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府的历代爷们

 吴营洲文存 2022-07-11 发布于河北

贾府的历代爷们

吴营洲

翻阅胡文彬、刘福林所著的《红楼两地书》,无意间读到胡文彬的一句话,不由地悚然心惊。胡文彬的原话是:“贾府的爷们三世已乱,四世而滥,五世完蛋。”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只是自己先前不曾注意到。

贾府的第一代是贾演、贾源,第二代是贾代化、贾代善,第三代是贾敬、贾敷、贾赦、贾政、贾敏,第四代贾珍、惜春、贾琏、贾琮、迎春、贾珠、元春、贾宝玉、探春、贾环,第五代是贾蓉、贾兰、巧姐……

贾家的第一代是一对兄弟俩,哥哥贾演,弟弟贾源,他们战功卓著,属于开国元勋,因此被皇上分别封为宁国公、荣国公,并恩准其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可以这样说,贾府的江山,是第一代靠“马上”得来的。这点在焦大的“醉骂”及尤氏的慨叹中约略看见。在《红楼梦》第七回里尤氏叹道:“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由此可知当年战斗的惨烈及创业的艰辛。

贾府第二代贾代化、贾代善,其生平行状似乎在《红楼梦》中并没有正面的描述,《红楼梦》故事展开时,他俩也都已过世了,其能为、品性等“是好是坏”很难确知,但总的感觉是,或可称作是“雄风犹存,尚可守成”的,这是从贾母(贾代善的遗孀)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等方面来反推而约略察知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妻子可以是丈夫的一面镜子。诸如我们可以从邢夫人的“蠢”,王夫人的“伪善”,以及尤氏犯了“胃病”(心口痛)等等情节,感知到他们的丈夫各自贾赦、贾政、贾珍等有副怎样的“德行”。

而到了第三代,可就“有点热闹”了,正如胡文彬所说的,“三世已乱”。贾敬本是一个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人,按说是该有所作为的,结果他却放弃了“革命理想”,既不想承继家业,更不想光宗耀祖,甚至连爵位也不要了,而是跑到道观里去钻研“飞升”之学,并终日里和一帮道士“胡羼”。那个贾赦,更是个“不思进取”的主,他本也袭了爵位,理应担负起振兴家业的重任,可他却安富尊荣,一味玩乐,不务正业,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连一直是厚道、平和的平儿都忍不住这样议论他:“真真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那个贾政,肯定不是坏人,但其“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了,别说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了,连起码的“守成”他都是“有想法没办法”。

当贾府到了第四代,也如胡文彬所说的,“四世而滥”。典型者自然是“儿媳死了如丧考妣”的贾珍,以及“成日家偷鸡摸狗,脏的臭的,都拉了屋里去”的贾琏了,“滥”得令人发指。这两个人的“风流韵事”,我相信每一位《红楼梦》的读者大都“耳熟能详”,所以在此就不展开说了。只是提一下,贾珍是贾府的族长,相当于“老大”,他肩上的担子按说比谁都重,他本该负责让贾府阖家老少,永享“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日子,却偏偏是个带头败家毁业的主,只顾自己骄奢淫逸。因此,贾府到了第四代的时候,用古董商冷子兴的话说就是:“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其情景当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了。等到了第五代,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句古语,叫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君子”开创的丰功伟业,到了第五代,就完了。“五世而斩”莫非就是所谓的“魔咒”,没有人能够打破?

《红楼梦》里还有句话,叫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是,“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又能“苟延残喘”多久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