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杂谈 059:为什么说“富得像李五”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2-07-11 发布于北京
泉州有句俗话叫做“富得像李五”,这个“李五”是何许人物?他是明朝早期泉州南门外凤池乡的一位著名的商人、慈善家,名英,字俊育,因兄弟中排行第五,俗称李五。

首先,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李五的致富之路。
明初的泉州已经过了宋元的鼎盛时期,刚刚经历过十年的亦思法杭兵乱,正是百废待兴,发展生产的阶段。凤池是泉州南门外水路陆路交通最为四通八达的村庄,李五以此发家,成功的登上了闽南首富的宝座。
凤池周边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耕作的红土层较厚,非常适合种植甘蔗。李五看准了家乡优越的环境条件,大力动员村民种植糖蔗。每年到了榨糖季节,李五大量收购糖蔗进行榨糖。当时,凤池周边,陆路上运蔗的人和手推车往来穿梭,河沟中运载糖蔗的帆船日夜来往,凤池这个村庄人流如车水马龙,成了当时收购榨糖的集散中心。
由于在当时种植糖蔗的收入大于其他作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种蔗。李五生产的蔗糖销量大,形成了原始积累,又投入资金修建仓库储存成品糖,增建榨糖作坊,根据各地的需要,分批运往江浙、京津及东南亚等地。
李五跳出当时农村小作坊加工经营的思维,以凤池为中心面向周边乡村,统一筹划、统一调度、统一收购、统一营销。他的营销思路同样也跳出狭隘的本地小市场,面向海内外的大市场,这样农工商三位一体的规模经营模式在当时是一种创新。
因为李五运营销售的蔗糖产地是家乡凤池,所以人们将他产销的蔗糖叫做“凤池糖”,李五很早就有品牌意识,以“凤池糖”作为品牌名称进行营销,增强消费者的印象,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李五在注重品牌的同时,还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在一次仓库倒塌的事件中,他偶然发现一部分覆盖于泥土中未被雨水溶化的黑糖,由原来黑褐色变为赤灰白色,他悟出其中道理,在以后榨糖的最后一道工序上采用泥土覆盖,从而生产出颜色更好、味道更为清甜的赤砂糖。凤池糖因能防治多种疾病,更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销售量日益增多,使凤池糖成为名优产品,饮誉海内外。
李五通过把当地的蔗糖、干果等土特产北运,归航时将当地丝绵杂货贩售故里,经过李五多年诚信经营,精心钻研,一跃成为泉南商界巨擘。

如果李五只是一名富商的话,那么就不值得人们津津乐道了,毕竟泉州这座商业城市从来都不缺有钱人,祖籍泉州的伍秉鉴甚至曾经当过世界首富。李五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不只是他的经商之道,还有他的慈善文化。

尽管李五富可敌国,可他平时生活却很节俭,住小屋,吃粗粮,一文钱都不乱花。他建造了九落大厝,可却装饰朴素,几乎没有雕梁画栋。但是,李五不仅在家乡乐善好施,还在外乡好义乐施:天灾发生时,开仓赈灾济困;瘟疫发生时,让灾民自行汲取“凤池糖”井水治病。李五还用一年多的时间重修六里陂,引凿晋江淡水沿陂灌溉千顷水田,使晋东平原减除旱涝之患。李五还铺筑途经家乡的泉安古大道中的石板、修吟啸桥、桥亭桥,保证道路畅行,益泽万民。 

吟啸桥

在李五的善举中,最著名的当属重修洛阳桥。洛阳桥位于洛阳江入海口,在古代是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它的建成极大地方便的当地的交通。洛阳桥建成于1059年,历经三百多年的河床淤积,水位上升。在涨潮时,洛阳桥经常被水淹没,行人难以通行,人们只能以舟楫为渡,时有发生舟翻人亡的事故。

明宣德六年(1431)正月,新到任的泉州太守冯祯和晋江县尹刘珪发动李五捐资增高洛阳桥。李五捐资数以万计,耗时三年时间把洛阳桥重修增高近六尺,即1.9米左右,于是民间也有“李五添高洛阳桥一根木扁担高”的说法。

筏形基础上的桥墩部分为李五增高

洛阳桥建成至今九百多年间,历经大小重修二十次,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明崇德年间李五重修的这次,而此次重修的费用是由李五独资捐赠,可将其富裕程度。正统六年(1441),英宗下旨赐李五“乐善好施”金匾,此金匾后来一直悬挂于凤池李氏家庙。

凤池李俊育公增修洛阳万安桥碑记

李五只是千千万万的泉州商人中的一个缩影,从古至今,泉州商人历有富裕之后回报乡民的善举,经常捐资在家乡修路建桥、修祠堂、建学校、修缮庙宇、筑堤、修水库等。俗话说,小商谋利,大商谋道,只有乐善好施,事业方能不断兴旺。


参考文献:

[1] 晋江市历史文化研究总会编. 池店明代大慈善家李五 [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