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4年叶飞去牙医诊所看病,看到墙上的字画回来后急令:抓捕老医生

 历来现实 2022-07-06 发布于北京

1933年,福建中共地下党委派遣18岁的叶飞,以“特派员”的身份到闽东地区巡视工作。

所谓“巡视”,其实就是充当情报联络员。当时福建省委遭受敌人破坏,与中共党委、地方党委组织均失去了联系,急需一个胆大心细的人重新去恢复和建立联络方式。

这样的任务非常危险,如果稍不留神就会被敌人识破身份,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甚至会被抓去蹲大牢,然后壮烈牺牲。

叶飞到了霍童镇之后,与当地工农自卫队领导人颜阿兰接头碰面。两人经过仔细商议,都认为此时发起暴动起义比较合适,于是决定搞一次小规模的武装斗争活动。

5月28日,叶飞、颜阿兰率领30多名自卫队员,趁敌人防备松懈之际,注定向国民党保安团发起了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成功歼灭敌人100余人,缴获大小枪支80余支,可谓是大获全胜。

随后,为了避开敌人的“围剿”,两人将队伍拉进了山里,创立了闽东游击队第三大队,不仅为以后闽东根据地汲取了有生力量,同时也为闽东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童暴动旧址

有一天,叶飞收到秘密交通站的情报,独自前去福安与地下党的同志接头,见面地点选在一处交通要道的酒楼里。

店主将叶飞迎进了二楼的房间里,并叫伙计端上来茶水,让他耐心等待。

叶飞警惕性很高,不时走到窗口观察马路上的动静,一旦有发现任何不对劲的情况,准备即刻撤退,却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听到外面走廊里急促的脚步声,叶飞刚放下茶杯,想站起来去开门看看怎么回事。突然,三个陌生人一脚踹开房门,不由分说就掏出手枪朝叶飞射击。

叶飞有些猝不及防,还没完全来不及反应,一下子脑袋、手臂、胸部就连中数枪,顿时血流如注,剧烈的疼痛让他马上倒在地上,瞬间昏迷了过去。

或许是命不该绝,叶飞并没有被完全打中要害部位,不久后就从昏迷中醒来了,看到房间里挤了一大堆人,正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刚刚发生的事情。

叶飞听众人说国民党保安团马上要来查案,担心自己的身份会暴露。于是,他咬紧牙关忍着痛在店主的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

大家看到叶飞浑身血迹,看上去受伤很严重,急忙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或者要不要马上去找医生前来治疗。

叶飞也不回答,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声不吭甩开店主的手,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下楼梯。

众人有些疑惑,跟在后面大声劝阻,见他衣服上都是血迹,却又不敢靠近,一时之间都愣住了……

叶飞跌跌撞撞跑到了店外,也不知该往里跑,脑子里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最后,他终于还是支持不住,一头栽进了路边的水沟里……

再次醒来时,叶飞感到头痛欲裂,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农户的家里,身上和头上都缠上了绷带,似乎自己得救了。

原来,当地革命群众基础较好,听到枪声后,就立刻派人前去查看。大家最后率先一步,在保安团赶来之前,找到了倒在水沟里的他。

事后得知,那三个陌生人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而与他接头的同志身份已经暴露,于是供出了与叶飞接头的地点。

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叶飞的身份,将叶飞“打死”后,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在店里停留,就急不可待地回去邀功请赏去了。这才让叶飞侥幸逃过一劫。

几天后,叶飞经过医治,身体已经渡过了危险期。随后,在当地老乡的帮助和掩护下,顺利骗过保安团的哨卡,送回给了山上的游击队继续休养。

叶飞15岁就参加革命,经历很多次险象环生的生死时刻,也让他练就了极其敏锐的反侦察能力,只要敌人露出一点点破绽,他就能立即敏锐的看出端倪了。

1944年,日军实行大规模的“清乡”行动,实施所谓的“屯垦”计划。大批日伪军配合日本精锐部队不断“围剿”革命根据地,抗日斗争的形势日益严峻。

车桥战役前夕,叶飞身为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兼苏中军区副司令员,由粟裕指定全权负责战役的总指挥。

