被调到北京钢铁学院(后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任教。他的一生始终不遗余力地为祖国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

葛昌纯时刻提醒学生们:“中国的材料科学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赶上,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方面,他时常讲:“谁都有第一次,要给予机会多锻炼,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怕失败,即使失败也要分析总结原因,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

在同行和学生眼中,葛昌纯学术生涯堪称辉煌,然而他却总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他每天都会在办公室伏案工作,而且准时出现在实验室,手把手地指导研究生。关键实验他一定要亲自参加指导,经常加班到深夜。博士生杨乐彪说:“好几次做实验到深夜时,我们劝葛老师回家休息,但他从来都坚持把当天的事情干完才走。”已年近九旬的葛昌纯,被同行戏称为科技界的“拼命三郎”。

虽然对自己严苛,但葛昌纯对学生却很宽厚。每到毕业季他都会请学生一起吃顿送别晚餐;有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会想尽办法帮助其解决困难;到了年底,表现好的学生都能拿到奖学金。已跟随葛昌纯学习5年的博士生赵波说:“葛教授待我们很和蔼,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每年都陪学生们去爬香山。一方面是去欣赏美景;另一方面,他是想让我们通过当地的历史资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自1952年大学毕业后,葛昌纯已经在科研第一线战斗了半个多世纪。虽历经坎坷,但他从未改变“材料报国,追求第一”的初心。如今,在粉末冶金、先进陶瓷、核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都能看到这位科研老将活跃的身影。(郑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