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古至今,我们都特别看重“家庭”。因为家庭是我们最后的归宿,而当中的亲情,也值得我们珍惜一辈子。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却发现,亲情,貌似越来越淡漠了。而人性,也变得越来越自私了。 自私的人性,再搭配上淡漠的亲情,那家庭的温情以及和谐,也会荡然无存。要知道,所有美满的家庭,都败于“淡漠”二字。 谈到淡漠的亲情,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感受到。但是,只要我们到了晚年,那我们才会彻底认清“亲情”最为现实的一面。 人老了,有可能会被儿女嫌弃;人老了,有可能会被儿女视为累赘;人老了,有可能会活成最为孤苦的模样。 以往不相信有人会孤独终老,可如今相信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讲亲情。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讲孝心。“大难临头各自飞”之事儿,不仅会在夫妻之间出现,还会出现在家庭当中。 总有一天,你会完全看透,亲人的嘴脸,有可能还不如外人。 02 一位65岁老人痛哭,卧病在床的那一刻,才看透了亲人的冷漠。 村里的刘大伯,今年已经65岁了,从60岁中风开始,就卧病在床。他躺在床上的时间,也足足有五年了。 这五年,他经历了三个阶段,也看透了无数的人心。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对他还不错,至少每天都去照顾他,还端屎端尿,送饭送菜,特别孝顺。这,让刘大伯觉得,我养的三个孩子,还是很不错的。 一年之后,这三个孩子却闹矛盾了。 大儿子不服气,认为自己做得太多了,而二弟和三妹,做得太少了。可是,二弟却认为,我经常出钱,也很不容易,唯有三妹,贡献最少。 三妹更是不服气,就拉着母亲说,自己已经是外嫁的女儿了,如今还坚持照顾父亲,已经特别不容易了,反而是大哥和二哥,整天斤斤计较。 这个时候,整个家庭都成为了一个“修罗场”。三个儿女斗来斗去,母亲也毫无作为,任由矛盾在发酵。唯一受苦的,就是躺在病床上的刘大伯,因为没有人来照顾他了。 他本想老伴可以照顾自己。可是,老伴却跟着女儿回女婿家生活了,完全对自己不管不问。哪怕是那三个儿女,也因为利益谈不拢,而一拍两散了。 03 后来,由于村里面有人反映,所以那三个儿女才迫于面子,而选择照顾刘大伯。当然,他们也就送送饭而已,其他的事儿一律不做。 什么时候看不过去了,儿女才选择帮刘大伯擦擦身子,端屎端尿。这,让刘大伯特别心寒。 在他看来,我辛辛苦苦养大了这三个儿女,而且也没有辜负老伴,为什么他们会这般对待我呢?这,真的公平吗?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老有所养”,晚年可以受到儿女的尊重,也能够与爱人一同老去。但是,这一切,都不过是我们的幻想罢了。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只要人长时间生病了,那他就会被儿女抛弃。只要家庭变得贫穷了,老伴也会连夜跑路。 人,终究无法“感同身受”。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每个人都有卧病在床的那一刻,而我们还是有“嫌弃”老人的心态。这,就是人性的冷漠。 上文的刘大伯,他也没有做什么错事,为什么儿女和老伴都会离他而去呢?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卧病在床”的老人的。 尤其是儿女众多的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斗,更是层出不穷。 04 亲人的嘴脸,会在利益争斗时,变得丑恶起来。 就像上文的三个儿女,都为了“照顾老人”一事儿而斤斤计较。有人觉得自己照顾多了,而有人觉得对方做得少了,这又有谁能分得清楚呢?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庭中有很多的利益牵扯,有很多的问题,那是无法划分清楚的。做得多一点,或者做得少一点,怎么就不能体谅呢? 有句话说得很现实:“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大家都一起受苦,大家都服侍卧病在床的老人,而且做的事儿一样多,那每个人都能接受。反之,如果责任分配不合理,就肯定有人会“撒手不干”。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和尚挑水”的故事就明白了。 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好比你有一个孩子,那他肯定会照顾父母。两个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到了三个孩子,那“纷争”就出现了。 之所以说亲人的嘴脸比外人还要丑恶,就是因为亲人在计较的时候,那是外人所比不上的。越是有亲缘联系,越是会为了某些事儿而死磕到底。 只能说,如今的老人,不容易,因为他们都处于过分精致利己的世道当中。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