叶飞为了打好这一战,连着几天不停研究地图,开会讨论作战计划,精力消耗过大,身体劳累,竟然不小心上火,牙龈开始出现了肿胀的情况。

俗话说得好,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叶飞也被这牙病折磨得非常难受,就连与人说话都不敢大声,休息一下也很快就会被痛醒。

这一天,叶飞听警卫说,部队驻地不远处有一家私人诊所。于是,他就抽了一个空档,捂着嘴上门看病了。

这个诊所只有一名年轻医生,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带着一副眼镜,身材偏瘦,看上去从医经验很丰富的样子。

老医生自称姓顾,江苏太仓人,因为战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独自逃难到此地,为了糊口就临时开了诊所,平时给附近的百姓医治一些小病小痛赚些生活费。

顾医生请叶飞坐在藤椅上,张大嘴巴,随后仔细查看了他牙齿的肿胀情况,认为没什么大碍,只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经常熬夜,服用几副清热解毒的中药,很快就能够好起来。

叶飞连连称谢,简单与医生聊了几句,因为诊所里还有其他病人等候,自然也不便多耽误时间,拎着药就离开了。

回来的路上,叶飞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为什么呢?这医生医术不错,怎么不在城里做诊所呢?为什么偏偏跑到这乡下的地方来?何况他说与家人走散,到城里不是更容易打听家人的消息吗?这其中难道有什么蹊跷?

叶飞回到营地,心里还是有些没太明白,于是,就找来了侦察班的小赵,把自己的疑惑全部告诉了他,让他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赵年纪虽小,却是搞侦察的一把好手,目前是副班长。听叶飞这么一说,也琢磨了许久,确实也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两人一商量,这事可大可小,不能放任不管,决定派几个侦察员去查查顾医生的社会背景和实际身份,并且开始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不过,这一切行动都必须秘密进行。如果此人是特务的话,很可能会引起他的警觉,然后逃之夭夭,这样反而“打草惊蛇”,最后落得一场空。

侦察员经过一段时间走访调查,收集到的信息并无异常。对于这个情况,叶飞不由得感到有些困惑。

这一天,叶飞的牙病大有好转,但仍有点不舒服,胃口不好。可惜那个顾医生开的药已经全部吃完了,就寻思着去诊所复查一下,顺便买点药回来。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乡下地方人不多,顾医生自然还记得叶飞,重新给他查看了病情,又开了几副药,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

恰好,这天没有其他病人前来诊治,两人就天南地北的愉快的聊起家常来。

据顾医生自己的说法,以前他也在城里办诊所,世道不好,经常会被狗仗人势的日伪军欺负,找各种借口对他敲诈勒索,实在呆不下去,没有办法才来乡下谋生。

叶飞半信半疑,不过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也比较符合逻辑,并没有多大的漏洞。事实上,叶飞也早已从侦察员的报告里知道这些情况。

无奈当时抗战的形势严峻,侦察员也打听不到太多有用的线索,想要彻底弄清顾医生的身份背景存在许多困难,同时也需要时间。

两人聊了半天,叶飞发现这个顾医生说话非常谨慎,基本上与侦察员打听到的消息别无二致,听不出什么破绽来。

叶飞站起身来,一边与他聊天,一边打量起诊所里面的布置和装饰物品,抬头看到有墙上挂着一幅画,从人物服饰上判断,好像是哪个古代的名医之类的人。

叶飞有些好奇,于是就漫不经心的顺口问道:“这人是谁呀?看起来挺面善的。”

顾医生正在收拾器具,朝着叶飞的手指的方向看了看,竟然一下愣住了,想了好一会才回答道:“哦,这人是明朝的名医叫做叶天士。朋友送给我的。”

叶飞仔细观察他的表情,见到他有些迟疑,似乎也不太敢确定,心里不免有些惊讶,自己诊所里的东西不是应该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吗?怎么顾医生好像不太熟悉的样子。这也太奇怪了吧?

不过,叶飞也不好说什么,继续边看边问,不久就把诊所里的物品,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正当两人聊得起劲的时候,此时有患病的病人前来就诊,叶飞觉得不便多打扰逗留,只好告别顾医生回到了驻地。

叶飞回到驻地,找人翻书仔细查阅相关文献,不由得心头一紧,这叶天士明明是清代的,那顾医生怎么把他说成是明代的!

而且,他还是一个医生,把挂在自己家里的画像人物都能说错?这个顾医生的身份来历极为可疑,很大可能是特务假扮的!

晚上,叶飞带领十几名战士,立刻将顾医生的诊所包围了起来,经过一番仔细的搜查,最后在他的床底下发现了一部电台,还有一些新四军资料、自己绘制的地形图等文件,当场人赃并获。

经过审讯,顾医生无从抵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原来他是苏州一家药铺的跑堂伙计。因为经常看大夫看病,帮忙照方子抓药,长期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一些诊治的知识。

可惜,由于平时生活中比较好赌,一不小心欠下许多赌债,最后被扫地出门。后来,他遇到日伪军一位特务头目,几次威逼利诱之下,只能当了特务,冒充医生到处打探情报,却万万没想到因为一幅画而暴露了自己身份。

叶飞看个牙病也能揪出特务来,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他如此敏锐的观察力,让苏北军区上下的战士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么,接下来这个特务该如何处理呢?叶飞左思右想,觉得这个“顾医生”或许能利用起来,这一是可以给日军提供一些假情报,由他去传达,借此扰乱他们的作战部署。

二是日军想要他探听我方哪些军事情况,可以反向推测,或许可以知道日军现如今的动向,以及日后的大致作战计划,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叶飞主意打定,随即召集大伙儿开会商议,不出所料,获得全员同意。

同时,给姓顾的特务做思想教育工作也比较顺利,跟他分析目前的国内抗战形势,日本鬼子已经穷途末路,败局已定,还是趁早“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抓住最后立功的机会。

终于策反成功之后,叶飞谨慎起见,为了试探特务是否想要真正投诚,还故意放了几次假消息,见没有任何异常,这才放下心来。

车桥战役终于开始了,由于情报及时准确,叶飞指挥起来信心满满,对日军和伪军采取的“围点打援”的战法大获成功,一举解放了淮安、宝应以东纵横200里地区,使得苏州、苏北、淮南、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根据地,打乱了日伪军“清乡”、“屯垦”计划,由此揭开了苏中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放战争期间,叶飞率部先后参加了淮海、淮南等许多重大战役,配合兄弟部队打得国民党军队丢盔弃甲,一路向南溃逃。

1949年10月,叶飞担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率领28军奉命攻打金门,由于不熟悉海战、准备不充分等各种原因,不幸惨遭败仗。

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气正盛,一路高歌猛进,这次失利的消息传开后,自然引起了全军上下不小的震动。

叶飞的心情极度低落,连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一直在指挥部开会讨论,与大家总结失败的教训。后来,他自己主动找到华东司令员陈毅报告失利的原因,要求中央军委给予处分。

毛主席审阅后,亲自批示:金门一战,我军失利,说明敌军并非不堪一击,因引起各方警惕,注意戒骄戒躁,不可轻敌。这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如何总结失败教训的问题。

1953年7月15日,叶飞终于迎来了报一箭之仇的好机会。

当时,国民党方面出动海陆空部队,大举进攻福建东山岛,妄想占据岛屿,借此吹响“反攻”的号角。

此时军情紧急,东山岛大战一触即发。叶飞在福州作战指挥部沉着镇定,用电话隔空指挥前线部署,一方面报告中央军委,紧急请求调兵遣将,商议御敌之策。

三日后,叶飞亲自指挥的南北两路援军展开强烈反击,配合岛上守军,最后将国民党近一万余名官兵歼灭在东山岛,大获全胜。只有一部分国民党部队见势不妙,最后乘坐舰艇迅速逃匿。

战况激烈时,毛主席有些担心,亲自前往北京总参作战指挥部,打电话询问叶飞:“兵力够不够?还需要增援吗?”

叶飞胸有成竹回答:“目前兵力够用,手上还有一个军作为机动兵力,随时等候命令,防止敌人从另外方向登陆时启用。”

毛主席连连称赞:“很好,很好。”

东山岛大捷,叶飞心中憋了三年的恨气,总算吐了出来。他对身边的人说:“三年前,我们在金门失利,让胡琏这个家伙趾高气扬,因此而获得晋升。现在我们还给他一个东门大捷,让他也得到了应得的报应。”

1955年,叶飞被评为新中国开国上将,成为中国唯一一位中、菲双国籍的将军。

叶飞的父亲是福建金安人,很小就辍学外出做工,帮助维持生计,后来随亲友远赴菲律宾谋生,靠做小生意站稳脚跟,与菲律宾当地女子相知相爱,步入婚姻殿堂,随后生下叶飞与大哥。

叶飞5岁时,父亲由于生意忙,同时也想两个孩子接受国内传统文化,于是就把他们送回福建生活。

14岁,叶飞就参加革命,一生命运多舛,几次被捕入狱,幸好都脱逃成功。为了不连累家人,自从参加革命活动后,就与他们断了联系。

直到解放多年以后,才逐渐从菲律宾找回亲人,由于中、菲两边都为他保留了国籍,因此叶飞也成为了最“特殊”身份的开国元勋。

1958年,中央决定攻打金门,叶飞此时担任福建省委书记,主要负责主持省内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并没有在部队担任要职。

但是,毛主席对叶飞极为信任,亲自点将,让其重新回到部队指挥作战。

9月7日,我方侦查发现美舰为国民党舰队护航,一直往金门岛运输粮食和军用物资。如果贸然炮击的话,极有可能会误伤美舰。

面对这个特殊的情况,叶飞不敢擅自做主,只好向中央军委请示:“这到底打不打?如果误伤了怎么办?”

毛主席接到请示,沉思许久,随后回话:“照打不误!”。

叶飞不放心,不久后又请示:“我们要连美军一起打吗?”

毛主席回道:“只许打败国民党舰队,不要打美军。”

叶飞一下愣住了,这仗可不好打!当时的大炮精准度并不那么好,这美军和国民党军队的舰队混在一起,误伤在所难免。

叶飞只能再次请示:“如果美军被误伤,他们要是开火攻击我方,我们要还击吗?”

“没有命令,不准还击!”,中央军委传达室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对此,叶飞非常不解,还以为是传达室发过来的信息,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几次亲自致电确认,最后,他才不得不硬着头执行命令。

美军舰队护航之时,通常都把国民党舰队包在中间,相距仅仅两海里,看上去似乎很威风的样子,但实际上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叶飞指挥炮击国民党舰队,原本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不料,美舰不仅没有还击,见我方一点面子都不给,吓得立刻调转方向,匆匆抛弃国民党舰队逃跑了。

由于外部势力的干涉和阻扰等各种原因,中国与菲律宾直到1975年才正式建交。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期间,受到了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同时赠送给周总理数盒雪茄当见面礼。

周总理特意取出一盒,让秘书转送叶飞将军,说道:“叶飞同志是中国的将军,同时也是菲律宾的儿子。”

1989年,应菲律宾方面的要求,叶飞将军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踏上了前往马尼拉的飞机。

时隔70多年后,叶飞回到了出生的故乡。当在机场见到自己的亲妹妹时,两人却只能通过翻译才能正常交流。

叶飞十分感慨的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但是,现在我却连乡音都听不懂了,这真是太遗憾了。”

这次访菲之行,叶飞亲自前往父母坟前进行祭拜。他神情肃穆,站在墓前深深鞠躬,表达自己无尽的思念和哀伤,泪水也不知何时慢慢模糊了自己的双眼……这让围观乡亲们无不为之动容。

菲律宾当地华侨得知叶飞将军回乡的消息,在各大报纸的显著位置,特意报道了叶飞将军生平经历,迅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当地政府更是授予他叶飞“荣誉市民”的称号。后来,还在公园里为他塑造了一尊铜像,借此表扬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让后世永远铭记中菲人民之间的美好友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